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浙教版八下科學3.7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 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浙教版八下科學3.7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 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八下§3.7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和碳循環學案
姓名
[學習目標]
1、體會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質都在不停的運動著,而且是在不斷地循環演變中運動著
2、知道氧循環的意義
3、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環,從而認識自然界中物質間的循環與轉化
4、知道臭氧層的現狀
5、了解大氣層中臭氧層的作用及其保護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自然界中的氧循環
1、大自然中,消耗氧氣的途徑主要有生物的___________、各種物質的 和_______________作用,產生氧氣的途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_____,超過了自身_____作用對氧氣的需要,其余的氧氣都以_____形式釋放到大氣中。
3、大自然中氧氣的含量會由于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等減少,但又會隨植物的__________而增加,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這就是__________。
知識點2、自然界中的碳循環
1、碳是構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單質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氣中碳的氣態化合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與氧一樣,碳在自然界也是可以 的。
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產生途徑主要有人和動植物的_____作用、含碳燃料的__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消耗途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然界中,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_____作用和_____作用,保持了大氣中_____和__________含量的相對穩定,維持了整個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平衡。
知識點3、溫室效應:
1、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具有與溫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對地球起著_____作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進而導致氣溫_____,引起“__________”。
2、“溫室效應”加劇的原因:大量使用__________;森林面積因__________而急劇減少等。
3、能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二氧化碳外,還包括__________、臭氧、氧化亞氮、甲烷、氯氟烴、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等,統稱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所占比例最大,約為55%。
二、例題講解
例題1、下列做法不能減輕溫室效應的是(  )
A. 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B.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 在生產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
D. 大量使用酒精、沼氣,既可解決能源緊張問題,也有利于減輕酸雨污染
例題2、綠色植物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其過程之一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  )
A.消耗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B.釋放氧氣,制造有機物
C.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 D.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
例題3、下列有關綠色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綠色植物葉片的正面總比背面的顏色深一些
B.植物的蒸騰作用會散失大量的水分,這是一種浪費
C.植物的光合作用對維持生物圈中的氮-氧平衡有重要作用
D.植物的氣孔很小,因此,通過氣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例題4、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的裝置(瓶中植株未經暗處理)。圖中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下列描述中,正確的組合是(  )
①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②該裝置可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
③丙內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內石灰水變渾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例題5、科研人員利用紅外測量儀可以靈敏地測量一個密閉的小室中的CO2濃度。現進行如下實驗:在密閉但可透光的兩相同小室中分別放置葉面積都是10cm2的A、B兩種植物的葉片,小室的容積均為1升,在充足的光照條件下測量CO2的濃度,測量結果記錄于下表:(CO2的濃度單位:毫克/升)
