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學年第二學期杭州地區(含周邊)重點中學高三年級技術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第一部分 信息技術(共 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2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4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1.去年過年東北局地遭遇極寒天氣,素有“神州北極”之稱的漠河最低氣溫達到-53°,刷新漠河 1969年以來的最低氣溫紀錄,漠河道路多為冰雪路面。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為防止摔傷,漠河居民走路時兩手放在衣服外,摔倒時起到緩沖作用,這是智慧的體現B.“-53”是數字,是最簡單的一種數據C.前段時間爆火的《漠河舞廳》,更是讓這座邊境小城一夜火出圈,體現信息的共享性D.當氣溫在-30°時將熱水潑到空氣中,形成“潑水成冰”的景象,這是知識的體現2.在抗擊疫情中,大數據技術發揮了重大作用,下列關于大數據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某校學生填寫是否做過核酸的信息,由學校匯總后的數據屬于大數據B.基于大數據技術,個別數據不準確會影響數據分析C.處理大數據的基本思想是并行處理的思想D.在手機上填寫個人資料后申領“健康碼”的過程,涉及到數據庫技術3.人工智能技術正逐漸廣泛應用于教育行業,大數據分析、人臉識別、掃描系統,算法優化等新科技正在應用于智慧課堂中,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通過攝像頭捕捉學生表情動作,并對這些行為進行分析采用了行為主義的人工智能方法B.將老師的語音識別成字幕顯示在課件上采用了符號主義的人工智能方法C.智慧課堂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并不都是正面的D.智慧課堂中刷臉考勤功能沒有用到人工智能技術閱讀材料,回答第 4至 6題小馨搭建了“學生運動實時監測系統”,該系統的結構如右圖所示,能夠采集學生的運動和心率數據,并實時上傳至服務器中進行備份。體育老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生運動和心率等方面的數據,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運動強度,以達到課程目標。第 4-6題圖高三技術學科 試題 第 1 頁 (共 7 頁)4.為了增強該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A.用戶進入信息系統時,系統對用戶身份進行鑒別B.經常對系統和重要的數據進行備份,還可以將重要的數據存放在云盤上C.為服務器和客戶端都安裝防病毒軟件D.在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之間構造防火墻,防止非法分子入侵5.有關搭建該系統所采用的開發模式特點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應用程序的升級和維護都可以在服務器端,降低了成本和工作量B.對服務器的負荷較重,對網絡的依賴性較高C.B/S架構是對 C/S架構改進后產生對一種軟件系統體系結構D.該系統會將任務分配到客戶端和服務器端,應用程序的升級和維護較困難6.下列關于上面“學生運動實時監測系統”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組成該系統的硬件部分包含 PC客戶端、移動客戶端、Web服務器、智能終端等B.搭建該系統時,與“智能終端”相連的傳感器無需安裝驅動程序C.根據該系統的結構圖判斷,①和②處的設備依次為交換機和路由器D.若該系統使用數據庫存儲數據,則服務器端需要安裝數據庫管理系統7. 某算法流程圖如第 7 題圖所示。若輸入 x 的值為 15,則輸出 cnt 的值是( )第 7 題圖 第 8題圖A.2 B.3 C.4 D.58.表達式樹是包含表達式的數據結構,表達式樹對于一些高性能的場景下有較大實用性。如第 8題圖所示,一個數學表達式可以用一棵表達式樹來表示。下列關于該表達式樹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表達式樹的根節點左右子樹的深度不會超過 1B.對該表達式樹進行后序遍歷得到的后序表達式,實現了無括號處理和優先級處理C.該表達式樹對應的表達式為(6-3)/2+5*(7+2)/8D.該表達式樹中的內部節點比分支節點少一個9.已知隊列元素的的個數為 5,則隊首指針 head和隊尾指針 tail的值不.可.能.是( )A.head=1,tail=6 B.head=2,tail=6 C.head=5,tail=0 D.head=3,tail=210.有如下 Python程序段:高三技術學科 試題 第 2 頁 (共 7 頁)#程序段 1 #程序段 2def fac(n): def fac(n):s = 1 if n == 1:for i in range(1,n+1): return 1s = s*i else:return s return n * fac(n - 1) #①print(fac(5)) print(fac(5))下列關于兩個程序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程序 1和程序 2都使用了遞歸算法B. 若問題規模為 n,程序 1和程序 2的時間復雜度不同C. 若程序 1中問題規模為 n,則 n的值就是其循環執行的次數D. 