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第2章《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全章導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九年級上第2章《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全章導學案

資源簡介

2.1物質的分類和利用(第1課時)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利用物質的性質或組成不同,對純凈物進行分類。
過程與方法:學會利用不同的性質,用實驗的方法,通過對比對物質進行鑒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同伴團結協作,共同提高。
【教學重點】物質的分類方法。
【教學難點】物質分類方法的運用。
【知識結構】
【學習過程】
(一)物質的分類方法
小組合作:將課本P41圖2-1中的物質進行分類?
按顏色可分為:
按狀態可分為:
3、按照 可分為:
4、按照 可分為:
(二)物質分類方法的運用。
小組合作,實驗探究:課本P43圖2-4中每只燒杯中裝了什么物質?
要求:1、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即包括
①需要的藥品: ,儀器:
實驗步驟
依據的性質
實驗現象與結論
1、給燒杯編號,取樣
2、
3、
4、
獨立思考,推力鑒別:有5瓶失去標簽的溶液,分別為HCl、H2SO4、BaCl2、NaOH 、CuSO4。不用任何試劑(包括試紙),用最簡便的方法確定它們各是哪種物質?說出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
討論:P43圖2-5中哪些是無機化合物?哪些是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在組成上最大的不同點是什么?
(三)常見的物質分類
1.物質可分為 和 。
(1)純凈物:由 組成的物質。
(2)混合物:由 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
(3)純凈物和混合物判斷的依據:物質是否由一種物質組成。
2.純凈物根據 不同,可分為 和 兩大類?;衔铮河? 組成的純凈物。如水、硫酸、燒堿、食鹽等。化合物根據是否含 ,可分為: 和 。
3.無機化合物可分為: 、 、 和 。氧化物:由 組成。其中一種是 的化合物,即“二元一氧”。氧化物按元素組成分 和 。金屬氧化物如CuO、Fe2O3、CaO等。非金屬氧化物如CO、CO2、H2O等。
【目標達成】
1.某物質經分析只含一種元素,關于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定是單質 B.一定是純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2.下列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
A、蒸餾水 B、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完全反應后試管中剩余物質
C、含鐵70%的三氧化二鐵樣品 D、硫酸氫鈉
3.單質和化合物的根本區別是( )
A.單質是一種物質,化合物至少含兩種物質 B.單質是純凈物,化合物是混合物
C.單質只含一種元素,化合物至少含兩種元素: D、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不一定是單質
4.現有①稀鹽酸;②石墨;③冰水混合物;④K2CO3;⑤CO;⑥酸奶;⑦銅絲;⑧氧氣八種物質,將每種物質的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1)混合物 。(2)純凈物
(3)金屬單質 ,非金屬單質
(4)化合物 ,氧化物 。
6.按照一定依據對物質進行分類,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用途的常用方法?,F有三組物質:①金剛石、水銀、鎂條、干冰;②醋酸、小蘇打、氯化鈉、純堿;③白酒、空氣、稀鹽酸、白磷。每組中均有一種物質按物質組成分類時所屬類別與其他三種不同。這三種物質依次是( )
A.金剛石、小蘇打、白酒B.干冰、醋酸、白磷
C.水銀、食鹽、空氣 D.鎂條、純堿、鹽酸
7.如圖表示的是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堿之間的包含、不包含關系,若整個大圓圈代表純凈物,則在下列選項中,能正確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屬物質類別的是( )
A.①單質、②化合物 B.②堿、⑤氧化物
C.④堿或氧化物、⑤含氧化合物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或堿
8.進入21世紀,全球擁有的化合物已超過2 000萬種,其中部分物質由C、H、O、Na、Cl中的某些元素組成,請選用上述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式各一個:
(1)用作還原劑和氣體燃料的氧化物 。
(2)常用來除去油污的堿
(3)汽水中含有的一種酸
(4)生活中常用作調味劑的鹽 。
2.1物質的分類和利用(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金屬與非金屬不同的性質,了解金屬的用途。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物質的組成對純凈物進行分類,并能運用實驗的方法,通過對比對物質進行分類。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珍惜金屬材料意識。
【學習過程】
一.區別金屬與非金屬
1.單質按性質不同分 和 。金屬如鐵、銅、鎂等;非金屬如氧氣、碳、硫等。
觀察:如圖2-7所示,請仔細觀察和記錄這些樣品的外觀。思考有何不同?并填于表格中。
名稱
外觀







