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必修2教案:2-1 第1課時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必修2教案:2-1 第1課時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課時 減數分裂
課程內容標準 核心素養對接
1.歸納、概括減數分裂的概念及過程。 2.模擬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闡明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發生自由組合和互換的重要意義。 1.通過列表法比較減數分裂Ⅰ與減數分裂Ⅱ的異同、精子形成與卵細胞形成的異同。(科學思維) 2.通過比較減數分裂的過程及精卵細胞形成過程,理解細胞生命活動的動態變化并建立辯證統一的觀點。(生命觀念) 3.通過總結配子多樣性的原因和分析細胞分裂中染色體、DNA數量變化及分裂圖像辨析,培養利用邏輯思維分析問題的能力。(科學思維) 4.通過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掌握實驗的操作技能。(科學探究)
1.場所及細胞名稱的變化
(1)場所
(2)細胞名稱的變化
2.染色體的變化
(1)減數分裂前的間期
一部分精原細胞的體積增大,染色體復制,成為初級精母細胞,此時的染色體呈染色質絲的狀態。
減數分裂Ⅰ與減數分裂Ⅱ之間通常沒有間期或時間很短,染色體不再復制。
(2)減數分裂過程
①減數分裂Ⅰ
時期 分裂圖像 染色體行為
前期 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
中期 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兩側
后期 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末期 細胞一分為二,染色體數目減半
②減數分裂Ⅱ
時期 分裂圖像 染色體行為
前期 染色體散亂地分布在細胞中
中期 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末期 細胞一分為二
(3)同源染色體、聯會與四分體的概念
②聯會: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③四分體: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
1.場所:卵巢。
2.過程
3.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差異
精子形成過程 卵細胞形成過程
場所 睪丸 卵巢
細胞質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是否變形 變形 不變形
結果 一個精原細胞 ↓ 4個精子 一個卵原細胞 ↓ 1個卵細胞、3個極體
1.判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1)只有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才能進行減數分裂。( √ )
(2)精原細胞是通過減數分裂形成的。( × )
(3)減數分裂過程中,配對的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 √ )
(4)精子所含染色體數與次級精母細胞相同。( × )
(5)在卵細胞形成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發生在初級卵母細胞中。( × )
(6)一個精原細胞和一個卵原細胞所產生成熟生殖細胞的個數比為1∶1。( × )
(7)精子和卵細胞形成中,細胞質都是均等分配的。( × )
2.微思考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因而產生了幾組相似的概念,下面結合圖示對這幾組相關概念加以辨析。
(1)同源染色體一定大小、形狀相同嗎?
提示 不一定,如X、Y染色體。
(2)減數分裂過程中,一直存在同源染色體嗎?
提示 二倍體生物體的減數分裂Ⅱ過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
(3)在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染色體之間的數量關系是怎樣的?
提示 1對同源染色體=1個四分體=2條染色體。
任務驅動一 減數分裂的相關概念
結合下圖探究以下問題:
1.甲、乙中,哪些是同源染色體?哪些是非同源染色體?
提示 A與B、C與D為同源染色體,A與C、A與D、B與C、B與D為非同源染色體。
2.乙中,a與哪些染色單體互為姐妹染色單體?與哪些染色單體互為非姐妹染色單體?
