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部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二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6.3《價值的創造和實現》導學案1.知道在勞動中創造價值的重要性,了解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是什么,懂得如何實現自身價值。2.能夠結合具體事例說明如何在勞動、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如何將個人選擇、個性發展與社會形勢、社會需要相統一。3.通過對本框內容的學習,擺正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自強自勵,努力學習,提升能力,注重修德,筑牢信念,在努力奮斗中書寫無悔青春,在付出與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政治認同:認同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2、科學精神:科學把握實現人生價值的要求。3、公共參與: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作出貢獻。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一 、弘揚勞動精神 實現人生價值1.勞動是人類①___________________的實踐活動,也是人的存在方式。(1)人只有在②_________________中才能自由地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意志和情感,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2)一個人在勞動中創造的財富越多,意味著他為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③_________________就越大,他自身的價值就越大。2.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1)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促進人的④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手段。(2)當代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的⑤____________________,而美好生活必須通過全體人民共同奮斗才能得到。3.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1)走不出自我狹隘天地的人,不想為他人和⑥_________________奉獻的人,永遠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2)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⑦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二 、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1.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①_________________。(1)人的生存條件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享受條件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由社會提供的。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2)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④_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2.我們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⑤____________________。三 、 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1.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2.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②____________。3.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4.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錘煉④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斷打牢道德根基。如何實現人生價值:(1)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3)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①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②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④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打率道德根基。1. 要實現人生的價值,就必須做出輝煌的業績。( × )[解析] 在平凡的崗位上也可以實現人生價值,不是非要做出輝煌的業績。2.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 X )[解析] 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看一看 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馬克思3. 個性發展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 ( X )[解析] 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4. 客觀條件必須充分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X )[解析] 人生價值的實現既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也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創造出新的客觀條件。5. 個人素質越高,人生價值越大。 ( X )1.“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這是楊善洲生前說過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的寫照。從地委書記任上退休后,楊善洲一頭扎進大亮山,帶領當地群眾植樹造林,22年如一日。到他去世前,曾經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已經變成了一片林海。這啟示我們( )①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②實現人生價值需要一定高度的社會平臺③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④人的個性發展應表現為對社會的獨特貢獻方式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2. [2021廣東廣州三校聯考] 新中國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的敦煌人秉承“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在極其艱苦的物質生活條件下,整理石窟資料和保護修復石窟、研究弘揚敦煌文化藝術,讓莫高窟在戈壁中煥發光彩、熠熠生輝。這體現了( )A. 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也是價值的享受者B. 堅持正確價值觀指導,才能實現人生價值C. 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有社會歷史性D.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實踐水平的限制3.(2019 江蘇卷) “軟世代”是近年來出現的青年群體,意指在發達的消費社會,一些年輕人缺乏進取心和意志力,甚至寧愿宅在家里打游戲、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個人的身心都綿軟無力。如果讓你去勸導他們,下列道理比較合適的是( )①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②脫離社會的“個人奮斗”是不可能實現的③走出自我的小天地,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④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利用社會提供的物質條件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我們人生難得的際遇,每個青年都應該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斗者,這是因為( )①奮斗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②奮斗能減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礙與困難③奮斗能讓理想擺脫條件制約而變為現實 ④奮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條件影響而獲得成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幾十年來他隱姓埋名,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刻苦鉆研、勤奮好學、牢固樹立強軍強國的信念不動搖,為核潛艇研制和跨越式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把青春和畢生精力都獻給了我國核潛艇事業。下列屬于黃旭華院士的人生啟示的是( )①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因素②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④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身患“漸凍癥”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自接診新冠肺炎患者以來,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工作,即使妻子感染新冠肺炎,仍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的精神感動了干部群眾,獲得了社會普遍贊譽。