若程序 2中自定義函數內的代碼只保留①處語句,也能獲取到目標值11.有如下 python程序段:a=[18,2,-1,-7,16,-2,12,8]k1,k2=1,1for i in range(len(a)):if a[i]>a[k1]:k2=k1;k1=ielif a[i]>a[k2]:k2=i該程序段運行后,變量 k1,k2的值分別為( )A. 2,5 B. 4,0 C. 5,2 D. 0,412.某二分查找算法的程序段如下:key=int(input('待查數據為:'))i=0;j=10;n=0while i<=j:m=(i+j+1)//2if a[m]==key:breakelif a[m]>key:j=m-1;n=n-1else:i=m+1;n=n+1執行該程序段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程序若要實現對分查找,要求數組 a按降序排列B.若 n為-2,則查找 key值可能等于 a[3]的值C.若 n為 2,則查找 key 的值可能小于 a[10]D.n 的值最小為-4,最大為 4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其中第 13 題 8 分,第 14 題 9 分,第 15 小題 9 分,共 26 分)13. 小袁搭建了一個簡易化學實驗室溫度監測系統,該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第 13 題圖所示。Web服務器程序采用 Flask Web 框架開發,使用 micro:bit 作為智能終端,連接溫濕度傳感器采集溫度數據。傳感器采集的數據由智能終端經 IOT 模塊發送到 Web 服務器,執行器用于實現溫濕度的控制。高三技術學科 試題 第 3 頁 (共 7 頁)第 13 題圖該系統服務器上的部分代碼如下:import sqlite3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nder_template, requestDATABASE = 'data/data.db'app = Flask(__name__)@app.route("/")def index():#代碼略@app.route("/input")def add_data():id = int(request.args.get('id'))tem = float(request.args.get('val'))db = sqlite3.connect(DATABASE)cur = db.cursor()cur.execute("INSERT INTO sensor(sensor,sensorvalue) VALUES(%d,%f)" %(id, __①__) )________②_________cur.close()db.close()#代碼略if __name__ == "__main__":app.run(host="10.8.251.173", port=8080)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搭建“簡易化學實驗室溫度”監測系統的前期準備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多選,填字母)(全對 2分,漏選 1分,錯選 0分)A. 明確系統“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屬于搭建信息系統前期準備中的概要設計B. 可行性分析主要對信息系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C. 確定采用什么終端設備,具體傳感器型號等屬于詳細設計D. 明確用戶對所搭建信息系統的目標期待這一過程屬于需求分析(2)①處應填寫的代碼為_____▲____,②處應填寫的代碼為_____▲____。(3)分析程序可知,該系統中存儲溫濕度數據數據庫名為___▲___,數據表名為___▲___。(4)服務器采用___▲____(選填:POST或 GET)方式接受溫度、濕度的數據。若某時刻傳感器的編號為 1,溫度數值為 29,則傳輸數據時使用的 URL是_____▲______。高三技術學科 試題 第 4 頁 (共 7頁)14.小明利用“在線社團報名系統”收集了全校學生的社團報名信息,并將報名數據導出到“社團報名.xlsx”中,如第 14題圖 1 所示。然后編寫 Python程序對報名數據進行處理,生成分別以班級名和社團名為文件名的 Excel文件,以便分發給相應的社團指導老師和班主任。第 14題圖 1 第 14題圖 2(1)在對表格進行數據整理時發現,關于“Jacky.Y” 同學的記錄可能存在的數據問題是__▲___(選填:A.數據缺失 B.數據異常 C.邏輯錯誤 D.數據格式不一致)。(2)其中生成每個社團名單文件的過程是:先對報名數據按社團名稱進行分類,并對選報同一社團的學生按班級進行升序排序,然后生成各個社團名單文件,如第 14題圖 2所示。對應的程序代碼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寫合適的代碼。