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權利保障 于法有據》同步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承擔侵權責任的原因、承擔方式;2、了解訴訟時效;3、掌握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定、構成要件;4、理解過錯推定和無過錯侵權責任;5、了解法律確定侵權責任的意義。【重點難點】重點:了解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難點: 理解如何區分過錯推定責任與無過錯侵權責任。【知識梳理】一.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1.侵權責任(1)行為人侵害他人的 ,應當依法承擔 。(2)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包括: ,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3)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民事權利遭受侵害的形式多種多樣,因此,權利人可以依照具體的 ,要求侵權人承擔相應的 。2.民法對訴訟時效的規定(1)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 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2)當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 應當及時提出相關請求。二.侵權責任中的情理法1.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1)民事主體的 受到了損害。(2)行為人 存在過錯(故意或者過失)。(3)該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 。2.過錯推定責任與無過錯侵權責任(1)過錯推定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 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2)無過錯責任:法律規定無過錯侵權責任的,則行為人只要損害了他人的民事權益,不論其有無過錯,均應當承擔 。【核心梳理】1.民事權利侵權形式不同,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也不同侵權責任承擔方式 侵權行為 適用范圍停止侵害 侵害他人財產或者人身的行為處于繼續狀態(進行中或延續) 適用于各種侵權行為;財物受到侵害排除妨礙 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受到他人不法阻礙或者妨害時,財物受到侵害 主要適用于物權,特別是相鄰權受到侵害的場合。消除危險 行為人的行為對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潛在威脅的,財物受到侵害 例如:存在安全隱患的廣告牌、陽臺上的花盆等返還財產 侵權人非法占有或管理他人財產,財物受到侵害 一般適用于所有權。恢復原狀 侵權行為致使他人的財產遭到損害或者形狀改變的 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侵權行為導致他人身體健康或財產受到損害的 賠償損失賠禮道歉 消除影響 恢復名譽 可能另外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①侵權人侵害他人人格尊嚴如隱私權、肖像權,向被侵權人承認錯誤、表達歉意、請求原諒。 ②恢復名譽專屬于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 賠禮道歉 消除影響 恢復名譽 可能另外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2.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侵權責任 違約責任原因 行為人侵害他人民事權利,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合同當事人在合同期內沒有履行合同義務,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行為特點 侵權行為致使他人人身、財產權益受到損害。 在合同期內沒有按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責任構成要件和免責條件 有損害事實(前提條件) 免責條件只能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事先約定免責條件,也不能對不可抗力的范圍事先約定。 合同當事人違約。 除了法定的免責條件,如不可抗力以外,合同當事人還可以事先約定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承擔責任的方式 既包括財產責任,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又包括非財產責任,如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及法定懲罰性賠償 主要是財產責任,如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定金罰則、支付違約金等3.區分幾種不同侵害財產損害 既包括直接損害,如車輛被盜,也包括間接損害,如因車輛被盜導致營業收入的減少人身傷害 包括生命的損害、身體的損害、健康的損害三種情況精神損害 具有無形性,難以用金錢來衡量【素養提升】1.王某7周歲的兒子在家里玩打火機引發火災,消防人員接警后迅速趕來。因李某的私家車停在小區消防通道,消防車無法順利進入火災現場,導致王某的財產損失擴大。本案中,應對王某的財產損失承擔民事責任的是( )①王某的兒子 ②物業公司和消防部門③王某 ④李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張某借了李某5 000元,并在借據上寫明了次年年底還清。但直到6年后,李某才催討,張某仍未償還,于是李某向法院起訴張某。法院沒有支持李某要求保護權利的主張,這是因為( )A.張某的行為是合理、合法的行為B.李某沒有采取合法的方式維權C.張某沒有能力履行還款的義務D.李某的起訴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間3.周某在電商平臺看到某鞋類制造公司的廣告——每滿21元減20元,周某精挑細選,花了200多元買了1雙鞋。第二天,該公司客服給周某留言因價格異常不發貨。此后周某多次與該公司溝通也未能發貨。第五天,周某的訂單直接被該公司單方面取消了,并顯示退款完成。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滿21元減20元的廣告屬于要約邀請B.周某購買鞋子屬于合同訂立的承諾階段C.該公司單方面取消訂單違背誠信的原則D.該公司不履行合同義務應承擔違約責任4.甲公司根據乙公司的布料促銷廣告信息,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布料買賣合同。