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生物第 課時 時間: 課型:新授第二節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目標1、舉例說出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2、闡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教學重難點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這種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導語: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生態系統中有很多條食物鏈。那么假設有一條小魚飲用了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結果會怎么樣?難道只是對小魚自身有影響嗎?本節課我們就接著來學習食物鏈和食物網,幫助大家解決疑惑。二、出示目標、自學指導過渡語:接下來請同學們認真觀看我們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一)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2、說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二)自學指導過渡語:了解了學習目標之后,接下來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自學課本22~24頁,回答相關問題。1、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 )和( )流動的。2、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可能會通過( )不斷積累。3、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 )和所占的( )是相對穩定的。4、為什么說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5、識記上述知識點。要求:1、時間為8分鐘2、認真審題,在課本中找答案三、嘗試自學、獨立思考(一)學生看書,老師巡視全班,督促每一位學生認真緊張地自學。過渡語:好了,大部分同學都已經自學完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自學情況。(二)自學檢測請同學們完成課本23頁的資料分析題。要求:時間為6分鐘四、反饋質疑、精講點撥過渡語:好了,大部分同學都已經完成任務了,接下來我們來對一下答案。1、糾錯白板展示答案,同桌之間互批。答案(1)這些有毒物質會在人體內積累,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2)一些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比較穩定,不易分解,而且不易排出,這樣就會積累在生物體內;圖中的大魚比小魚營養級別高,大魚一生會吃掉許多小魚,這些小魚體內的有毒物質都積累在大魚體內,結果導致大魚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得比小魚多。由此可見,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得越多。2、調查學情(1)統計全對的學生人數并適當表揚(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相互講解。3、預計錯題(2)營養和毒素都會慢慢累積,所以積累營養較多的生物積累的毒素也較多。五、課堂總結、延伸升華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人類的各項活動必須尊重生態系統,愛護生物、保護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人類與自然能和諧發展。六、板書設計1、食物鏈和食物網有毒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七、當堂訓練、分層優化過渡語:好了,接下來我們來接著做題,通過練題來鞏固我們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