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9課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學習目標重點: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內容難點: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與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關系知識梳理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9)背景經濟: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政治:資產階級與新貴族力量的壯大過程階段 時間 主要史實爆發 1640 國王重新召開議會,下議院要求限制王權兩次內戰 1642~1646 議會軍取得軍事勝利 處死查理一世1648~1649英吉利共和國 1649~1653 英吉利共和國成立克倫威爾獨裁 1653~1659 個人軍事獨裁的護國政體復辟與成功 1660~1688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光榮革命結果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進一步限制王權:1701年通過《王位繼承法》影響為英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障礙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開辟了道路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背景經濟: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政治:英國殖民統治與美利堅民族意識的覺醒思想:啟蒙思想的影響導火線:波士頓傾茶事件過程爆發:1775年,來克星頓的槍聲宣布獨立: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軍事勝利:1781年,打敗英國軍隊獨立: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的獨立意義民族獨立運動,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資產階級革命,促進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促進了歐洲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為拉丁美洲的獨立戰爭提供了先例法國大革命(1789~1794)背景經濟:資本主義的發展政治: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思想:啟蒙思想的影響過程階段 時間 主要史實爆發 1789 攻占巴士底獄君主立憲派統治 1789~1792 發表《人權宣言》,制定《1791年憲法》,確立君主立憲制吉倫特派統治 1792~1793 處理國王路易十六雅各賓派專政 1793~1794 頒布《1793年憲法》,確立共和政體,熱月政變結果:1799年,霧月政變,拿破侖帝國建立(1799~1815)影響政治: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思想:傳播了資本主義民主自由的進步思想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背景: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基礎: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實質: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制度主要政體模式: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英國 美國 法國政體 議會君主立憲制 總統制共和制 議會制共和制憲法 1689《權利法案》 1787年憲法 1875《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權利中心 議會 總統 議會政黨制度:兩黨制或多黨制資本主義的擴展時間:19世紀主要內容俄國 美國 意大利 德國 日本史實 農奴制改革 南北戰爭 獨立戰爭 三次王朝戰爭 明治維新時間 1861 1861~1865 1848~1870 1864~1871 19世紀 60~90年代形式 改革 革命 改革 改革 改革政體 沙皇專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難點突破一、閱讀下面的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和德國政體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答案】差異:英國君主是虛位元首,議會掌握實權;德國的君主立憲制有深厚的專制主義色彩,君主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原因:英德兩國的國情不同二、結合所學知識,闡述思想解放、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與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關系,注意史論相結合。思想解放推動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到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勝利為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創造了條件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與發展,封建專制統治與宗教神權阻礙了其,資產階級反封建與反神權的斗爭首先反映在意識上,由此掀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三次思想解放運動,這三次思想解放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到來奠定思想基礎,尤其是啟蒙運動,提出了資產階級天賦人權、平等、自由、法治和權利制衡等基本政治主張,構筑了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為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如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人民主權等主張,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支持;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為美國民主共和制提供了理論支持。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勝利為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創造了條件,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或改革的方式成功獲取國家政權,這是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關鍵。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確立了共和制;雖然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但最終在1688年的光榮革命之后,通過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這一過程是復雜的、曲折的和艱巨的,但最終還是取得革命的成功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說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勝利是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關鍵,為其創立了條件。三、結合所學知識,從進步性與局限性兩個方面去評價資本主義制度進步性: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避免了少數人的專制獨裁,推動了民主政治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調節資產階級內部關系,緩和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間的矛盾,從而穩定了社會秩序;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其建立方式和政體形式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具有世界意義。局限性:資本主義制度仍然是一種剝削制度。資本主義列強大肆推行殖民主義,把亞非拉廣大地區變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進行壓榨和掠奪。課時訓練1. 17世紀,英國的約翰有一個四口之家——爸爸、媽媽和姐姐。爸爸曾是名出色的水手,隨著船隊到過美洲,從印第安人手中搶來黃金,用黃金買到了香料,這些香料在法國很快被銷售一空。后來開了間制呢絨手工工場。幾年后,姐姐嫁給了一個擁有大片農場的貴族。爸爸和姐夫還進入議會。通過約翰家這些經歷,可以了解到英國( )A.新興資產階級日益壯大B.資產階級革命已經爆發C.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D.