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有約必守 違約有責》同步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2.列舉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和物權的主要類型,懂得維護物權的途徑。3.簡述合同的含義和價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內容和違約責任,了解合同訂立的程序,熟悉解決合同糾紛的途徑。4.理解侵權責任的內容,樹立依法承擔責任的觀念。【重點難點】重點: 了解履行合同含義、遵守的原則,承擔違約責任的限度、承擔方式,免責情形。難點: 理解合同的主要內容和違約責任。【知識梳理】一.一諾千金 重在履行1.合同履行履行是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實現各自 的行為。2.合同履行原則(1)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當事人應當 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2)當事人應當遵循 ,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3)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時,對方當事人應 。3.合同的內容(1)履行合同的關鍵是明確 。合同內容就是合同的條款,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合同的條款來體現。(2)合同內容由 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4.合同的變更(1)當事人 ,可以變更合同,如簽訂補充協議延長合同履行期限。(2)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合同的 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否則須承擔違約責任。 二.言而有信 違約有責1.違約責任(1)含義:違約責任既是 應該付出的代價,也是法律給予 的救濟。(2)原則:依據民法典,對守約方的損害賠償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 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 可能造成的損失。2.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1)法律規定了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 的承擔方式。(2)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 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3.違約行為的免責(1)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 或不可抗力時,根據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 。(2)不可抗力,是指 、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洪水、火災、戰爭等。(3)民法典規定,因 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 內提供證明。【核心梳理】1.民法典規定的合同一般包括的條款,并非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違約責任等內容時并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2.【知識整合】違約金 賠償金 押金、保證金、訂金 定金依據 合同中違約金條款 實際造成的損失 合同履行前預交對方條件 有違約事實 有違約事實;有實際損失功能 懲罰性 補償性 合同履行結束退還 約定責任請求時 守約方不承擔舉證責任 給付方過錯,無權要求返還;收受方過錯,雙倍返還。3.違約責任的特點(1)作為一種民事責任,在目的、構成要件、責任形式等方面均有別于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2)具有相對性,是合同當事人之間的責任,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對當事人之間的合同不承擔違約責任。(3)合同有效是承擔違約責任的前提,履行合同不完全或不履行合同義務是承擔違約責任的原因。【素養提升】1.2023年2月,吳某與H公司簽訂合同,約定H公司用雷克薩斯原廠零配件修復吳某的一輛被損壞的雷克薩斯轎車。維修完畢驗收時,吳某發現該車所更換的零配件并非雷克薩斯的原廠零配件,他要求重新維修,遭到H公司拒絕。在本案中,H公司①并沒有全面履行合同所約定的義務②履行合同義務是該合同履行的核心。③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應重新維修轎車④履行了合同義務,該合同就有意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下列關于合同履行與違約行為的表述中,符合法律規定的有A.合同一旦生效,任何一方未經協商,不得擅自改變合同內容B.合同一旦生效,除非雙方協商一致,否則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解除合同C.合同雖然生效,但如果其中的價格條款不明確,則當事人無法履行D.合同義務必須履行,一旦構成違約,均應當承擔違約責任3.李某計劃攜全家到衡山去度假,提前與旅行社簽訂了合同。冰雪災害發生后,旅行社通知原定出團計劃取消。