合同約定∶甲先付定金4萬元,4月15日前到貨,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應支付違約金6萬元。由于該布料比較緊俏乙公司直到4月18日才把貨備齊,期間未跟甲公司進行溝通。后在送貨途中遇臨時交通管制,晚幾小時才到達甲公司,被甲公司拒收。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乙公司布料促銷廣告屬于要約邀請,具有法律約束力②乙公司違背了全面履行原則,需要承擔違約責任③乙公司在交通管制期間交貨延遲,可以免責④甲公司有權要回定金,并要求乙公司支付違約金6萬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同為8周歲的小天和小海是好朋友。兩人放學后到校外打雪仗,小天的一枚雪球砸到了小海的眼睛,由于雪球里含有石子等雜物,致使其眼球受傷。事故發生后,小海的父母要求小天的父母承擔小海的全部治療費用,小天的父母認為費用過高,小海父母也應承擔其中的一部分。雙方協商未果,訴至法院。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小天的父母應承擔小海的全部治療費用 ②小天的父母應承擔小海的部分治療費用 ③小海的父母應承擔小海的部分治療費用 ④小天和小海的學校也應承擔相應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王某在申某開設的某寶店鋪內購買了一條品牌皮褲,試穿后發現上身效果不好,于是評價其可能買到了假貨。之后,雙方為差評事宜產生了爭議。申某起訴稱王某的差評侵害其商譽,多筆訂單因此取消,要求王某撤銷差評,公開道歉并賠償相關損失。王某則認為自己有如實評價的權利。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王某給予所購皮褲差評及相關評論內容并沒有構成侵權B.王某評價其可能買到了假貨的做法,屬于商業詆毀行為C.王某網購后的評論導致買賣雙方之間的信息產生不對稱D.王某作出的評論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侵害了申某名譽權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市民李先生與幾個朋友在某酒店聚餐。席間在飲酒時,感覺喉嚨中有一硬物卡住,并不時有陣陣刺痛。李先生馬上到附近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證明,其喉嚨被一細鐵絲卡住。李先生于當晚做了手術,之后在醫院躺了一個星期,前后共花去各項費用3 200元。(1)本案中,酒店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為什么?(2)如果李先生向法院起訴,可以要求酒店方承擔哪些責任?高中政治(部編版)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第四課 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4.1 《權利保障 于法有據》同步學案參考答案【知識梳理】一.1.(1) 民事權利 侵權責任 (2) 停止侵害 法律規定 (3)法律規定 法律責任2.(1) 訴訟時效 (2) 權利人二.1.(1) 合法權益 (2) 主觀上 (3)因果關系2.(1) 不能證明 (2) 侵權責任【素養提升】1.【答案】D。【解析】本案中,應對王某的財產損失承擔民事責任的是王某和李某,③④符合題意;王某7周歲的兒子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承擔責任,排除①;本案中物業公司和消防部門不存在過錯,不承擔民事責任,排除②。故本題【解析】選D。2.答案】D【解析】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對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護權利的主張。題中案例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正確選項為D。3.【答案】A【詳解】某鞋類制造公司在電商平臺打出的廣告——每滿21元減20元,這是向不特定人發出的要約,而非要約邀請,所以該選項說法錯誤,故A符合題意。B:周某看到該廣告后,精挑細選,花了200多元買了1雙鞋,這屬于合同訂立的承諾階段,所以該選項說法正確,故B不符合題意。C:該公司客服給周某留言因價格異常不發貨,并且在此后周某多次與該公司溝通未果前提下,周某的訂單直接被該公司單方面取消了,這顯然是違背了誠信原則,所以該選項說法正確,故C不符合題意。D:周某在電商平臺看到該某鞋類制造公司的廣告后,花了200多元下單買了1雙鞋,意味著訂購合同已經成立,所以該公司后來單方面取消訂單是一種違約行為,需要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因而該選項說法正確,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4.【答案】C【詳解】①:乙公司布料促銷廣告屬于要約,①說法錯誤。②:乙公司違約,所以要承擔違約責任,②說法正確。③:乙公司交貨延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布料比較緊俏,不屬于不可抗力,不可以免責,③說法錯誤。④:《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本案適用的是違約金條款,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C。5.【答案】C【詳解】①:小天的父母作為小天的監護人,應當承擔必要的損害賠償責任,①錯誤。②:在未成年子女給他人造成損害時,其監護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材料中,小天的父母作為小天的監護人,應當承擔必要的損害賠償責任,②符合題意。③: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與健康。小海的父母未盡到完全的監護責任,應適當分擔損害造成的財產損失,③符合題意。④:由于小天和小海的行為發生在校外,學校已無管理之責,因此,學校不承擔民事責任,④錯誤。故本題選C。6.【答案】A【詳解】ABD:試穿后發現上身效果不好,于是評價其可能買到了假貨,這表明王某是根據自身感受進行的評價,并未使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沒有對申某構成名譽權的侵害,不屬于商業詆毀,王某作為買家有權在收貨后憑借自己的體驗感受選擇是否給予差評,A符合題意,BD不符合題意;C:買家網購后的評論使買賣雙方之間能構建一個信息對稱的平臺,C不選;故本題選A。7.【答案】(1)酒店須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本案中,李先生在該酒店與朋友聚餐,并享受該酒店提供的酒水服務,從而兩者之間形成了事實服務合同。李先生在接受酒店提供的服務時,因酒店提供的酒中有鐵絲而遭到人身損害,盡管酒水中有鐵絲,問題不在酒店,但酒店仍應承擔民事責任。(2)可以要求酒店承擔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的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