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一、學習目標:通過了解新航路開辟所引發的全球性流動、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能力的改變,以及對世界各區域文明的不同影響,理解新航路開辟是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過程中的重要節點目標:重點:了解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全球性流動包括人口遷移、物種交流、商品流通等史實;全面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難點:分析殖民擴張的雙重影響;全面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二.課型及課時安排新授課,一課時三.自學自導閱讀第7課,梳理本課所講的知識點。知識點一 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1.人口遷移(1)背景:(2)表現(3)影響:2.物種交換(1)背景:人口遷徙促進了世界 的大交流。(2)表現3.疾病傳播(1)原因:(2)內容:(3)影響:知識點二隨著全球海路的開辟,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印度洋貿易2.大西洋貿易(2)三角貿易①原因:②過程:3.太平洋貿易:絲銀貿易葡萄牙:②內容:西班牙:①概念:②內容:(3)絲銀貿易的影響知識點三 早期殖民擴張1.表現(1)葡萄牙:(2)西班牙:(3)荷蘭、英國和法國:2.影響(1)對殖民地:(2)對歐洲:給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新的活動場所。①引發商業革命:②引發價格革命:③資本主義發展:(3)對人類社會:(三)疾病的傳播1.原因:2.表現:3.影響: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閱讀課本導言部分【哥倫布大交換】1492年哥倫布首次航行到達美洲,這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系的開始。由此開始了一場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生物、農作物、人種(包括黑奴)、文化、傳染病、甚至思想觀念的突發性交流。這種生態學上的變革,便稱之為“哥倫布大交換”。閱讀教材40頁的歷史縱橫,思考全球物種大交換對人類歷史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對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二)反饋落實(3分鐘):通過本節課的預習,你還有哪些疑惑的地方,可以小組討論?(三)梳理教材中的重點知識(10分鐘):例題導引(5分鐘):材料題:史料一 弗蘭克為此指出:“在1500年前后,世界歷史發生了一次鮮明的‘斷裂’,其原因不僅在于1492年和1498年……主要在于由此開始了資本主義在歐洲的發展及其從歐洲向外界的傳播。”……地理大發現一方面……拓展了人類活動的空間,為經濟全球化打下了空間基礎;另一方面,地理大發現刺激了人類向海外開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閉關自守的歷史傳統。——關立新《經濟全球化歷史進程、現實特征及研究基礎》依據史料一,指出弗蘭克認為1500年發生“斷裂”的主要原因。這里“斷裂”的含義指什么?(五)遷移訓練(20分鐘):【拓展】1.新航路開辟與殖民擴張對中國的影響(1)經濟上:明朝中后期從菲律賓等地大規模引種西班牙人從美洲帶來的玉米、紅苕、馬鈴薯、煙草、南瓜、向日葵、辣椒、番茄等作物,尤其是高產作物紅苕、馬鈴薯和玉米,使清朝人口急速增長有了糧食保障,還推動了農產品的商品化,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習慣發生重大變化。歐洲商人對中國商品的大量購買、運輸,推動了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2)外交上:明朝時葡萄牙騙居澳門,荷蘭侵占臺灣,中國開始反對西方殖民侵略的斗爭,鄭成功收復臺灣就是最為典型的事件。清朝入主中原后,因為害怕漢人和西方殖民者勾結起來威脅滿洲人的統治,實行嚴格的閉關政策,使清朝喪失了同歐洲充分交流的機會。(3)文化上:羅馬傳教士直接到中國來,基督教重新在中國傳播;傳教士為了順利傳教,帶來天文、地理、歷法、數學、繪畫、音樂等方面的書籍和知識,西方文化開始直接在中國傳播;中國學者開始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西方著作的成果,徐光啟和宋應星就是突出的代表。所謂“西學東漸”,就是新航路開辟在文化上的影響。(六)當堂檢測)(5分鐘)(請大家用2分鐘的時間獨立完成,2分鐘的時間與同桌討論你的疑惑,1分鐘的時間我們進行整體解答與總結)(2022·廣東揭西·高二期末)如圖為某個歷史事件影響示意圖。該歷史事件對中國的影響是( )A.未給中國造成任何的打擊 B.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與發展C.促使中國賦稅制度的改革 D.促進新舊大陸經濟互補而共同發展2.(2022·江蘇省如皋中學高二期末)某學習小組在研究16-17世紀的世界歷史時繪制了下圖。據圖推斷,該學習小組研究的主題是A.全球物種大交換 B.工業革命的拓展C.罪惡的三角貿易 D.啟蒙思想的傳播3.(2022·江西·高三階段練習)觀察下圖(圖中深色陰影部分.是歐洲列強開辟的殖民地) ,由圖中信息可以推知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B.商業資本是殖民擴張的動力C.工業革命的市場條件已具備 D.自由主義成為社會主流思潮4.(2022·陜西安康·高二期末)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商業的主要盈利模式從服務封建貴族轉向耕耘世界市場,出現了商品交易所和壟斷殖民地貿易的特許公司。這表明地理大發現A.引起商業經營方式變化 B.引領大眾的消費時尚C.使殖民擴張的范圍擴大 D.得到社會各階層認同5.(2021山東菏澤期末)1493年9月至1496年6月,哥倫布率西班牙船隊第二次航渡美洲,隨行的農夫攜帶了農具、小麥種子、葡萄藤、甘蔗苗等物品。據此判定,新航路開辟( )A.引發了歐洲的商業革命 B.導致了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殺C.豐富了歐洲的經濟生活 D.推動了新大陸的經濟開發6.(2021山東德州夏津月考)對于哥倫布發現美洲,恩格斯認為它“不僅會推翻那時的整個歐洲社會及其制度,而且也會為各國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礎”。這一論斷主要基于當時的航海活動( )A.使歐洲發現美洲新大陸 B.引起歐洲經濟結構的變動C.導致歐洲嚴重的階級對立 D.打破了世界隔絕的狀態7.(2020天津和平期末)據統計,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蘭的毛紡布年均產量分別為22430匹和15000匹,而1640-1649年,兩地毛紡布年均產量分別降為11450匹和3000匹。與同時期的英、法相比,意大利威尼斯和米蘭毛紡布產量下降的原因是( )A.商業革命的影響 B.價格革命的影響C.工業革命的影響 D.英、法重視技術的革新8.(2020海南海口二模)“一切直接從英國及其殖民地開來的船只,以及曾到過該地的船只,一律不準進入歐洲的任何港口。屬于英國的商品,或是從其工廠和殖民地出來的,一律宣布為沒收對象。”以上敕令最有可能發自( )A.16世紀的西班牙 B.拿皮侖帝國C.“海上馬車夫”荷蘭 D.納粹帝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