李某同意取消,但認為旅行社應該支付違約金,被旅行社拒絕。旅行社的行為( )①是違約行為②應承擔違約責任③不應承擔違約責任④不是違約行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年1月16日,張先生與李先生簽訂了紙板買賣合同一份,張先生按照約定付給李先生定金5萬元,并約定補償性違約金5萬元。由于紙板價格上漲,李先生以種種理由不愿意繼續履行合同,給張先生造成一定損失。你認為( )A.李先生只需支付定金或違約金B.張先生可要求李先生返還定金和賠償損失C.李先生應雙倍返還定金和違約金D.張先生可要求李先生支付違約金和賠償損失5.蔬菜種植大戶老李與收購商王某簽訂蔬菜購銷合同,不料一場洪水讓老李損失慘重,沒能全部兌現合同。對此,老李( )A.無需擔責,因為合同已部分履行B.需要擔責,因為老李客觀上已違反合同C.需要擔責,因為合同合法有效D.無需擔責,因為合同履行遭遇不可抗力6.在出現以下違約行為和客觀情況時,對方當事人可以要求繼續履行的是( )A.甲欠乙2萬元錢,到期仍然沒有歸還B.甲沒有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向乙履行債務,其后甲破產C.演員甲拒不履行與某電視臺簽訂的演出合同D.甲向乙出售一房屋,在交付前房屋被燒毀7.2022年9月14日,患者賀某因患“進展期食道癌”和“肺結核”到某縣醫院處治療。9月28日7時30分,該縣醫院聘請專家為患者施行手術治療,按照手術方案確定的步驟,欲行吻合術時,發現患者主動脈弓下活動性出血,即施行鉗夾止血術,手術進行至次日凌晨零時38分時,縣電力局突然停止供電,手術被迫中斷,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經全力搶救,患者于2時50分死于失血性休克。在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主持下,縣醫院與患者家屬以及縣電力局共同協商處理善后事宜,縣電力局拒絕承擔突然中斷供電給縣醫院造成的損失。縣醫院本著人道主義精神,與患者家屬就患者死亡的善后事宜先行達成補償協議。縣醫院提出,縣醫院與縣電力局間存在供用電合同法律關系,縣電力局負有向用戶提供優質、安全、正常運行的電力的義務,突然停電致原告正在進行的手術被迫中斷,導致患者失血性休克死亡的后果與被告突然停止供電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縣電力局依法應承擔給縣醫院造成的相關經濟損失,要求法院依法判決縣電力局賠償因突然中斷供電造成的經濟損失47 527.43元及其他損失1 000元,賠償名譽損失2 000元。(1)縣醫院提出由縣電力局承擔的責任屬于什么性質的責任?這種責任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縣醫院提出由縣電力局的責任承擔方式是否合理?為什么?高中政治(部編版)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第三課 訂約履約 誠信為本3.2 《有約必守 違約有責》同步學案參考答案【知識梳理】一.1.民事法律2.買賣合同3. (1)自愿 (2)市場交易者 信用機制 (3)誠實守信二.1.平等協商 要約與承諾2.(1) 要約人 受要約人 (2) 法律約束力3. (1) 同意要約 (2) 法律效力【素養提升】1.【答案】B【解析】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合同當事人應當全面、誠信地履行合同義務。本案中,H公司沒有按約定用雷克薩斯原廠零配件維修轎車,H公司沒有全面履行合同所約定的義務,理應重新維修轎車,①③符合題意;②不符合材料主旨;④說法錯誤,排除。故本題選B。2.【答案】A【解析】合同生效后,符合法定情形時,當事人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價格約定不明時,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這并不影響合同的履行;違約時若違約原因屬法定的免責情形或約定的免責情形,則不必承擔違約責任,所以B、C、D均說法錯誤。故選A。3.【答案】B【解析】旅行社的違約行為是不可抗力造成的,屬于免責違約行為,①③正確。故選B。4.【答案】B【解析】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對當事人都具有約束力,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否則要承擔違約責任。李先生的行為構成違約,張先生可以要求李先生返還定金和賠償損失,故B符合題意;李先生對給張先生造成的損失負有責任,排除A;定金和違約金只能選其一,排除C;違約金少于損失的主張違約金,可再要求補上部分損失,最高不超過真實損失,違約金大于損失的主張違約金的不可同時主張損失,排除D。5.【答案】D 【解析】[老李沒有完全履行合同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屬于法定的免責情形,無需擔責,D項正確。違反合同不一定要擔責,要看是否符合免責情形;部分履行合同也是違約,只要不符合法定和約定免責情形,都要擔責,A、B、C三項錯誤。]6.【答案】A 【解析】[繼續履行是一方違反合同時,另一方有權要求其根據合同的約定繼續履行。如果在事實上不能繼續履行,或者債務的標的不適合強制履行或履行費用過高的,則不能采取繼續履行措施。B、C、D都不能采取繼續履行措施。7.【答案】 (1)屬于違約責任,形成的原因是雙方之間存在事實上的有效服務合同,是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引起的。(2)賠償因突然中斷供電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對縣醫院損失的救濟,但賠償名譽損失2 000元不支持,因為違約責任是一種補償性質、不是懲罰性質,不支持精神賠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