提示 圖乙中a與a′為姐妹染色單體,a與b、b′屬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a與c、c′、d、d′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
3.圖乙中含有________個四分體,________條染色體,________條染色單體,________個DNA分子。
答案 2 4 8 8
1.同源染色體和非同源染色體
項目 同源染色體 非同源染色體
形態大小 一般相同(X、Y染色體不同) 一般不同
來源 不同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實質 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染色體 減數分裂過程中不聯會的染色體
實例 圖甲中A和B,C和D 圖甲中A和C、D,B和C、D
2.姐妹染色單體和非姐妹染色單體
項目 姐妹染色單體 非姐妹染色單體
含義 連接在同一著絲粒上的兩條染色單體 連接在不同著絲粒上的兩條染色單體
實例 圖乙中a和a′,b和b′,c和c′,d和d′ 圖乙中a和b、b′,a′和b、b′
3.染色體和染色單體
圖像 著絲粒 染色體 姐妹染色單體 DNA
1個 1條 無 1個
1個 1條 2條 2個
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
B.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能互換對應部分
C.在人的正常精子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D.減數分裂中聯會的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
A [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可能是同源染色體,也可能是非同源染色體。]
(2020·山西太原高一月考)下列關于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每個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的4條染色單體
②四分體就是四條染色單體
③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都形成四分體
④只有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形成四分體
⑤四分體時期可發生交叉互換現象,進一步豐富了配子類型
⑥四分體時期的下一個時期是聯會
⑦細胞中有幾個四分體,就有幾對同源染色體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
A [每個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2條染色體上的4條染色單體,①正確;四分體必須是聯會的同源染色體上的4條染色單體,②錯誤;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不發生聯會,則不能形成四分體,③錯誤;由于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只有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形成四分體,④正確;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發生交叉互換現象,進一步豐富了配子類型,⑤正確;聯會后形成四分體,所以四分體時期的下一個時期是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⑥錯誤;由于一對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1個四分體,所以細胞中有幾個四分體,就有幾對同源染色體,⑦正確。]
[舉一反三] 聯會和四分體的相互關系
聯會是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過程,而四分體是聯會的結果,是同源染色體的特殊存在形式。
上圖可知:1個四分體=1對同源染色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
一個動物精原細胞在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形成了4個四分體,則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期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數依次是(  )
A.4、8、8   B.2、4、8  
C.8、16、16   D.8、0、8
A [初級精母細胞能形成4個四分體,說明有8條染色體,經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染色體數目減半;次級精母細胞中期,著絲粒還沒有一分為二,所以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及核DNA分子數依次為4、8、8。]
任務驅動二 精子的形成過程
1.觀察教材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過程示意圖,討論分析下列問題:
(1)減數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進行復制后,其數目和形態結構有何變化?
(1)提示 染色體數目不發生變化;染色體結構發生變化,一條染色體中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
(2)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哪個分裂期?減半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分裂Ⅰ的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并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中。
(3)在減數分裂Ⅰ后期的初級精母細胞和減數分裂Ⅱ后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移向細胞一極的染色體數目和形態結構相同嗎?
提示 數目相同,形態結構不同。初級精母細胞中的染色體含有姐妹染色單體。
(4)1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后產生幾種類型的精子?說明原因。
提示 兩種類型。原因是由于同源染色體分離。
2.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數量變化規律
