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學設計年級: 班級:高一 組別: 高中生物 教師: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一、課標要求與解讀【課標要求】課程標準對本節的“內容要求”是:“闡明減數分裂產生染色體數量減半的精細胞或卵細胞;闡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所發生的自由組合和交叉互換,會導致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重組,從而使子代出現變異”。本模塊“學業要求”中與本節相關的內容有:“運用細胞減數分裂的模型,闡明遺傳信息在有性生殖中的傳遞規律”。【課標解讀】本節課的具體內容標準是:闡明細胞的減數分裂過程并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通過精子的形成過程,掌握減數分裂的過程,學會判斷細胞分裂圖像;通過觀察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掌握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掌握其異同點。從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闡述生命的延續性,對學生進行科學原理,科學態度的教育,使其認識到減數分裂對于生物遺傳和變異的重要性。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對待自然界,感悟生命的自我更新,體會生命延續的本質。二、教學內容與分析【教材分析】《減數分裂》是人教版《生物2:遺傳與進化》第二章第 1節內容。減數分裂是細胞增殖知識的延續,由于本節與細胞的有絲分裂密切相關,尤其與有絲分裂的比較和圖形辨析是各類考試中常見的考點之一;另外, 減數分裂又是三大遺傳定律發生的細胞學基礎,理解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是學好遺傳和變異的關鍵。同時也是后面分析遺傳物質和生物變異的基礎,因此減數分裂在整個高中生物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遺傳和進化這個知識模塊的重點內容之一,并且也是個教學難點。【學情分析】減數分裂過程較有絲分裂復雜的多,對于初次學習減數分裂的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圖形分析判斷不準,專用術語名詞區分不清,對減數分裂過程理解不夠透徹。但是學生經過了有絲分裂和遺傳定律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變化,使學生在學習減數分裂過程時能相對較好的去分析和理解過程。因此,學生有了學習本節新知識的相關經驗,在此基礎上設疑導學,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減數分裂的過程,并運用手工制作的染色體、染色體模型、多媒體等手段加以突破,來啟發學生觀察減數分裂的變化過程,指導學生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變化圖等,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及識圖和作圖能力。學生的思維活躍,多數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從已知材料中獲取有用信息,并進行總結,歸納。三、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目標】生命觀念(1)通過比較減數分裂的過程及精子、卵細胞形成過程,理解細胞生命活動的動態變化并建立辯證統一的觀點。科學思維(1)通過總結配子多樣性的原因和分析細胞分裂中染色體、DNA數量變化及分裂圖像辨析,培養利用邏輯思維分析問題的能力;(2)通過列表法比較減數第一次分裂與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異同、精子形成與卵細胞形成的異同。(3)通過識圖、繪圖法分析減數分裂各時期細胞中染色體形態、數目、行為的變化特征。科學探究通過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掌握實驗的操作技能。社會責任認同基因是物質實體,增強動手操作能力,認同物質的規律性,樹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學重點】1、減數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過程【教學難點】:1、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2、同源染色體的概念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設計 增補內容導入 5min 第一課時 展示情景材料,果蠅的照片及果蠅的體細胞和生殖細胞照片。 提問:(1)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具有什么優點? (2)配子的染色體與體細胞的染色體有什么差別? (3)配子是通過有絲分裂得到的嗎?為什么? 觀察圖片,思考并回答問題。減數分裂的概念 15min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P18-22,小組合作討論以下問題。 (1)什么是減數分裂?“減數”發生在何時期? (2)精子是如何形成的呢? (3)描述精子形成過程中各時期的染色體行為變化。 (4)闡述同源染色體、四分體、聯會、互換等遺傳學概念。 (5)同源染色體的形態結構一定相同嗎?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知識,找出問題的關鍵答案。 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精子形成的過程 20min 講述哺乳動物精子形成的大致過程: 對比回顧之前學過的有絲分裂,閱讀課本18頁的圖,回答問題。