記錄時間(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A種植物葉片 150 113 83 58 50 48 48 48 48 48
B種植物葉片 150 110 75 50 35 18 8 8 8 8
根據表中記錄到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從表中可以看出密閉小室中的CO2濃度變化趨勢是逐漸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2)從記錄的結果看,當CO2濃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了,維持在這個水平上,其原因是:

(3)如果將大小、長勢相似的A種植物和B種植物培養在同一個密閉的鐘罩內進行實驗,其他條件相同,一段時間后,生長較良好的是___________種植物。(填A或B)
例題6、有人曾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把密閉的玻璃罩放在有光照的適宜環境中。
圖A是把一支蠟燭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罩中燃燒,不一會,蠟燭熄滅了。
圖B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罩中,幾個小時后小白鼠死了。
圖C是把一支蠟燭放在裝有綠色植物的密閉玻璃罩中,蠟燭不熄滅。
圖D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裝有綠色植物的密閉玻璃罩中,小白鼠存活。
(1)圖B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 。
(2)圖D中小白鼠能夠存活的原因是 。
(3)圖A對于圖C來說起 作用。
(4)上述實驗說明了 。
三、隨堂練習:
1、根據氧循環的原理,在室內,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氣清新的是( )
A. 開窗  B. 在陽臺上種花 C. 在屋內多種點花  D. 裝上空氣清新裝置
2、與自然界氧循環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反應 D.蒸騰作用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永遠不變 B. 空氣中的氧含量處于動態平衡
C. 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越高越好 D. 氧氣有百利而無一害
4、下列發電方式會加劇溫室效應的是( )
A.火力發電  B.水力發電 C.風力發電  D.核能發電
5、溫室效應愈演愈烈,導致冰川融化,干旱、洪澇災害頻發。下列措施中與減緩溫室效應無關的是(  )
A.保護現有森林 B.大力植樹造林 C.倡導低碳生活 D.大力發展工業
6、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減輕溫室效應帶來的不利影響,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 B.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
C.積極植樹種草,增大綠化面積 D.去餐館吃飯時,盡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7、下列有關綠色植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炎熱的夏天,植物的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
B. 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唯一的條件
C.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只能在葉綠體中進行
D. 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
8、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要求發達國家限制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量,以控制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試回答下列問題:
(1)綠色植物通過________作用吸收CO2,又通過________作用將CO2排放到大氣中。
(2)綠色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呼吸作用 ( )
A.完全停止 B.同時進行 C.部分停止 D.無法進行
(3)為了緩解大氣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議可行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型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
C.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四、課后鞏固:
1、大自然中,消耗氧氣的途徑主要有(  )
A.各種燃料的燃燒 B.動植物的呼吸 C.微生物分解有機物 D.以上都是
2、下列情況會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多( )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B.汽車數量增加
C.發展太陽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樹造林
3、如圖為探究植物生理活動的實驗裝置,其內光照強度及溫度恒定。請據圖作答,裝置I中,種子正在進行的生理活動及產生的氣體分別是(  )
A.光合作用  氧氣 B.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   氧氣
(第3題圖) (第4題圖)
4、生態球是家庭中常見的綠化美化飾品,置于陽臺上能較長時間穩定存在(如圖)。下列是生態球一天內水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曲線(晴天,日出、日落時間分別為6:00和18:00),正確的是(  )
A B C D
5、對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以下做法錯誤的是(  )
A.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 B.出行盡量步行或乘公交車
C.清明節由燒紙祭祀改用鮮花祭祀 D.焚燒農作物秸稈,使其成為草木灰肥料
6、造成全球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和緩解溫室效應危機的重要措施分別是(  )
A.人造含氟制冷劑的泄漏;采用無氟制冷劑