(1)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在下列坐標中畫出精子形成過程中的染色體數目變化。
提示
(2)核DNA數目的變化:在下列坐標中畫出精子形成過程中核DNA的數目變化。
提示
1.減數分裂過程中兩個分裂階段的比較
項目 減數分裂Ⅰ 減數分裂Ⅱ
同源染色體 有,分離 無
著絲粒變化 不分裂 分裂
染色體主要行為 ①同源染色體聯會; ②四分體中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 ③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染色體數目 2N→N(減半) N→2N→N(不減半)
核DNA數目 2N→4N→2N 2N→N
染色單體數 0→4N→2N 2N→0
2. 精子(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與核DNA分子數的變化曲線分析
(1)間期DNA(染色體)的復制,DNA含量加倍,形成染色單體,但是染色體數目不變。
(2)減數分裂Ⅰ結束時,同源染色體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每個細胞內DNA和染色體、染色單體數目均減半。
(3)減數分裂Ⅱ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目加倍,染色單體消失,但是DNA含量不變。
(4)減數分裂Ⅱ結束后,由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后形成的兩條子染色體分別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DNA和染色體數目再次減半。
下列有關某雄性生物體中各細胞分裂示意圖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圖①處于減數分裂Ⅰ的中期,細胞內有2對姐妹染色單體
B.圖②處于減數分裂Ⅱ的后期,細胞內有2對姐妹染色單體
C.圖③處于減數分裂Ⅱ的中期,該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恒定為8條
D.四幅圖可排序為①③②④,出現在該生物體精子的形成過程中
D [據圖分析可知,圖①中每條染色體都含一對姐妹染色單體,共有4對姐妹染色單體;圖②中無姐妹染色單體;圖③處于減數分裂Ⅱ的中期,細胞中有2條染色體,說明正常體細胞染色體數為4條;當體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時,染色體數才為8條。]
下圖是某哺乳動物個體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及細胞分裂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材料應選自該生物的精巢或卵巢
B.圖3所示的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
C.與圖1中EF段相對應的是圖2和圖3
D.圖4所示細胞中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
D [根據圖2和圖3可知,該生物的性別為雄性,且實驗材料中的細胞既能進行有絲分裂,又能進行減數分裂,應該取自生物的精巢,A錯誤;圖3所示的細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B錯誤;圖1中的EF段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對應于圖3,C錯誤;圖4所示細胞中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D正確。]
[舉一反三] 有關減數分裂過程中的兩點提醒
(1)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1次、細胞分裂2次、著絲粒分裂1次、染色體減半1次、DNA減半2次。
(2)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核DNA數量最大值為4N,而染色體數量最大值為2N。
1.(2021·河南高一期末)如圖是某二倍體高等動物個體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圖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細胞不可能代表小腸上皮細胞
B.乙細胞含有的2條X染色體不屬于同源染色體
C.丙細胞的子細胞為卵細胞、極體或者精細胞
D.丁細胞不會發生A和a、B和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C [小腸上皮細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A正確;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體,因此其所含的2條X染色體是著絲粒分裂產生的,B正確;由圖乙中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可判斷丙細胞為雌性動物細胞,丙細胞的子細胞為卵細胞或極體,C錯誤;丁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不會發生基因的自由組合,D正確。]
2.如圖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核DNA變化相對值。下列有關a~c段(不含a、c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始終存在染色單體
B.細胞中始終存在同源染色體
C.細胞中染色體和核DNA數之比由1∶2變為1∶1
D.此時期表示初級精母細胞
A [據圖可知,圖中虛線數目加倍一次,但連續減半兩次,因此該虛線應表示減數分裂過程中DNA的變化相對值,實線表示染色體的變化相對值,其中O~a表示減數分裂的間期,b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進入兩個子細胞中,b~c段處于次級性母細胞階段,無同源染色體,c點為染色單體彼此分離形成子染色體的過程。a~c段(不含a、c點)細胞中始終存在染色單體,并且染色體和核DNA數之比一直為1∶2。]
任務驅動三 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觀察卵細胞形成過程示意圖,思考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各種細胞的名稱: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答案 卵原細胞 初級卵母細胞 極體 次級卵母細胞 極體 卵細胞
(2)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細胞質是均等分裂嗎?