“日不落帝國”的建立解析 據材料可知,約翰爸爸從一名水手,通過殖民擴張、海外貿易,成為手工工場主(新興資產階級);姐夫身份是新貴族,和爸爸一起進入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議會,所以約翰家的經歷,實質是新興資產階級日益壯大的過程,故選A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新貴族階級為代表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起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爆發于1640—1688年,材料信息不能判斷是否已經爆發,排除B項;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君主立憲制開始確立,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17世紀以后,英國走上殖民爭奪的道路,它相繼打敗競爭對手西班牙、荷蘭、和法國;到18世紀后半期,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在世界各大洲都建立了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排除D項。答案 A2.(2022·唐山期末)托馬斯·潘恩(1737—1809)出生于英國,1775年底來到費城,擔任一本雜志的主編。1776年,發表小冊子《常識》,抨擊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主張北美脫離英國獨立。不出三個月,《常識》發行12萬冊。這一輿論宣傳( )A.導致北美獨立戰爭的爆發B.推動北美獨立戰爭的發展C.彌合了南方與北方的矛盾D.有利于新興民族國家統一解析 據材料可知,潘恩的《常識》抨擊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主張北美脫離英國獨立,傳播了啟蒙思想,鼓舞了北美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故選B項;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于1775年,1776年《常識》發表時,獨立戰爭已經爆發,排除A項;《常識》主張北美脫離英國獨立,與彌合南方與北方的矛盾無關,排除C項;材料強調民族獨立,而非新興民族國家統一,排除D項。答案 B3.(2022·寧德期末)法國大革命爆發前,許多貴族信仰伏爾泰、盧梭等人的學說。在大革命期間,一些僧侶、貴族也都選擇站在民眾一邊,高舉革命的旗幟。這表明法國大革命( )A.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B.確立民主共和政體C.實現自由平等的目標D.采取暴力革命方式解析 信仰伏爾泰、盧梭等啟蒙思想家學說的貴族和僧侶選擇站在民眾一邊,進行革命,說明法國大革命受到了啟蒙思想的影響,故選A項;題干信息是關于法國大革命之前的背景,而不是大革命的結果,所以題干信息不能表明法國大革命確立民主共和政體,排除B項;題干信息是講法國大革命是受到了啟蒙思想的影響發生的,而不是說法國大革命的結果是否實現自由平等的目標,排除C項;題干強調的是法國大革命受到了啟蒙思想的影響,而不是強調其革命的方式問題,排除D項。答案 A4.(2022·濟寧期末)“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確立了現代民法體系,成為許多國家編訂民法典的藍本。”這一法律文件是(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法國民法典》解析 由“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確立了現代民法體系”可知,這是拿破侖時期編制的《法國民法典》,故選D項;《權利法案》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它的主要內容是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英國國王的權力,體現了議會主權,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A項;《獨立宣言》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文獻,其主要內容是用啟蒙思想動員民眾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并宣告美國獨立,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B項;《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宣言書,重申了自由、平等等政治主張,起到了動員民眾參與革命的作用,與題意無關,排除C項。答案 D5.(2022·湖南卷)美國1787年憲法與德意志帝國憲法均確定了聯邦制度。美國參議院議席分配遵循各州無論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但在德國聯邦議會中普魯士邦則擁有足夠多的議席行使否決權。這一現象根植于兩國( )A.人民的自愿選擇B.各州(邦)實力不同C.建國路徑的差異D.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是由北美殖民地各州自由聯合組建的國家,無論大州小州一律平等,因此美國參議院每州都平等地擁有兩個席位,德意志帝國是經過普魯士領導的王朝戰爭實現統一后建立的,普魯士在聯邦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因此“在德國聯邦議會中普魯士邦則擁有足夠多的議席行使否決權”,C項正確;兩國的聯邦制度主要是社會上層精英決定的,并不是人民的自愿選擇,排除A項;美國各州的實力也不相同,但仍然體現了平等的原則,排除B項;兩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并不能解釋上述現象,排除D項。答案 C6.英國議會彈劾權的使用高峰是在17世紀初至18世紀初的斯圖亞特王朝時期,而到了19世紀中期以后則很少使用。這說明英國( )A.議會擁有的權力不斷擴大B.國王政治影響力日趨增強C.資產階級與王權矛盾緩和D.三權分立體制的最終確立解析 材料中“英國議會彈劾權……則很少使用”說明議會與王權的斗爭減少,矛盾緩和,選C項;材料體現的是議會彈劾權使用的變化,沒有說明議會擁有的權力擴大,排除A項;B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議會與王權的關系,沒有體現三權分立,排除D項。答案 C7.(2022·大連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89年2月,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使國家權力的中心無可挽回地由國王轉移到議會。1694年,議會通過《三年法案》,使議會成為一個常設性立法機構。1701年,議會通過《王位繼承法》,明確規定以后英國王位不得傳給天主教徒,并規定國王的一切法律與條例非經議會通過均屬無效。——摘編自閻照祥《英國政治制度史》材料二近代美國 近代德國1775年,萊克星頓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 1783年,英美簽訂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通過 1789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 1864年,普魯士對丹麥開戰,王朝戰爭開始 1866年,普魯士對奧地利開戰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 1871年,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議會通過這一系列法案的目的,概括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過程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美、德國家形成的不同道路及政治制度的差異。解析 (1)第一小問目的,據材料一“使國家權力的中心無可挽回地由國王轉移到議會、使議會成為一個常設性立法機構、國王的一切法律與條例非經議會通過均屬無效”可知限制王權,確立議會主權。第二小問特點,據材料一“1689年2月,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1694年,議會通過《三年法案》,使議會成為一個常設性立法機構…… 1701年,議會通過《王位繼承法》……”分析漸進性(不斷完善);通過立法形式進行。(2)第一小問不同道路,據材料二“1775年,萊克星頓槍聲標志著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和“1864年,普魯士對丹麥開戰,王朝戰爭開始”可知美國: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建立民族國家;德國:通過王朝戰爭完成國家統一,建立民族國家。第二小問政治制度差異,據材料二“1787年,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通過、1789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和“1871年, 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 結合所學1787年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內容可知美國實行民主共和政體,實行三權分立;德國實行君主立憲政體,皇帝掌握國家大權。答案 (1)目的:限制王權,確立議會主權。特點:漸進性(不斷完善);通過立法形式進行。(2)不同道路:美國: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建立民族國家;德國:通過王朝戰爭完成國家統一,建立民族國家。政治制度差異:美國:民主共和政體,實行三權分立;德國:君主立憲政體,皇帝掌握國家大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