B.煤、石油、天然氣大量燃燒;營造森林綠地
C.汽車和工廠排放的廢氣和煙塵;收取排污費,限令整改
D.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的大量產生;種植苔蘚類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7、在大棚種植瓜果、蔬菜的過程中,適當增加二氧化碳,可提高產量。其原因是增加二氧化碳能夠(  )
A.抑制植物光合作用 B.促進植物光合作用 C.促進植物呼吸作用 D.抑制植物呼吸作用
8、學習科學時我們經常會用圖像來建模,下列對圖像的分析錯誤的是(  )
A.甲圖顯示溫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產量,當溫度在5℃時該蔬菜光合作用仍在進行
B.若乙圖是某食物鏈上各種生物的相對數量關系,則其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方向可能是丙→丁→乙→甲
C.由丙圖可知,點具有抗藥性的害蟲所占的百分比比點小
D.由丁圖可知,當為點所對應的值時,酶的活性最強
9、下列兩表為光與溫度對某植物莖生長之實驗結果,據此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  )
A.莖的生長與夜溫有關,與日溫無關
B.莖的生長與光質(不同種光)及溫度有關
C.理論上若要促進莖的生長,日溫30℃夜溫7℃并搭配遠紅光是最佳的選擇
D.日溫30℃夜溫17℃處理比日溫23℃夜溫26℃處理有較高的光合作用及較低的呼吸作用
10、如圖是大棚種植蔬菜的實景圖。
(1)大棚內能保持適宜的溫度,有利于 的催化作用,從而促進蔬菜快速生長。
(2)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吊袋一般固定在植物枝葉上端約40厘米處,如 果太低,由于二氧化碳 ,從而大量積聚在地面附近,導致根系的 減弱,致使獲得的能量不足從而影響根系發育。
(第10題圖) (第11題圖)
11、如圖甲是冬暖式大棚剖面圖,乙是一段時間內二氧化碳濃度和光照強度對大棚內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曲線。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在蔬菜生長旺盛時期,大棚的透明塑料薄膜上常有一些水滴,這些水滴主要來自植物的 ,該活動可以促進 在植物體內分運輸。
(2)菜農采用白天適當增強光照,夜晚適當降低室溫的措施,以提高蔬菜的產量。理由是:白天光照強、氣溫高,蔬菜的 旺盛,合成有機物多,夜晚氣溫低,蔬菜呼吸作用微弱,消耗的 少。
(3)菜農常對大棚內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機肥,不但培育了有機蔬菜,而且提高了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土壤中的腐生的 將有機物分解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4)分析圖乙可知,對大棚中的蔬菜采取 和 兩項措施可以提高產量。
12、溫室又稱暖房,能透光、保溫(或加溫),是用來栽培植物的現代農業設施。為提高溫室內農作物產量,我們可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甲圖為光照強度與植物光合速率的關系,乙圖為溫度與植物光合、呼吸速率的關系,丙圖為葉面積指數與光合、呼吸作用的關系(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植物葉面積的數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葉片交錯程度越大)。
(1)農作物產量可以理解為有機物積累量,要使產量增加,理論上要增強 過程強度,減弱 過程強度。
(2)在甲圖中,B點表示為 ,有機物積累量的變化是 ,由甲圖可知,為增加農作物的產量應采取的措施是 。
(3)由乙圖可知,溫度會影響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強度。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在白天時我們應將溫室內溫度保持在 ℃,在夜晚時我們要適當地 溫度,這樣做的原因是 。
(4)在丙圖中,兩曲線間的陰影部分表示 ,由丙圖可知,為保證農作物的產量應采取的措施是 。
(5)為提高溫室內農作物產量,除了上述題目中采取的措施,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兩條)
(第12題圖)
13、某學校科學興趣小組想設計一個實驗來模擬研究CO2濃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溫室
效 應”。他們查閱的有關數據如表一:
并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和操作步驟:
Ⅰ.在兩只同樣的玻璃瓶里分別充滿CO2和空氣,并編號為甲、乙,
塞緊帶有相同溫度計的橡皮塞(如圖所示)。再把兩只玻璃瓶放在陽
光下照射,觀察甲、乙瓶中的溫度變化。
Ⅱ.陽光持續照射,間隔一定時間測量兩支玻璃瓶中的溫度,并記錄如表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方程式: 。
(2)往瓶中充CO2時,驗證瓶中已充滿了CO2的方法是 。
(3)該實驗中,照射相同時間,根據表一中的數據,比較甲、乙瓶溫度變化的規律
是 。
(4)該實驗中,在陽光照射下,影響甲、乙瓶溫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溫室效應
以外, 其他的可能原因是 (寫出一點即可)。
(5)有同學認為根據該模擬實驗的目的,實驗設計存在問題,你認為是
(寫出一點即可)。
參考答案: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
1、呼吸作用 燃燒 微生物的氧化 光合作用
2、氧氣 呼吸 氣體
3、生物呼吸作用 物質的燃燒 光合作用 氧循環
知識點2、
1、二氧化碳 循環
2、呼吸 燃燒 微生物的氧化 光合作用
3、碳循環 氧循環 光合 呼吸 氧氣 二氧化碳 碳-氧
知識點3、
1、保溫 升高(增加) 上升 溫室效應
2、化石燃料 亂砍濫伐
3、甲烷 溫室氣體 二氧化碳
二、例題講解:
例題1、D
解析:A、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能減輕溫室效應,故此項不符合題意;B、提倡乘坐公交車、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有利于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能減輕溫室效應,故此項不符合題意;C、在生產和生活中提倡使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產生,能減輕溫室效應,故此項不符合題意;D、大量使用酒精、沼氣,也能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不能減輕溫室效應,故此項符合題意。