小結:金屬和非金屬的性質比較
金屬
非金屬
顏色
有多種顏色,但無金屬光澤
延展性
不具延展性
可鍛性
不具可鍛性
硬度
硬度不一致
導電性
良好的導電性
導熱性
良好的導熱性
密度
密度高
密度低
熔點
熔點高
熔點低
注意:金屬的導電性強弱順序為:銀>銅>鋁>鐵。
二、金屬的用途
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
金屬
特性
用途

見書本P46

非常優良的導體,較柔軟。

熔點低

易導熱,是人體合成血紅蛋白的必需元素。
討論:
1.現有一種單質,要分辨它是金屬還是非金屬,應用什么方法?
2.銀是最佳的導熱體,為什么銀不宜用來制造煮食器皿?試舉出二種原因。
3. 為什么裝食品的罐頭一般用鍍錫的鐵制造,而不用錫制造?
【目標達成】
1.鋁合金因具有堅固、輕巧、美觀、易于加工等優點而成為多數現代家庭封閉陽臺時的首選材料。這與鋁合金的下列性質無關的是( )
A.較小的密度 B.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導電性 D.較好的延展性
2. 食品包裝中經常用到鋁箔。鋁能制成鋁箔是因為鋁具有良好的( )
A.導電性 B.延展性 C.導熱性 D.抗腐蝕性
3.人類開發利用金屬單質的年代與金屬活動性順序有著某種聯系,因此,人類開發利用金屬的年代最遲的金屬是( )
A.銅 B.鐵 C.鋁 D.鉛
4.金屬與人類生活、生產密不可分。
(1)目前世界上已有50G以上的廢舊鋼鐵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字母序號)。
A.節約金屬資源 B.合理開采礦物 C防止鋼鐵生銹
(2)高層建筑的樓頂常裝有用鋼鐵做的避雷針,其作用是將雷電引導到地下,這說明鋼鐵具有良好的 性(填一物理性質)。
(3)在生產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不是純金屬,而是它們的合金。合金與純金屬比較,其優越的性能有(答出一條即可) 。
5.人們常根據一些物質的獨特性質,如密度、導電性、導熱性等來選擇金屬。請寫出下列物質的用途是根據這些物質的哪些特性來選擇的。
(1)銅可作為電線的主要材料 。
(2)石墨常用作電極 。
(3)鋁和鐵常用作易拉罐的材料 。
6.人類生活離不開金屬。
(1)為探究錳與鐵的金屬活動性,在相同溫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兩種金屬薄片,分別投入等體積、等溶質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中(反應中Mn顯+2價),請回答:
金屬


與鹽酸反應現象
放出氣泡速率緩慢
放出氣泡速率較快
結論
活動性鐵 (填“>”或“<”)錳
除了比較與酸反應產生氣體速率的快慢,請你再舉出一種可比較這二種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寫出所需藥品即可) 和 。
(2)將盛有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的兩只燒杯放在托盤天平左右兩盤上,調節至平衡,再向兩只燒杯中分別放人質量相等的鎂和鐵,待反應停止后,清判斷: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燒杯中一定沒有剩余的物質是 ;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則指針一定偏向放 的一邊.
2.2物質轉化的規律(第1課時)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及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過程與方法: 學會固體的取用,試管滴管的使用,試管夾的使用,酒精燈的使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物質間的互相轉化,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的來源的了解,提高學生關注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及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知識結構】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學習過程】(一)非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
1、硫和氧氣的反應
(1)取一藥匙硫黃,觀察其外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硫黃放到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硫黃,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燃燒著的硫黃放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內,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為什么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聞氣味時為什么不能用鼻直接湊到瓶口去聞?
SO2的處理方法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冬天有的家庭用炭取暖時應注意通風,為什么?
答:
二、非金屬氧化物與水的反應
2、二氧化碳和碳酸的相互轉化
(1)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紅色試液后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試液中變紅色的原因是什么?加熱后為什么又會變回紫色呢?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所發生的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怎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轉化?
S→SO2→H2SO3
總結:非金屬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非金屬氧化物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酸?如CO,SiO2,
演示3:1.硫和鐵的反應
(1)、取少量鐵粉放在白紙上,觀察到鐵粉呈_____色。
(2)、取少量淡黃色的硫粉與鐵粉混合,用磁鐵接近混合物,你看到什么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
(3)、將混合物放進試管內,用酒精燈加熱,有什么現象: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物外觀如何?_____________。磁鐵能否吸引生成物?____________。
(5)、用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金屬+非金屬→鹽(無氧酸鹽)
2.生石灰和水的反應
在蒸發皿中放1小塊生石灰,加水,攪拌,有什么現象?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質的轉化?
Ca→CaO→Ca(OH)2
總結: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規律
1、金屬單質 + 氧氣 →金屬氧化物 2、金屬氧化物 + 水→ 堿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金屬氧化物與水化合都會生成相應的堿?如:Fe2O3+H2O→
【目標達成】
1.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沒有固體物質生成的是( )
A.鎂帶 B鐵絲 C.硫磺 D.白磷
2.下列物質在純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藍紫色火焰的是( )
A.鋁片 B.細鐵絲 C.木炭 D.單質硫
3.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質,A、B兩同學分別設計了探究實驗方案。A同學的方案是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劑中,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如圖甲所示;B同學的實驗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圖乙中的步驟I~IV依次進行實驗,觀察小花顏色變化(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