提示 不是。卵細胞形成過程中初、次級卵母細胞分裂時,細胞質都是不均等分裂,極體分裂時,細胞質是均等分裂的。
1.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區別
比較 精子的形成過程 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不 同 點 場所 睪丸 卵巢
細胞質分裂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極體均等分裂)
是否變形 是 否
子細胞數目 1個精原細胞→4個精子 1個卵原細胞→1個卵細胞+3個極體(消失)
相同點 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子細胞內染色體和DNA數均減半
2.分裂圖像的辨析
(1)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2)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動物卵細胞形成與精子形成的不同點是(   )
①次級卵母細胞將進行普通的有絲分裂
②一個卵原細胞最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③一個卵原細胞經復制后形成一個初級卵母細胞
④卵細胞不經過變形階段
⑤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分裂成的兩個細胞大小不等
⑥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初級卵母細胞的一半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A [①次級卵母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都不能再進行普通的有絲分裂,①錯誤;②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4個精子,而一個卵原細胞減數分裂最終只能形成一個卵細胞,②正確;③一個精原細胞復制后形成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一個卵原細胞經復制后也形成一個初級卵母細胞,③錯誤;④精子的形成需要經過變形過程,而卵細胞不經過變形階段,④正確;⑤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等大,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分裂成的兩個細胞大小不等,⑤正確;⑥精子中的染色體數目是初級精母細胞的一半,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也是初級卵母細胞的一半,⑥錯誤。]
下列關于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數目相等
B.卵細胞形成過程發生了2次細胞質不均等分裂
C.精細胞需要經過變形形成精子
D.卵細胞含有的四分體數目是卵原細胞的一半
D [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均產生4個子細胞;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細胞質都不均等分裂;精子成熟過程中需要經過變形;同源染色體分離后不存在四分體,卵細胞不含四分體。]
知識網絡構建 關鍵知識積累
1.減數分裂的特點是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導致染色體數目減半。 2.減數分裂Ⅰ的主要特征: ①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 ②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交叉互換; ③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3.減數分裂Ⅱ的主要特征: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
1.下列關于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主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著絲粒分裂
B.同源染色體分離
C.非同源染色體交叉互換
D.染色體復制
B [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體在減Ⅰ前期聯會,在減Ⅰ后期分離,聯會時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能會發生交叉互換。]
2.下圖中甲、乙、丙、丁分別表示某哺乳動物細胞(2N)進行減數分裂的不同時期,其中a表示細胞數目。請判斷b、c、d依次代表(  )
A.DNA分子數、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
B.染色體數、DNA分子數、染色單體數
C.DNA分子數、染色單體數、染色體數
D.染色單體數、染色體數、DNA分子數
A [據圖分析,甲、丁中d的數量為零,細胞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只有染色單體的數目有可能為零,因此,d為染色單體數,可排除C、D選項。圖乙、丙中的b為c的兩倍,在細胞的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分子數有可能為染色體數的兩倍,反之不成立,因此b應為DNA分子數,c應為染色體數。]
3.關于如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前期時,④與⑦、⑤與⑥聯會,形成兩個四分體
B.在后期時,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含同源染色體
C.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兩條染色單體①和③,它們通過一個著絲粒②相連
D.細胞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其中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
B [圖中④和⑦為一對同源染色體,⑤和⑥也為一對同源染色體。每條染色體均包含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且染色體的著絲粒均位于赤道板兩側,表示處于減數分裂Ⅰ中期;在減數分裂Ⅰ前期時,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發生聯會,形成四分體;在減數分裂Ⅰ后期時,同源染色體分離,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均不含同源染色體。]
4.下列有關兩個細胞分裂圖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均是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的細胞
B.①②中均含兩對同源染色體
C.①能產生4種類型的生殖細胞
D.②能產生1種類型的生殖細胞
D [由細胞中染色體變化的規律及細胞質的分裂情況可知,細胞①是初級精母細胞,正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含兩對同源染色體,其中非同源染色體已完成組合,它只能產生2種(4個)生殖細胞(精細胞);細胞②是次級卵母細胞,正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不含同源染色體,只能產生1種(1個)生殖細胞(卵細胞)。]
課時作業(6) 減數分裂
1.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是指(  )
A.姐妹染色單體配對的現象
B.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染色單體
C.四條染色單體構成四分體
D.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D [聯會是指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2.減數分裂過程中,下列兩個過程同時發生的是(  )
A.染色體的復制和互換
B.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C.配子的形成和染色體數目減半
