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思考:在依法治國時代,對我們的說話做事提出了怎樣的要求?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導入新課導入新課四川省樂至縣的唐某某合法取得了林木所有權,但在未經取得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砍伐自家的林木。2022年3月16日,樂至縣人民法院以犯濫伐林木罪判處唐某某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1200元,同時判令其支付生態修復費用1404元,以修復該區域范圍內生態環境。提示:這一案例告訴我們,砍伐自家的樹木,也要依照法定程序。否則,就構成違法行為。這警示我們要知法守法,學會依法辦事。第2課時 我們與法律同行第十課 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1.了解法律對社會生活的作用;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初步認識法治的內涵,理解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2.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守捍衛者。重點:學會如何依法辦事。難點: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自主學習1.什么是法治意識?2.為什么樹立法治意識?3. 樹立法治意識,要求青少年怎樣做?4.為什么要依法辦事?5.怎樣才能做到依法辦事?第一目 樹立法治意識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提示:有些人受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影響,不顧及交通安全。這是缺少法治意識的體現。思考:“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反應了什么問題?探究與分享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盧梭“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示:上述名言表明,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思考:上述名言說明什么道理?結合這些名言談談什么是法治意識?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探究與分享案例一:西安一機場一位女乘客在航班延誤后,與工作人員溝通協商,表達訴求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其理性維權的方式受到網民的關注與熱議。案例二:2004年,河南民權縣周崗村的2名兒童因“毒鼠強”中毒致一死一傷,同村村民吳春紅被認定為兇手,曾被判3次死緩1次無期。2020年4月1日,吳春紅改判無罪。2021年6月3日,吳春紅收到了國家賠償款總計314.9萬余元。思考:結合上述事例說說推動在全會樹立法治意識有什么意義?探究與分享提示: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數據:共調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員、410名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751名專門學校學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會受到處罰”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占64.7%。思考:這段材料表明樹立法治意識對青少年有什么重要意義?提示:這些青少年法律意識淡薄,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探究思考教育法第四十三條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思考:感悟教育法的規定,在法治中國建設中,青少年應該怎么做?提示: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與推動者。探究與分享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12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與推動者。34要點歸納第二目 學會依法辦事高鐵霸座行為,構成“擾亂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處以罰款200元的行政處罰,并給予180天內禁止購買火車票的處罰。思考:(1)上述材料說明人們尊崇和遵守法律有什么意義?提示:(1)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這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2)這要求人們必須學會依法辦事,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違反了法律,會有什么后果。探究與分享思考:上述圖片啟示我們如何做到依法辦事?提示: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探究與分享在酒店大鬧,索取賠償。以暴制暴,會讓自己由受害者變成侵害者。和酒店溝通,立刻報警,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民法典規定:“除法 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 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 個人不得進入、拍攝、窺 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 等私密空間。”思考:小明的隱私權受到侵犯后的系列做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當自己倒霉,忍氣吞聲。不可取,會助長違法行為依法辦事,維護合法權益。提示: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依法辦事,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 合法的訴求和愿望。隔離期間,小明在酒店房間 發現了攝像頭。探究與分享民法典規定:“違反 管理規定,未對動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 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 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 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 責任。”思考:“我們只能 減輕責任,不能免除責任。”的說法啟示我們在實現自身利益的同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小明和爸爸在小區遛狗,忘記拴狗繩,小狗咬傷了小區 的住戶。監控顯示對方有故意 激怒小狗的行為,爸爸覺得自 己沒有責任,小明提醒爸爸,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我們只能 減輕責任,不能免除責任。提示: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探究與分享提示:依法辦事要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思考:視頻對你有何啟示?探究與分享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和要求是什么?原因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要求①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通過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實現自身利益,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②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養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知識歸納在學習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青少年能為法治中國的建設做些什么?認真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學法懂法自覺遵法守法,依法辦事;增強維權意識,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學目標深化拓展我們與法律同行法治意識的含義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要求依法辦事的原因樹立法治意識的要求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要點梳理1.樹立法治意識就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下列觀點和行為體現這一要求的是( )①小紅因看不慣王某在小區內隨意停車而將其車劃傷②納稅是公民的義務,某私營企業老板總是主動納稅③王某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堅決保守國家秘密④因航班延誤,部分乘客以維權為由大鬧機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C2.如圖漫畫《維權》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有( )①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用法的習慣②善于用法治方式解決遇到的問題③只要是合法的訴求和愿望,任何方式都可以④不要采用非法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依法辦事。下列做法不符合依法辦事的是( )A.小東上下學路上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B.小明的爸爸主動到稅務機關交稅C.小青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同不贍養老人的鄰居講理D.小偉撥打“119”電話,謊報火災險情D4.《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也明確了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階段目標。這要求廣大青少年( )①認真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學會依法辦事②既要做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③嚴格執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④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依法維權公益廣告.mp4 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引人深思-國語流暢.mp4 法治進校園”為學生零距離普法.wmv 第2課時 我們與法律同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