減數分裂Ⅰ和減數分裂Ⅱ的各個時期染色體有什么樣的變化? 結合動畫,以兩對同源染色體為例,逐一分析減數分裂每一時期的物質變化。 根據學生的描述,提問:什么是同源染色體?什么是聯會? 展示同源染色體、聯會的照片,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在學生已經學習精子形成的過程后,提問:減數分裂Ⅰ和減數分裂Ⅱ有何區別?列表比較。 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同源染色體著絲粒變化染色體主要行為變化染色體數目DNA數目染色單體數目閱讀,識圖,思考并根據老師的動畫嘗試歸納總結染色體的變化。 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合成; 減數分裂Ⅰ:聯會形成四分體,互換,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等等。 減數分裂Ⅱ:著絲粒分裂,染色體加倍,染色單體分離等等。 填充完成精子形成過程示意圖。 同源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聯會: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 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完成表格內容。課堂小結 5min 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卵細胞形成的過程 35min 第二課時 引導學生回顧精子的形成過程,展示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的視頻和形成過程流程圖。請學生認真閱讀教材P21-22,小組合作討論以下問題。 提問:找出卵細胞形成過程與精子形成過程的異同嗎? 展示從減數分裂間期開始到結束的細胞圖片,引導學生分析減數分裂染色體、DNA與染色單體數目變化圖像,形成坐標曲線圖。 播放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和有絲分裂的區別的視頻,提問學生: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和有絲分裂有何異同?列表比較。 展示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的照片,提問:如何判斷有絲分裂、減數分裂Ⅰ、減數分裂Ⅱ的圖像?有何方法? 尋找不同,通過比較,學生認識到兩者在分離過程中,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和行為變化是一致的。 觀察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的細胞中,卵細胞的細胞質是不均等分裂的,最終形成的成熟生殖細胞只有一個。 觀察動畫,對比,總結,歸納填表。 通過上面的圖像分析,完成坐標圖的繪制。 觀察,歸納,填表。 觀察,對比,歸納圖片的共同特征,形成方法技巧。課堂小結 10min 幻燈片展示幾個題目,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做出正確的選擇,并說明理由。 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回答題目。導入 5min 第三課時 講述有些雙胞胎長得不是特別像,展示兩張照片。提問:(1)為什么“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2)父親體內的所有精原細胞,染色體組成并無差別;母親體內的卵原細胞也是如此,那么同一生物的精(卵)原細胞會產生不同的配子嗎?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引入今天的話題——受精作用。 觀看照片,回答問題。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15min 展示如下兩章照片,引導學生分析下列細胞產生配子的種類。 提問:1.若圖甲所示為一個精原細胞,則能形成多少種精子 若圖甲所示為一個卵原細胞,則能形成多少種卵細胞 2.若圖乙所示為一個精原細胞,則能形成多少種精子 若圖乙所示精原細胞數量足夠多,則能產生多少種精子 3.若圖乙所示為一個卵原細胞,則能形成多少種卵細胞 若圖乙所示卵原細胞數量足夠多,則能產生多少種卵細胞 4.若考慮四分體的互換,如下圖。分析含兩對同源染色體的1個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減數分裂最多能產生幾種精子和卵細胞 引導學生分析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的原因。 觀察思考問題。 動手畫出在互換的情況下所形成的配子種類。 歸納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的原因。受精作用 15min 展示如圖所示的生物體有性生殖過程。 提問:(1)從受精作用角度分析,受精卵與生殖細胞相比,染色體數目有何變化 (2)結合細胞膜的成分,討論精子與卵細胞相互識別的物質基礎是什么 精子與卵細胞融合的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什么特點 (3)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是否意味著父母雙方各為后代提供一半的遺傳物質 試分析原因。 閱讀課本,歸納總結出受精作用的概念,本質,過程,意義。小結 10min 減數分裂產生精子和卵細胞,受精作用過程精子和卵細胞融合。經過這兩個過程,物種染色體數目保持了恒定,還進一步增強了后代的多樣性和適應性,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十分重要。五、作業布置六、板書設計七、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