張定宇的先進事跡表明( )①心系祖國,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②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正確價值觀的引領③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社會條件④真正的幸福需要舍棄“小我”,成全“大我”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已任,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一樣漂泊不定。正所謂“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升華人生境界。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中國青年永久奮斗的好傳統不能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人格追求。青年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1)結合材料,運用實現人生價值的有關知識,說明青年應如何升華人生境界。(2)“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運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知識,請你從青年成長角度,分析說明青年人應怎樣去修身立德。(3)請你為如何增強青春底色提兩點合理化建議。(材料提供的角度除外)基礎梳理一 弘揚勞動精神 實現人生價值1.①最基本②勞動(2)貢獻2.(1)自由全面發展(2)奮斗目標3.(1)社會(2)必由之路二 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1.前提(1)發展條件 工作條件(2)社會2.個性發展三 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1.主觀能動性2.個人素質3.理想信念4.品德修為檢測1.【答案】A[解析]①正確,題干“‘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這是楊善洲生前說過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的寫照”體現了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③正確,題干“從地委書記任上退休后,楊善洲一頭扎進大亮山,帶領當地群眾植樹造林,22年如一日。到他去世前,曾經山禿水枯的大亮山,已經變成了一片林海”體現了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②說法錯誤,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但并非需有一定“高度”的社會平臺才能實現人生價值。④錯誤,人的價值表現為對社會的獨特貢獻。故選A。2. 【答案】B[解析] 材料中沒有涉及人是價值的享受者,A與題意無關。材料體現了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導下,實現人生價值,B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C與題意無關。材料的主旨不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實踐水平的限制,D與題意無關。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人的價值的內涵、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軟世代”缺乏進取心和意志力,寧愿宅在家里打游戲、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個人的身心軟綿無力,說明他們不懂得為社會盡責任,做貢獻,不懂得要想擁有真正的幸福,必須走出小我,通過勞動和奉獻,創造價值,①③符合題意;“軟世代”根本就不想奮斗,也就無所謂脫離社會的“個人奮斗”,②不符合題意;“軟世代”不愿工作,不想創造價值,也就談不上利用社會提供的物質條件實現人生價值,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4.【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實現人生價值的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把握“珍借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斗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我們人生難得的際遇,是因為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奮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條件影響、充分利用有利條件而獲得成功;做新時代的奮斗者,是因為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奮斗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①④符合題意。②,表述錯誤奮斗能克服而不是減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礙與困難。③表述錯誤,理想源于現實,不能擺脫現實條件的制約。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人生價值的實現等相關知識。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前提,不是關鍵因素,①錯誤。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②錯誤。③④正確且符合題意,本題選D。6.【答案】B【解析】③:材料強調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不體現實現人生價值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社會條件,③與題意不符。④:勞動者的人最幸福,真正的幸福是為社會勞動和貢獻,而不是舍棄“小我”成全“大我”④錯誤。 故本題選B。7.【答案】(1)①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青年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的過程中升華人生境界。②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青年要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在幫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③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青年要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理想,堅定人生信念。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2)①青年要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樹立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明辨是非、恪守正道。②青年要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要不斷修身立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要在道德實踐中找到人生真諦、生命價值、事業方向。③提升個人品德重在實踐,要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為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文明風尚身體力行。(3)①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不留遺憾。 ②責任是使命和奉獻,能力是本領和才干。【解析】本題以發揚五四精神為背景材料,要求結合材料運用哲學、文化知識回答相關問題。試題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實現人生價值、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等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1)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實現人生的價值有關知識,簡要說明青年升華人生境界的措施,屬于措施類試題,知識限定明確:實現人生價值的知識。首先,學生要思考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其次,解讀材料信息,材料中“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升華人生境界”,可知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材料中“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可知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材料中“強者總是在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可知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2)本題要求考生運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知識,簡要說明青年應如何提升個人品德。該題命題指導思想是重視基礎、回歸教材、重點知識重點考,基礎技能重點考,學生薄弱環節重點考。根據材料的解讀,主要可以從錘煉品德修為,不斷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以及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等角度結合材料進行分析闡釋即可。(3)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只要符合材料主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