D.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B [在減數分裂Ⅰ后期,同時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3.下列有關減數分裂過程的順序,正確的排序是(  )
①形成四分體 ②同源染色體分離 ③四分體時期“交叉互換” ④細胞質分裂 ⑤聯會 ⑥DNA復制 ⑦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⑧著絲粒分裂 ⑨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A.⑥⑤①③②⑨④⑧⑦④
B.④⑥③②⑨⑧⑤⑦①④
C.⑥⑤③⑧④⑦②⑨①③
D.②⑨①③④⑤⑧⑥⑦④
A [整個減數分裂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間期完成DNA的復制;第二階段減數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時可能發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在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末期細胞質分裂形成次級性母細胞;第三階段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最后細胞質分裂形成子細胞,故正確的順序是⑥⑤①③②⑨④⑧⑦④。]
4.如圖是某種動物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示意圖,其中一定表示卵細胞形成過程的是(  )
D [圖D為次級卵母細胞;圖B為初級精母細胞;圖A、C可能是精子形成過程,也可能是卵細胞形成過程。]
5.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與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
A.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后期都出現
B.同時發生于減數分裂Ⅰ后期
C.同時發生于減數分裂Ⅱ后期
D.分離發生于減數分裂Ⅰ,自由組合發生于減數分裂Ⅱ
B [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與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只發生在減數分裂Ⅰ后期,減數分裂Ⅱ發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6.下列關于卵細胞形成過程的描述,錯誤的是(  )
A.DNA復制1次,細胞分裂兩次
B.1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可產生1個卵細胞
C.次級卵母細胞的細胞質分配不均等
D.卵巢中的細胞經分裂一定生成卵細胞
D [卵巢中的細胞有的進行減數分裂,有的進行有絲分裂,故細胞分裂后不一定生成卵細胞。]
7.下列關于某動物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某時期及與之對應的變化正確的是(  )
選項 時期 發生的變化
A 間期 染色體和DNA經過復制均加倍
B 減數分裂Ⅰ的前期 非同源染色體隨著聯會配對的發生而自由組合
C 減數分裂Ⅰ的中期 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D 減數分裂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體加倍后均分到兩個子細胞中
C [間期染色體經過復制只是出現了染色單體,但染色體的數量并未增加;聯會不會導致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數分裂Ⅱ的過程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8.某生物卵原細胞中有2n條染色體,減數分裂Ⅰ和減數分裂Ⅱ完成時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依次是(  )
A.n條、n條      B.2n條、n條
C.n條、2n條 D.2n條、2n條
A [某生物卵原細胞中有2n條染色體,則在減數分裂Ⅰ過程中,著絲粒不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減少了一半;減數分裂Ⅱ著絲粒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也是體細胞的一半,所以減數分裂Ⅰ和減數分裂Ⅱ完成時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依次是n條、n條。]
9.右圖為某高等動物細胞分裂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細胞處于______________期,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數量比為__________。
(2)圖中A、B的關系為____________,兩者彼此分離發生于______________期;a與a′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兩者彼此分離發生于____________期。
(3)該動物精巢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圖示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前期,含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8個核DNA。A、B為一對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Ⅰ后期分離;a與a′互為姐妹染色單體,減數分裂Ⅱ后期分開。生殖器官中既可以進行減數分裂,也可以進行有絲分裂。
答案 (1)減數分裂Ⅰ前 1∶2∶2 (2)同源染色體 減數分裂Ⅰ后 姐妹染色單體 減數分裂Ⅱ后 (3)2條、4條或8條
10.下列各圖表示某雄性動物細胞分裂的一組圖像,請據圖回答:
(1)該動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_______條,該動物正常情況下可以形成________種類型的精子。(不考慮基因的交叉互換及基因突變等情況)
(2)正在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是圖__________,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圖__________,沒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圖________。
(3)圖B所示的細胞有________個四分體,圖C所示的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為____________,圖D所示的細胞經細胞分裂后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細胞有________條染色體,有______個DNA分子,A細胞經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是________。
(5)此5個細胞發生的先后順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據B圖或C圖可直接判斷該動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4條;由于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所以該動物可以形成4種類型的精子。(2)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正在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是圖B、D、E;染色單體從分裂間期出現到著絲粒分裂后消失,因此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圖B、C、E;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因此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的細胞及生殖細胞都不含同源染色體,即沒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圖D、E。(3)圖B的細胞有2對同源染色體,因此共形成2個四分體;圖C的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為有絲分裂中期;由于是雄性動物,圖D的細胞經細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名稱是精細胞。(4)A細胞著絲粒分裂,染色體加倍,所以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有8個DNA分子;由于A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所以經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是體細胞。(5)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此5個細胞發生的先后順序可能是C→A→B→E→D。