請對A、B兩同學的實驗探究方案進行評價后回答下列問題:
(1)哪個同學的方案合理? ,理由是
(2)B同學的方案中觀察到紙花的顏色變化情況是:工.紙花變紅 Ⅱ.紙花不變紅
Ⅲ.紙花不變色 Ⅳ.
(3)B同學進行的I、Ⅱ兩項實驗,說明了什么?

(4)寫出B同學方案中實驗Ⅳ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取四朵用石蕊試劑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進行如下操作,能夠觀察到紙花變紅的是( )

5.下列物質的水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
A稀硫酸 B.氧化鈣 C.濃鹽酸 D.二氧化碳
6.右圖是小慶同學歸納的幾種含鈣化合物的知識網絡圖,請根據該圖回答:
(1)屬于堿的是 。
(2)可作食品干燥劑的是 。
(3)寫出圖中涉及的任意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
2.2物質轉化的規律(第2課時)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金屬的冶煉的概念,能寫出常見冶金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理解還原反應,學會混合物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歸納總結規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還原反應,混合物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
【實驗裝置圖】
【學習過程】
一、金屬的冶煉
1、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方法:碳等還原劑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反應,碳能奪取金屬氧化物的氧,得到游離態的金屬。
碳與氧化銅反應
⑴連接好裝置,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壁出現:____________。
⑵澄清石灰水變:__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木炭跟氧化銅反應,生成了____和__________。
⑷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實驗結束時,為什么先移去盛石灰水的燒杯,后移去酒精燈?
2.碳能在高溫下奪取CuO中的氧,還能在高溫下與CO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有沒有還原性________。
操作注意事項: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時應該先通一會一氧化碳,以排除試管中的空氣,防止一氧化碳與空氣混合加熱時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氣中,應 。
氫氣還原氧化銅
1、觀察孔雀石(主要成份為堿式碳酸銅)的顏色: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后,用濕潤的PH試紙貼在試管壁上,觀察顏色的變化:_______________。測定的PH值大約是多少?______________。
3、孔雀石在加熱時有什么變化?___________。
4、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入氫氣后,過一會給氧化銅加熱。試管中的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
試管口有什么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應完成后停止加熱,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瘜W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盛放氧化銅的試管口為什么需略向下傾斜?
2)為什么要先通一會兒氫氣,再加熱氧化銅?
3)實驗停止以后,為什么還要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為止?
討論:(1)、由氧化銅制取銅,還可用其它什么方法?
(2)、銅在空氣中加熱很容易氧化變成氧化銅,你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還原還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還原劑。
二.有關純度問題的計算
(1)曲混合物質量及純度,計算純凈物質量:純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純度
(2)根據純凈物的質量,求出其中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
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100%
(3)求產品中的含雜質的物質的質量(即混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
【目標達成】
1.要得到含雜質2%的生鐵l000t,需要含雜質20%的赤鐵礦多少t?
2.鋼鐵廠購進含氧化鐵(Fe2O3)85%的赤鐵礦石l000t,準備用這些鐵礦石煉取含雜質3%的生鐵。
如圖所示,請將純鐵質量的計算過程填寫完整。