import pandas as pddef read_file(filename):#讀入報名數據的原始文件,并將表中的數據轉換成列表,代碼略def save_file(a): #保存名單到相應社團的 Excel電子表格文件df = pd.DataFrame(a,columns=[“班級”,“姓名”,“選報社團”])df.to_excel( ① +“.xlsx”,index=False)a = read_file(“社團報名.xlsx”)n = len(a)# 按社團名(參照拼音的字母順序)進行升序排序,代碼略# 統計各社團人數,存在列表 rs中,rs=[[“滑板社”,36],…],代碼略s = 0for i in range(len(rs)):②left,right = s, s+num-1while left < right:imin = imax = leftfor k in range(left+1,right+1):if a[k][0] < a[imax][0]:imin = kelif a[k][0] > a[imax][0]:imax = kif imin != left:a[imin],a[left] = a[left],a[imin]if imax == left:③高三技術學科 試題 第 5 頁 (共 7 頁)if imax != right:a[imax],a[right] = a[right],a[imax]left = left + 1; right = right–1④s += num15.一列貨運列車有 n 節車廂,每節車廂將停放在不同車站。假定 n個車站的編號分別為1~n,列車按照第 n站至第 1站的順序停靠,車廂編號與目的站序號相同。為了到每個站時只需卸掉最后一節車廂,必須將任意次序的車廂進行重排,使得各車廂從前往后的編號是1~n。重排車廂的工作在一個轉軌站里完成,如第 15題圖所示,在轉軌站中有一個入軌,一個出軌和 k(k=3)個緩沖軌 H1,H2,H3。開始時 n節車廂從入軌處進入轉軌站,轉軌結束后車廂按編號 1~n的次序離開轉軌站。編寫程序模擬有 n(n=9)節車廂的“入軌”和“出軌”過程,(入軌車廂次序滿足緩沖軌為 3的情況)。車廂可以從入軌的前部移動到一個緩沖軌的頂部或者是出軌處的后部。進入緩沖軌的車廂編號要滿足:① 小于要進入的緩沖軌的棧頂元素編號。② 滿足條件①里面棧頂元素編號最小的緩沖軌。③ 若沒有滿足條件①的緩沖軌,則進入空的緩沖軌。(1)若在入軌處的車廂次序是 3,6,9,2,4,7,1,8,5,則 2 號車廂進入的緩沖軌是_▲_(填:H1 或H2 或 H3)。(2)實現上述功能的程序如下,請在劃線處填入合適的代碼。def inputStack(bh,stacks,n): # 將車廂移到緩沖軌處global minNum, minStack,kbestStack = -1 # bestStack記錄最小車廂編號所在的緩沖軌編號bestTop = n + 1 # bestTop記錄緩沖軌中的最小車廂編號for i in range(k):if len(stacks[i])>0:top = stacks[i][-1]if ① :bestTop = topbestStack = ielse:if bestStack == -1:bestStack = iif bestStack == -1:高三技術學科 試題 第 6 頁 (共 7 頁)return Falsestacks[bestStack].append(bh)print('將 %d 號車廂從入軌處移到緩沖軌道 H%d 處。' % (bh, bestStack+1))if bh < minNum:minNum = bhminStack = bestStackreturn Truedef output(stacks,n):# 將緩沖軌中的剩余車廂按順序依次移到出軌處,代碼略# 主程序開始list = [3,6,9,2,4,7,1,8,5] #車廂的原始編號存放在列表 list中n = len(list)k = 3hStacks=[ ② for i in range(k)]curBH=1minStack = -1print("車廂重排過程如下:")i=0while i < n:if list[i] == curBH:print("將 %d 號車廂從入軌處直接移到出軌處。" % list[i])③i += 1continuewhile True:minNum = n + 1for j in range(k):if len(hStacks[j]) > 0:if hStacks[j][-1] < minNum:minNum = hStacks[j][-1]minStack=jif minNum == curBH:print("將 %d 號車廂從緩沖軌道 H%d 移到出軌處。" %(minNum,minStack+1))hStacks[minStack].pop()curBH += 1else:④i += 1; breakwhile curBHoutput(hStacks,n); curBH += 1print("完成車廂重排!")高三技術學科 試題 第 7 頁 (共 7頁)2022學年第二學期杭州地區(含周邊)重點中學高三年級技術學科參考答案第一部分:信息技術(共 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2小題,每小題 2分,共 2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D C B D C B A B C D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小題,其中第 13小題 8分,第 14小題 9分,第 15小題 9分,共 26分)13.(1) BD (全對 2分,漏選 1分,錯選 0分)(2) tem (1分) mit()(1分)(3) data.db (1分) sensor (1分)(4) GET (1分) http://10.8.251.173:8080/input id=1&val=29(1分)14.(1) B (1分)(2) ① a[0][2] 或 df.at[0,“選報社團”] 或 df[“選報社團”][0] 或等價答案 (2分)② num=rs[i][1] (2分)③ imax = imin (2分)④ save_file(a[s:s+num]) (2分)15.(1) H1 (1分)(2) ① bestTop > top > bh 或等價答案 (2分)② [] (2分)③ curBH += 1 (2分)④ inputStack(list[i],hStacks,n) 或等價答案(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