例題2、B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并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制造的有機物中的過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營養物質、能量和氧氣;綠色植物不斷地進行著光合作用,消耗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的氧又以氣體形式進入大氣,這樣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處于相對的平衡狀態,簡稱碳氧平衡。因此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中碳一氧相對平衡方面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光合作用不僅能消耗大氣中二氧化碳,還能產生氧氣。
例題3、
解析:A、因為葉片正面接受的陽光多,靠近正面的柵欄組織含葉綠體多,靠近背面的海綿組織含葉綠體較少.因此綠色植物葉片的正面總比背面的顏色深一些.故該選項符合題意;B、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溫度,增加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因此蒸騰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不是浪費.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0%以上.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例題4、B
解析:①此裝置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因為二氧化碳被左邊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所以缺乏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無法完成;②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丙內有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變渾濁,可以達到目的;③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變渾濁,此種現象不可能;④丙內石灰水遇到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會變渾濁,總之,只有②④具有可能。
例題5、(1)CO2被葉片光合作用吸收 (2)葉片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等 (3)B
解析:(1)因為A、B兩種植物處于密閉的小室,開始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需要的CO2濃度除來自呼吸作用外,還從密閉小室中吸收,故導致密閉小室內CO2濃度變化趨勢均逐漸降低。2(2)一段時間后,由于小室內CO2濃度越來越低,導致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最終CO2濃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不再降低且維持在這個水平。2(3)A、B兩種植物都要進行呼吸作用釋放CO2,B植物能夠在CO2濃度為8mg/L的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補償呼吸消耗,而A植物不能夠在此CO2濃度條件下吸收CO2進行光合作用補償呼吸消耗,所以生長較良好的是B種植物。www-2-1-c
例題6、(1) 氧氣耗盡,窒息而死。(2)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供小白鼠呼吸。(3) 對照(4)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氧氣。
解析:(1)圖B中小白鼠呼吸作用需要氧氣,但密閉容器中,氧氣逐漸耗盡得不到補充,所以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氧氣耗盡,窒息而死。(2)圖D中小白鼠能夠存活的原因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供小白鼠呼吸。(3)圖A對于圖C來說起對照作用。(4)上述實驗說明了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氧氣。
三、隨堂練習:
1、C 2、D 3、B 4、A 5、D 6、D
7、A 8、(1)光合 呼吸 (2)B (3)A、C
四、課后鞏固:
1、D 2、B 3、B 4、B 5、D 6、B
7、B 8、C 9、A 10、(1)酶 (2)密度比空氣大 呼吸作用
11、(1)蒸騰作用;無機鹽 (2)光合作用;有機物 (3)細菌、真菌 (4)適當提高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
12、(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不變 保證充足的光照強度 (3) 25 降低 夜晚時只有呼吸作用,降低溫度可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4)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量 合理密植 (5) 增加溫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延長溫室內光照時間
13、(1)CaCO3+2HCl=CaCl2+CO2↑+H2O (2)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已集滿 (3)開始一段時間內,甲瓶比乙瓶升溫快,最后兩瓶趨于一致 (4)兩瓶氣體的比熱容不同(瓶中氣體質量不同) (5)該實驗沒有模擬地球的生態系統(實驗中使用了純凈的二氧化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电白县| 南华县| 汤原县| 青浦区| 八宿县| 九江市| 静海县| 菏泽市| 桃江县| 额尔古纳市| 温州市| 峨山| 阿克| 印江| 虞城县| 西青区| 普格县| 宝山区| 盘锦市| 吐鲁番市| 乡城县| 积石山| 惠来县| 道真| 平山县| 故城县| 永嘉县| 昭通市| 潼南县| 正安县| 繁峙县| 自治县| 青岛市| 吴江市| 巴马| 六安市| 略阳县| 突泉县| 镇雄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