(2)請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生鐵的質量。 (反應原理為3CO+Fe2O32Fe+3CO2)
3.把銅和氧化銅的混合物2g,通入足量的氫氣,加熱充分反應,得到1.84g銅。那么,原混合物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 化學小組的同學對某煉鐵廠生產的生鐵(雜質不與酸反應)進行組成分析。其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步驟
相關數據
1.稱取生鐵樣品放入燒杯中
16g
2.加入足量15%的鹽酸
200.0g
3.稱取反應后燒杯中物質總質量
215.5g
根據表中數據,計算:
(1)產生氫氣的質量;
(2)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
(3)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
2.2物質轉化的規律(第3課時)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應用相互關系和變化規律,了解某些物質主要的化學性質。從理論上討論制備各類物質的可行性方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和提高自己比較、分析、歸納、綜合、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內在聯系和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無機物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基本變化規律和初步應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無機物間的相互關系及其變化規律,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推理能力的培養。
【學習過程】
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活動: 1.將一只生雞蛋放到盛有稀鹽酸的容器中,觀察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
2.2分鐘后,將生雞蛋從酸中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發生了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
3.將雞蛋繼續放到稀鹽酸中,10分鐘后取出,用水沖洗干凈,蛋殼又發生了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
解釋上述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為什么雞蛋會一會上浮一會又下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圖P52圖2-17
一.兩條縱線
1.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
以金屬鈣為例,寫出有關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1)、寫出金屬到堿性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堿性氧化物到堿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堿到鹽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鹽
以非金屬碳為例,寫出有關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非金屬到酸性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酸性氧化物到酸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寫出酸到鹽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二.四條橫線
1、金屬+非金屬 → 無氧酸鹽 (說明:當非金屬為O2時,生成物是氧化物。)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2、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 含氧酸鹽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3、堿+酸 → 鹽+水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4、鹽+鹽→ 新鹽+新鹽 反應條件:a.參加反應的鹽必須可溶,因為只有鹽溶液才有可能交換離子。B.生成的鹽中,至少要有一種沉淀。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三.四條交叉斜線
1、堿性氧化物 + 酸 → 鹽 + 水 (說明:這類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氧化物 + 堿 → 鹽 + 水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3、堿 + 鹽 → 新堿 + 新鹽 條件:反應物必須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沉淀,若為銨鹽,則放出氨氣。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4、酸 + 鹽 → 新酸 + 新鹽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四.兩條彎線
1、金屬 + 酸 → 鹽 + 氫氣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屬 + 鹽 →新金屬+新鹽 條件:a.金屬的活動性要比鹽中的金屬的活動性強,
b.鹽必須是溶液。
實例:__________________
【目標達成】
1.現有石灰石、水、碳酸鈉,怎樣制取火堿?(不引入外來物)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2.在以純堿、石灰石、水為原料制取燒堿所發生的三個反應中,沒有的基本類型是( )
A.分解反應 B.化合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3.下圖表示初中化學里常見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未全部標出),A、B為常見的氣體,C為常見液體,C和乙為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丙和戊均為黑色固體,己為紅色固體,F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其水溶液呈堿性。
(1)寫出甲、C、F的化學式:甲 ;C ;F ;
(2)E和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某興趣小組利用丁和戊反應在實驗室制取物質己,根據所得的物質己的質量,求得參加反應的物質丁的質量,但實際消耗的物質丁的質量遠遠超過計算值,其原因可能是(從實驗過程分析,任意答兩點)
4.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
a.( )+H2SO4====FeSO4+H2↑ b.CuO+( ) ====CuSO4+( )
c.Fe(OH)3+( ) ====FeCl3+( ) d.( )+( ) ====NaCl+H2O
2.2 物質的轉化規律性(第4課時)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常見酸根離子的鑒定方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實驗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探究和創新精神;培養科學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學素養。
【學習重點、難點】重點:常見物質的鑒別方法。難點:運用物質鑒別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思考:
家中的鹽,糖,味精你是如何區別開的?
稀鹽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可以用直接看出他們的區別嗎并加以區分嗎?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會顯什么顏色,遇堿又會顯什么顏色?
物質的鑒別
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鑒別
根據物質的顏色不同進行鑒別
思考:CuSO4 溶液與FeCl3溶液 如何鑒別?
Cu(OH)2與Fe(OH)3如何鑒別?
根據物質的溶解性不同鑒別
思考:1.BaSO4 與 BaCO3如何鑒別?
2.AgCl 與CaCO3如何鑒別?
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鑒別
酸液(H+) 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顯紅色
堿液(OH-)①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顯藍色
②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
CO32-滴加稀酸→產生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練習:只給你酚酞請鑒別出NaOH、H2SO4、NaCl三種無色溶液?
根據物質的特征反應鑒別
SO42-的鑒別
含SO42-的溶液→滴加BaCl2→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2.Cl- 鑒別
含 Cl-的溶液→滴加AgNO3溶液→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練習:
1鑒別下表中的各對物質。
被檢物質
所用試劑
現象與結論
有關化學方程式
稀硫酸和稀鹽酸
食鹽水與稀鹽酸
燒堿溶液與石灰水
2向一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離子是( )
A SO42- B Ag+ C CO32- D SO42-或 Ag+或兩者都有
3.現有4包白色粉末,編號為A,B,C,D,它們是硫酸銅,氯化鈉,硝酸鉀,氫氧化鈉,請通過實驗加以鑒別。
(1)設計實驗方案:
(2)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現象。
(3)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A __ __ __ B __ __ __C __ __ _D __ __ __
共存問題
所謂共存即不反應,一般指不生成沉淀、氣體和水
【目標達成】
1.下列物質可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 A、硝酸銀和氯化鈉 B、氯化銅和氫氧化鈉 C、氯化鈣和硝酸銅 D、碳酸鈉和鹽酸
2.下列各組物質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B.在PH=2的溶液中:KCl、 Na2SO4 HNO3
C.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
D.在PH=14的溶液中:Fe Cl3、Ba(NO3)2、CaCl2
3.現有五瓶失去標簽的溶液A、B、C、D、E,它們分別是氫氧化鈉、氯化鈉、氯化銅、氯化鋇、稀硫酸中的一種,某同學不用其它試劑,用如下實驗加以鑒別。
第一步:通過觀察發現E溶液呈藍色,其它溶液均為無色;