答案 (1)4 4 (2)B、D、E B、C、E D、E (3)2 有絲分裂中期 精細胞 (4)8 8 體細胞 (5)C→A→B→E→D
11.如圖是某生物的細胞分裂模式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
B.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
C.該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
D.該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不一定是兩個精細胞
C [該細胞分裂圖中不存在同源染色體,也不存在姐妹染色單體,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B均正確;細胞質進行的是均等分裂,則該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故C錯誤,D正確。]
12.(多選)(2021·河北保定高一期中)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體細胞含有32條染色體(2n=3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育而來的,體細胞含有16條染色體(n=16),雄蜂可通過一種特殊的減數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中含有16個DNA分子
B.雄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均未出現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C.雄蜂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中都含有32條染色體
D.若不考慮突變,一只雄蜂只能產生一種類型的精子
BCD [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育而來的,體細胞含有16條染色體(n=16),1個初級精母細胞染色體已經復制,DNA數目加倍,所以DNA數目為32個,A錯誤;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育而來的,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均未出現同源染色體的分離,B正確;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是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所以染色體數目均為32條,C正確;由圖分析可知,若不考慮突變,雄蜂的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能產生1個精細胞,也就是一種類型的精子,D正確。]
13.(多選)某研究小組從某二倍體動物的組織中提取一些細胞,測定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無變異發生),將這些細胞分為三組,每組的細胞數統計如圖甲,圖乙是取自該組織中的一個細胞。對圖中所示結果分析錯誤的是(  )
A.該組織可能來自卵巢,乙細胞屬于b組
B.a組細胞中染色體∶核DNA=1∶1
C.b組細胞中有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
D.c組中有一部分細胞可能正在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ABD [乙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Ⅰ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稱為初級精母細胞,因此該組織來自睪丸,A錯誤;若a組細胞處于減數分裂Ⅱ前期和中期,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核DNA=1∶2,B錯誤;b組細胞所處時期包括有絲分裂前期、中期,減數分裂Ⅰ和減數分裂Ⅱ后期、末期,因此b組細胞中有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C正確;c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只能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末期的細胞,不會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D錯誤。]
14.圖1表示某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動物組織切片顯微圖像,圖2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核DNA分子數的關系。分析回答:
圖2
(1)圖1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______。
(2)圖1中,細胞②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該細胞產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2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染色單體數。圖1中的細胞________(填序號)處于圖2中的甲時期。
(4)在圖2中丙處繪出細胞③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核DNA分子數的柱形圖。
解析 由圖可知,細胞①處于減數分裂Ⅰ前期,細胞②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細胞③處于減數分裂Ⅱ前期,細胞④處于有絲分裂中期。(1)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Ⅰ的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2)細胞②中無染色單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故細胞②表示次級卵母細胞,其子細胞不會含有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組合,故其子細胞基因型可能為AB或Ab或aB或ab。(3)圖2中只有b的數目可以為0,所以b表示染色單體數目;甲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數目分別為4、8、8,則圖1中的①④處于圖2中的甲時期。(4)細胞③產生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核DNA分子數分別為2、0、2。
答案 (1)①④ (2)次級卵母細胞 AB或Ab或aB或ab (3)b ①④ (4)如圖所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海晏县| 大关县| 安龙县| 方山县| 图们市| 会同县| 铁岭市| 鹤庆县| 肇庆市| 洪泽县| 云龙县| 商城县| 天全县| 东宁县| 大竹县| 河津市| 措美县| 玛纳斯县| 浮梁县| 五莲县| 灵武市| 额济纳旗| 平阴县| 兴仁县| 简阳市| 鹤山市| 建昌县| 砚山县| 柳州市| 东丰县| 长顺县| 上虞市| 兴仁县| 乌拉特中旗| 泰宁县| 杨浦区| 新巴尔虎左旗| 噶尔县| 巧家县| 乐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