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課 經濟體制改革導學案【學前抽查】1.1978年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是2.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偉大轉折是【學習目標】1.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的時間、地點、影響;掌握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的原因;知道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2.理解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及意義【學習重難點】重點:農村和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難點:如何理解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建立的意義【學生自學自研】(獨學預習)知識點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的是我國的 政策,這個政策最開始實施的時間、地點是2.我國的改革開放是從 開始的3.國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制的形式: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作用是5.“今年企業效益不錯,年收入超過許多國有企業,我發財了,帶動鄉親們也開始富裕了。”材料里提到的企業是 企業,該企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是6.建國以來我黨在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上對農村關系進行四次改革或調整:7.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知識點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政策推廣:2.國有企業改革的原因:3.城市改革是從 (時間)開始的,城市改革的重點是4. 城市改革的內容、中心環節、目的及結果:5.黨的十四大以后,我國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措施是知識點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我國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間及會議:2.政策推廣: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含義:4.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的意義:易錯警示1.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改革先從農村開始的,形式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課堂總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掀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改革的號角最先從中國的農村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使中國廣大農村開始富裕起來,鄉鎮企業獲得長足發展;城市的改革也全面展開,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板書設計】【基礎知識鞏固提升】一.選擇題1.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是改革開放的開端。該會后實行的改革首先開始于( )A.農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國有企業2.1979年,我國農村地區有這樣一副春聯:“借新賬還舊賬賬賬不清,吃一斤買一斤斤斤不斷。”橫批:“已經過去”。這副春聯說明(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深得人心B.農民對過去豐衣足食生活的懷念C.農民獲得土地所有權后非常喜悅D.鄉鎮企業使廣大農民的收入提高4.1985年起,我國開始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國有企業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業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進。促進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C.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5.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B.引導分散的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C.實行對個體農業的改造,建立農村集體經濟D.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6.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下列屬于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的是( )①國有經濟 ②集體經濟 ③個體經濟 ④私營經濟 ⑤中外合資企業 ⑥外商獨資企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7.“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首歌謠反映的是1978年以來在我國農村逐步實行的( )A.土地改革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運動8.1979年底,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還只是在個別地方嘗試,比重僅占全國總農戶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迅速發展是由于它( )A.是農民自己的發明創造B.使農民獲得土地所有權C.使農業收入得到平均分配D.適應了農民的生產需求二、材料分析題9.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請跟隨以下圖片足跡,重溫不同時期黨和政府在農業建設方面的重大舉措。材料一圖一圖二圖三材料二 這一時期大辦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生產隊及社員家庭的一些財產被無償地收歸公社所有,由公社統一調配。這導致了“共產風”盛行,勞動紀律廢弛,農業生產受到極大破壞。(1)圖一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2)圖二反映的是國家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出現的哪一失誤?(4)圖三契合了我國哪次重要會議的精神?隨后,在中央的指導下,農村實行了什么制度?(5)哪個地方的農民率先進行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嘗試,實行包產到戶?參考答案【學生自學自研】(獨學預習)知識點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078年、安徽鳳陽縣小崗村2.農村3.包產到戶,自負盈虧4.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5.鄉鎮企業、轉移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發展了農村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6.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農業合作化運動;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④1978年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7.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知識點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2.政府管得太多,企業沒有自主權,工人沒有積極性;政企不分,限制了企業的發展,使企業不能最大限度地創造財富,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3.1985年、國有企業改革4. 國家進行國有企業改革,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變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5. 大型企業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小型企業采取改組、聯合等多種形式知識點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1992年、中共十四大、2.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4.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實現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高速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基礎知識鞏固提升】一.選擇題1.A 2.A 3.C 4.B 5.D 6.D 7.B 8.D二.材料分析題9.(1)土地改革;(2)農業生產合作社;(3)人民公社化運動;(4)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5)安徽鳳陽小崗村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