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別滴加E溶液,現象為:A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B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C和D溶液均無明顯現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產生的藍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
則:(1)A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是 __ __ __ __;
(2)寫出B和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 __ __ __ __ __。
4.下列除雜質的方法錯誤的是(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方法
A
NaCl(泥沙)
溶解、過濾、蒸發
B
FeCl2(CuCl2)
加入適量鐵粉
C
CaCl2溶液(鹽酸)
加入過量CaCO3
D
CO2(CO)
通人澄清石灰水
2.3常見的材料(第1課時)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努力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金屬材料(合金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以及有機合成材料,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用途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環境保護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鋼鐵銹鉵和防銹的學習研究,使學生逐步體驗到物質、條件、環境之間相互制約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鋼鐵的銹鉵與防銹
【學習過程】
1、材料的種類有哪些?材料與元素有什么關系?
常見的材料: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金屬材料
討論: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由何種金屬材料制成的?
包括純金屬以及合金1、純金屬 如銅、鋁、
2.合金: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在一起,就成為合金。
合金大多是混合物。
思考:大多數的金屬材料實際上是合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鋼:是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合金材料。
成分:__________________
機械性能好:質堅硬、有彈性和延展性。
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鋼和生鐵的成分都是鐵的合金,屬于混合物。
問題:
你能說出金屬有哪些缺點嗎?
二.金屬銹蝕的因素
你知道鋼鐵產生銹蝕的原因是什么嗎?
探究實驗:
1.金屬銹蝕的條件有哪些?如何用實驗驗證?(外/內 條件)
2.結論:金屬的銹蝕既與周圍環境里水、空氣等物質的作用有關,也與金屬內部的結構有關。
鐵生銹是鐵潮濕的空氣中作用的結果,鐵銹的成分是Fe2O3·H2O
其化學反應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4Fe + 3O2 + 2H2O ====2Fe2O3·H2O
根據金屬銹蝕的條件,討論金屬防護的常用方法
防銹兩大措施:
1、保護膜法。__________________
2、改變鋼鐵內部結構法。__________________
三、金屬污染與除污
污染來源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金屬污染危害
1.浪費大量資源
2.鋁等金屬在自然界不會自行分解,積累在土壤中,破壞土壤結構。
3.含鉛、鎘等有毒金屬被腐蝕后,導致土壤和地下水源重金屬污染。
4.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和廢棄的電池都可引起土壤重金屬污染。
防治金屬污染方法
1.垃圾進行分類回收
2.分類回收各種廢棄的金屬材料。
3.使用無鉛汽油。
4.廢舊電池不能任意丟棄。
5.工業廢水和廢渣不能任意排放和堆放。
【目標達成】
1 、 某工廠排出的廢水經檢驗PH<7,并含有較多的Cu2 ﹢ ,它們對人體、牲畜、和農作物都有害。從回收利用和保護環境的角度考慮,切合實際的合理方案是加入( )
A、Nacl和HCl B、Na2SO4和AgCl C、CaO和鐵粉 D、石灰石和銀
2、銅鋅合金10克與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過濾后得到剩余固體3.5克,
求(1)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2)完全反應時生成氫氣多少克?
3.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對某種塑料袋的組成進行探究(資料顯示該塑料只含C、H兩種元素),他們設計了如圖18所示的實驗裝置,使該塑料試樣在純氧中燃,觀察實驗現象,分析有關數據,推算元素含量。
(1)實驗裝置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寫出改正方法:
(2)儀器A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其中Mn02的作用是
(3)儀器B的作用是 (4)通過觀察到
的現象,可以判斷塑料袋試樣中含有碳元素。
(5)若儀器C的玻璃管中放人的塑料袋試樣質量為Wg,充分燃燒后,儀器D增重ag,則Wg該塑料袋試樣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 g。(計算結果可為分數形式)
(6)若裝置中沒有連接儀器B,將使該塑料試樣中氫元素的質量測量結果 (填“偏小”、“偏大” “無影響”)。
2.3常見的材料(第2課時)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無機非金屬材料以及有機合成材料,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用途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環境保護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常見材料的學習加強聯系生活實際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會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環境保護意識
重點:各種不同材料的性能
難點:各種不同材料的利用
【學習過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
①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1、 水泥:
常見:硅酸鹽水泥.
制取原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水泥的制造:石灰石+粘土+鐵礦粉 → 生成熟料+石膏→ 磨細
鋼筋混泥土:水泥、鋼筋、沙、石、水攪拌一起形成的。具有牢固結實的特點。
討論:1、水泥在運輸或儲存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2、為什么水泥遇水會很快結塊變硬?
3、取一包水泥,修補一下你家、學校、社區破損地面或墻體,想一想怎樣修補才能牢固?
2、玻璃:制成原料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蘇打、石灰石經過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我國生產的蘇打一半用于制取玻璃.
在工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玻璃材料制成的?
你知道它們的特點嗎?
晶瑩剔透.具有好的透光性.絕熱性.質硬.但普遍玻璃比較脆,受力易碎裂.
3、陶瓷:
原料制成: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我國各個年代都有保存完好的精美瓷器出土,據此你能說出陶瓷具有什么特性?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歸納總結:無機非金屬材料
種類
水泥
玻璃
陶瓷
用途
制取材料
制造原理
三、有機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①合成塑料 ②合成橡膠 ③合成纖維
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
觀察: 廚房里的物品,它們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塑料:最早的塑料叫賽璐路(乒乓球的材料)
制取原料: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在日常生活中,塑料被大量的應用,你知道塑料這種材料有什么優點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塑料缺點:
結構穩定,不易分解,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白色污染”。
討論題:每天你和家人購物,共帶回多少個塑料袋?你是如何處置它們的?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置才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最?。?br/>【目標達成】
1.“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稱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因特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有些是不健康的
B.合金、塑料、橡膠是三種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C.制造“神舟七號"宇宙飛船,使用了多種新型材料
D.核能、太陽能、氫能等是具有廣闊開發前景的新能源
2.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兩位美國科學家。高錕獲獎,是因為他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提出用玻璃制造比頭發絲更細的光纖,取代銅導線作為長距離通訊線路。這個理論引起了世界通信技術的一次革命。
(1)光纖這種材料屬于 。(填寫編號)
A.金屬材料 B.無機非金屬材料 C.有機合成材料 D.納米材料
(2)光纖的質量要求極嚴。目前使用的光纖是純度極高的超純SiO2,其制造時的反應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化學反應類型)。
3.2007年12月22日,沉沒在蒼茫海水中800多年的中國古沉船“南海一號”的“驚艷一浮”,讓無數國人為之自豪,它既為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實證,又推動了中國水下考古學科的建設。據保守估計,其上載有6萬至8萬件文物,在已發掘出的文物中發現了大量瓷器、宋代銅錢、鐵鍋、梳篦等物品。
(1)中國的陶瓷舉世聞名,陶瓷材料屬于 材料;
(2)中國的鐵鍋源遠流長,受到聯合國衛生組織的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鐵鍋能為人體補充鐵元素。若人體缺乏鐵元素,容易引起 癥;
(3)被發掘出的宋代銅錢已經銹跡斑斑,這是因為銅能與空氣中的氧氣、水以及二氧化碳發生化合反應生成銅綠[Cu2(OH)2CO3],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根據銅綠的組成判斷,若要除去銅錢表面的銅綠,可選用的試劑為 (填化學式);
(5)在發掘過程中,發現有許多破碎的瓷片與淤泥混雜在一起。為使這些寶貴的文物不流失,請你設計一種可行的方法獲得這些碎瓷片:

