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同步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2.列舉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和物權的主要類型,懂得維護物權的途徑。3.簡述合同的含義和價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內容和違約責任,了解合同訂立的程序,熟悉解決合同糾紛的途徑。4.理解侵權責任的內容,樹立依法承擔責任的觀念。【重點難點】重點:了解民法對民事權利設定的界限,了解知識產權的限制,了解如何妥善處理相鄰關系。難點: 理解行使權利時應當遵循法律規定的一些限制條件。【知識梳理】一.民事權利有限制1.行使民事權利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 ,并且不得濫用 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2.民法對民事權利設定的界限(1)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 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 。但是,借機以誹謗、詆毀、 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2)行為人為 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 ,但是,捏造、歪曲事實;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的,則構成侵權。3.知識產權的限制(1)法律對知識產權的限制在 上表現明顯,如作品的 和法定許可使用。(2)合理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 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3)法定許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權利人 不許使用,他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 ,這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4)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的情況下,仍須指明 出處。二.妥善處理相鄰關系1.相鄰關系鄰里之間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風、采光、觀景等方面 ,就可能引發侵權糾紛。相鄰關系是對 的限制或延伸。2.相鄰關系的處理原則(1)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 、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 。(2)相鄰關系一方在為 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 的利益。民法典規定,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 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 通行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 造成損害。【核心梳理】1.知識整合含義 具體情形作品的合理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 ①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②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③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④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等等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權利人事先聲明不許使用,他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使用費。 ①報刊轉載其他報刊上發表的作品 ②在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等等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的情況下,仍須指明作者和作品出處2.正確處理相鄰關系,不一定都是按照法律規定處理,也可以按照當地習慣處理。3.常見軟件侵權行為①生產商仿制軟件光盤。②銷售商在所售計算機中預裝軟件。③互聯網在線軟件盜版。④用戶未經著作權人授權使用軟件。這里所說的用戶包括單位用戶和個人用戶。⑤將只讀光盤中的軟件進行復制并銷售。【素養提升】1.李老師在期中考試題目中引用王某的一幅漫畫,王某向法院提起訴訟。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老師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畫命題,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況下不構成侵權;②應該在命題時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處,否則也會形成侵權。③李老師引用王某的漫畫,未經王某同意,構成侵權。④李老師引用王某漫畫未向王某付費,構成侵權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2.甲村和乙村相鄰,一條小河流經甲乙兩村,一年天旱,上游的甲村便在小河上筑起水壩,將水截住,乙村對此不滿,兩村發生糾紛。關于此事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權截水自用乙村不能干涉B.甲村將水截住違反了民法典關于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C.甲村用水須經乙村許可D.乙村用水須經甲村許可3.在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 )A.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也不需支付報酬B.必須經著作權人許可,并應當支付報酬C.必須經著作權人許可,但不需支付報酬D.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4. 甲村和乙村相鄰,一條小河流經甲乙兩村,一年天旱,上游的甲村便在小河上筑起水壩,將水截住,乙村對此不滿,兩村發生糾紛。關于此事說法正確的是( )A. 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權截水自用,乙村不能干涉B. 甲村將水截住違反了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C. 甲村用水須經乙村許可D. 乙村用水須經甲村許可5. 羅某乘坐火車到站后并未下車,而是擅自更換車廂并繼續乘坐。在被列車乘務員發現后,羅某又拒絕補票,還與列車長和乘警發生爭執。央視在對羅某隱名并對其面部進行馬賽克處理后,對此事件進行了報道。網友紛紛對羅某的行為進行批評,羅某生活因此受到影響。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羅某惡意逃票,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是違法行為②羅某生活受到影響是事實,央視的行為構成侵權③網友批評使羅某名譽受損,網友侵犯了其名譽權④央視揭露不當行為,維護了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下面選項中屬于這種情形的是( )A.報刊轉載其他報刊上發表的作品B.為實施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中,匯編某一音樂作品C.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編寫出版的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D.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研,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家住二樓的李大姐出于安全考慮,把自家陽臺的窗戶全部安裝了護欄,而且為養花方便,護欄距離窗戶大約20厘米。她的這一行為卻引起了住在三樓的孫大爺的不滿,因為他擔心小偷會順著護欄侵入他家,甚至都不敢開窗通風了。在與李大姐交涉無果的情況下,孫大爺一紙訴狀將李大姐告上法庭。法院經審理判決李大姐拆除或重新安裝護欄。請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法院作出以上判決的法律依據。高中政治(部編版)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第四課 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4.2 《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同步學案參考答案【知識梳理】一.1.正當的界限 民事權利2.(1) 服務質量 名譽權 (2) 公共利益 民事責任3. (1) 著作權 合理使用 (2) 著作權人 (3)事先聲明 使用費 (4)作者和作品二.1.處理不當 不動產所有權2.(1) 有利生產 相鄰關系 (2) 自己便利 相鄰方 不動產權利人【素養提升】1.【答案】A【解析】為課堂教學使用作品,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但引用時應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處,否則也會形成侵權。故選A。2.【答案】B【解析】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3.【答案】D【解析】在為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的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故答案選D。4. 【答案】B【解析】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甲村不能擅自截水自用,A錯誤。B: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據此可知,甲村將水截住違反了民法典關于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B正確。CD: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甲乙兩村共同使用該河流,不需要對方許可,CD錯誤。故本題選B。5. 【答案】B【解析】②:央視對羅某事件進行了如實報道,并對羅某進行了必要的馬賽克處理,因此沒有侵犯羅某的合法權利,②錯誤。③:網友對羅某行為進行批評,沒有誹謗、詆毀,③錯誤。①④:羅某乘坐火車到站后并未下車,而是擅自更換車廂并繼續乘坐,又拒絕補票,羅某惡意逃票,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是違法行為;央視在對羅某隱名并對其面部進行馬賽克處理后,對此事件進行了報道,央視揭露不當行為,維護了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①④正確。故本題選B。6.【答案】D【解析】 法律在著作權上規定了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這就是作品的合理使用。在某些情形中,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直接使用其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使用費,這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D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符合題意;A、B、C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不符合題意。7.【答案】(1)公民在從事民事活動時,必須遵循公平的基本原則,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李大姐在自家陽臺安裝護欄,卻給鄰居帶來了安全隱患,這違背了公平原則,也不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2)民法典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李大姐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沒有貫徹這一原則,因此被法院判決拆除或重新安裝護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