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第一框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導學案【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標志;理解:中華文化的古代輝煌歷程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的、歷史的分析中華文化基本特征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充分認識中華文化的特征,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學習重點難點】重點: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最好見證難點:中華文化頑強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的創造力【導學流程】了解感知(自主學習 15分鐘)一、古代輝煌的歷程1、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2、古代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說明中化文化從未中斷,一脈相承。發展時期 文化思想 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影響和作用殷商時期 天命神權思想、 “敬德保民 ”思想 對早期中華文化產生深刻影響春秋戰國 諸子蜂起、百家爭鳴 逐漸形成了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秦 促進了統一的民族文化的發展 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漢 獨尊 儒術 儒家學說確立至尊地位,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正統。隋唐 中國古代文化高度發展,且廣泛吸收外域文化 進入氣勢恢宏的全盛 時代宋元明 延續隋唐文化的輝煌,在史學、文學藝術、科學等方面成就巨大,并產生宋明理學 推動中華文化發展,其中宋明理學對后封建社會影響較大(延續)明清 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傳入 中國傳統文化面臨沖擊(衰落)上述圖表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 源遠流長 的特點,舉例說明中華文化的輝煌表現。二、薪火相傳,一脈相承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遠流長2、源遠流長的見證(表現、重要標志)――漢字與史學典籍(1)漢字①作用:P64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數千年來,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②意義: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漢字文化內涵豐富,今天為中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③漢字的演變:漢字的正式文字從甲骨文開始。漢字的演變的順序: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2)史學典籍①意義: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②原因: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歷史經 ( http: / / www.21cnjy.com )驗,重視保存歷史資料。相傳在夏商時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歷朝歷代都設置史官他們大都終身世襲,所以能夠將大量的史實記載下來,將豐富的史料積累起來。③特點: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罕有。中國古代檔案珍藏特種郵票記錄了中華文字的字體發展演變,傳承了中華文明,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漢字傳載、史學典籍存傳、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三、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1、中華文化的衰微表現和原因(內因和外因)①古代:在古代社會,中華文化曾長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隨著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和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中華文化也經歷衰微的過程。②近代: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③現代: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2.如何再創中華文化的新輝煌。①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②P66全面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深入學習( 升華案 )合作探究一:漢字的內涵總是在不斷的豐富。隨著計算機網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發展,一種帶有時代文化色彩的語言——網絡語言,正悄悄的出現在生活中,并被年輕人所熱情演繹著。諸如“886”“521”“7456”“菜鳥”“玉米”“美眉”等,以及很多90后熱衷的火星文。這些語言成為了學生之間溝通的暗號,而家長們卻不知所云。對此有人認為網絡語言很可能帶來漢語的革命,有人認為這只能污染漢語言文字。對此,你贊成哪一種觀點呢?答案:① 漢字最大的優點是它能適應它所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漢語的語言特點,并且能夠在社會發展中不斷地、充分地改進自己,使得它能夠滿足社會要求。這同時也是漢字之所以能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② 漢字關系到我們國家,我們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我們不但不能廢棄漢字,相反應該加大對漢字的研究力度,使其優點及潛在的魅力更好地發揮出來。合作探究二:材料一:2008年5月23日上午, ( http: / / www.21cnjy.com )溫家寶總理來到在四川綿陽市區內設立的北川中學臨時學校,看望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下來的師生,他在黑板上寫下“多難興邦”四個字勉勵師生?!岸嚯y興邦”源自《左傳 昭公四年》:“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边@句話的意思是,有些遭遇劫難的國家,政權鞏固,疆土拓展;有些未遭劫難的國家卻政權不守,疆土丟失。現在,人們這樣解釋多難興邦:國家多災多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激勵人民奮發圖強、戰勝困難,使國家強盛起來。材料二:《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名《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氏傳》,或稱《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1)“多難興邦”源自史書典籍說明了什么問題?①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岸嚯y興邦”源自春秋時期的史書典籍,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②中國傳統思想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2)古人和今人對“多難興邦”的不同理解給了我們什么啟示?①面對傳統文化,我們要辨證地認識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東西,必須自覺加以改造和剔除。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br/>②文化繼承,不是原封不動地承襲傳統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要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著眼于文化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合作探究三:今天,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事業向縱深發展,社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團結奮斗,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之下,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躍,國外影視、社會流行文化對我國文化產品、文化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在這樣的國內外背景中,如何才能保衛國家民族文化安全,不斷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第一:旗幟與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馬克思主義的指引。第二:文化改革——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課堂練習單項選擇題1.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相比較,從發展結果看,其特征是( D )A.發源地不同 B.傳承的民族不同 C.傳承的范圍、地區不同 D.傳承的時間不同 解析:注意題干的限制性,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從發展結果看,其他文明從發展結果看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被融合,只有中華文明薪火相傳,傳承至今,故選D項。其他三項不符合題意。2.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C )①發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漢字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③北宋時的《資治通鑒》為后世所傳播,被統治階級所借鑒 ④我國民族眾多,方言也較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與其他古代文明相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源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卻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這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最好見證,故①正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是:漢字和史書典籍,故②③正確。3.錢偉長先生曾經這樣說過:“天下沒有別國的文字3000年以后還能看得懂,漢字可以?!边@說明( D )A、漢字是世界文化的載體 B、漢字的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C、漢字文化的內涵豐富 D、漢字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見證遷移應用一、最佳選擇題:1. (A級)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期是( B )A. 春秋戰國時期 B.秦朝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2.(B級)有一首歌中唱到:“最愛寫的字是方塊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薄胺綁K字”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文字。關于漢字說法正確的是( D )①中華民族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②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③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 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A級)近代中國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A )①中國封建統治的日漸沒落 ②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沖擊③維新運動出現 ④洋務運動出現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二、主觀題4、材料一:考古學家在六千年前刻畫在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上的符號上發現了漢字的雛形,中華民族創造的燦爛文化,大部分是用漢字記錄下來、流傳后世的,歷朝歷代都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材料二:相傳我國在夏商時期就有了史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后的歷朝歷代都設置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終身世襲,這使他們能夠將大量的史實記載下來,將豐富的史料積累下來。結合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回答:(1)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2)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起到了什么作用?P64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見證之一。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數千年來,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漢字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5、中華文化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間雖經 ( http: / / www.21cnjy.com )戰亂和外敵入侵,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人民和東亞各國人民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但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沖擊,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開始面臨西方工業文明沖擊。當今,我們還面臨著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行“西化”、“分化”和爭奪下一代的挑戰。(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②隨著中國封建統治的日趨沒落和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中華文化也經歷了衰微的過程。(2)從上述材料中我們應得到什么啟示?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和民族的象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面對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行“西化”、“分化”和爭奪下一代的挑戰,我們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弘揚和創新我們的中華文化,實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②在民族文化面臨外來文化挑戰的今天,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們既要防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行“西化”、“分化”和爭奪下一代,又要在借鑒外來文化中不斷完善和發展,使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想協調,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