2.4 材料的發展
[學習目標]:
1了解新型材料的性能和使用。
2通過學習,認識材料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關系。
3在制造材料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以及如何防治,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材料的發展和利用對人類文明的促進作用
【知識結構】
新型材料:指新出現或正在發展中的、具有優異特性和功能并能滿足技術進步所需的材料。包括:光電子信息材料、先進復合材料、超級陶瓷材料、新型金屬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導材料。
光電子材料:實現光子變電子、電子變光子、一種頻率的光子變為另一種頻率的光子,或自發輻射變為受激輻射的技術,稱為光電子技術。
先進復合材料:樹脂基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陶瓷基復合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
超級陶瓷材料:納米陶瓷等
新型金屬材料:記憶合金、鋁合金、金屬玻璃等
新型高分子材料:導電塑料做成的塑料電池、人工器官、可降解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
納米材料:納米材料是指由粒徑在1-100納米之間的粒子組成的材料。將宏觀物體細分成納米粒子后,它將顯著的不同。
硫酸銅是農藥波爾多液的主要原料,由于病蟲害嚴重,一段時間內市場上非常緊缺。某廠想利用存積的廢料——銅屑來制備硫酸銅,以滿足市場需求。如果你們是該廠的技術開發小組,請你們設計幾種制備的方法。
探究:針對原料的利用率、產生的污染、制備成本等方面進行討論怎樣以銅為主要原料制備硫酸銅?
化工生產原則:除了要及時處理好 、 、 “三廢“,還要努力

[目標達成檢測]:
1、在電纜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量的含銅廢料(如:零碎電纜)。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四位同學得知這一情況后,圍繞“從含銅廢料中回收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甲同學根據已學知識,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學在查閱資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氣并加熱的條件下,銅可與稀硫酸在溶液中發生反應(方程式為:2Cu + 2H2SO4 + O2 2CuSO4 + 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甲方案的①②③三個步驟中,與銅或銅的化合物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別是:
① ;② ;③ 。
(2)從環保角度對兩套方案的不同部分進行比較,你認為 (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
(3)丙認為,無論是甲還是乙的方案,在“加鐵屑”這一步時,應該加入略過量的鐵屑。你認為丙這么說的道理是: 。丁又提出了疑問:“如果鐵過量,剩余的鐵會混在紅色粉末中,該怎么處理呢?”。請提出你的想法:
(4)最后,老師肯定了同學們的積極思考,但同時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淺綠色濾液結晶后,會得到一種俗稱“綠礬”的工業產品,可增加經濟效益。請寫出使“綠礬”結晶的兩種可能方法: 、 (“綠礬”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果直接排放掉濾液,不僅造成了浪費,還會
(5)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溶質質量分數為36.8%,問每1000mL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mL)能配制出這種稀硫酸 g,需水 mL(水的密度為1.0g/mL)。在實驗室中稀釋濃硫酸時,是如何操作的: 。
(6)根據乙同學查出的方程式(2Cu + 2H2SO4 + O2 2CuSO4 + 2H2O)計算:如果
1000mL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mL)稀釋后全部參加了反應(假設硫酸不和碎電纜皮、其他雜質反應),所能處理的廢料中含純銅多少克?(請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湖南省| 桂林市| 台江县| 积石山| 佛教| 广水市| 定襄县| 壶关县| 延津县| 南充市| 威远县| 咸丰县| 翁源县| 汤原县| 顺昌县| 黑河市| 砀山县| 唐海县| 海淀区| 贡嘎县| 资源县| 固镇县| 海晏县| 枞阳县| 巩留县| 湘阴县| 广河县| 东台市| 沙坪坝区| 临颍县| 察雅县| 卓资县| 永泰县| 九寨沟县| 抚顺县| 榆林市| 潢川县| 龙游县| 汾阳市|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