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古時期的亞洲 學案班級: 姓名:【經驗引入】利用《一千零一夜》、四大發明、大清真寺圖片來引入新課。【學習目標】了解伊斯蘭教的創立和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掌握阿拉伯帝國的形成以及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情況;理解阿拉伯帝國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了解奧斯曼帝國的興起過程;理解奧斯曼帝國的政治制度與經濟狀況。了解印度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的發展;了解日本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背景;掌握日本幕府統治的建立發展和影響;了解朝鮮半島國家的發展變遷。【學習過程】目標一:了解伊斯蘭教的創立和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掌握阿拉伯帝國的形成以及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情況;理解阿拉伯帝國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2分鐘)任務(一):了解伊斯蘭教的創立和阿拉伯半島的統一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和創始人是什么?活動1:閱讀課本22頁一、二段,找出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創始人和經典,整理阿拉伯統一的過程。活動2:“他以宗教為紐帶,完成了民族的統一,阿拉伯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材料中的“他”是( )釋迦牟尼 B.耶穌 C.穆罕默德 D.梭倫評價(一)得分:任務(二):掌握阿拉伯帝國的形成以及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情況活動1:閱讀課本22—23頁第一目最后兩段,整理阿拉伯帝國形成過程并歸納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總結阿拉伯帝國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活動2:“伊斯蘭教世界”是奉行伊斯蘭教的國家和民族的統稱,是當今國際舞臺上一支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下列與“伊斯蘭教世界”的形成有著直接關系的歷史事件是(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 B.羅馬帝國的擴張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D.德里蘇丹國家的建立活動3: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他們( )把歐洲的疾病傳入美洲 B.把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傳入非洲C.把玉米傳入北美洲 D.把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字先后傳入歐洲任務(二)得分:目標(二):了解奧斯曼帝國的興起過程;理解奧斯曼帝國的政治制度與經濟狀況。(12分鐘)任務(一):了解奧斯曼帝國的興起過程活動1:閱讀課本23—254頁第二目第一段,整理奧斯曼帝國對外崛起征服以及奧斯曼帝國建立的過程。活動2:亡拜占庭帝國的是( )阿拉伯帝國 B.俄羅斯帝國 C.奧斯曼帝國 D.波斯帝國評價(一)得分:任務(二):理解奧斯曼帝國的政治制度與經濟狀況。活動1:閱讀課本24頁第二目最后一段,歸納奧斯曼帝國的政治制度與經濟狀況。活動2:中古時期,阿拉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先后崛起,就其歷史發展過程看,兩大帝國的相似之處有( )①地理位置都位于西亞地區 ②都信仰伊斯蘭教③政治制度中體現政教合一特點④通過滅亡拜占庭帝國建立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活動3:新航路開辟為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哪個國家政權與這一歷史事件的發生有關( )阿拉伯帝國 B. 奧斯曼帝國拜占庭帝國 D. 俄羅斯帝國評價(二)得分:目標(三)了解印度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的發展;了解日本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背景;掌握日本幕府統治的建立發展和影響;了解朝鮮半島國家的發展變遷。(14分鐘)活動1:閱讀課本24頁第三目一二段,完成下列表格。1.閱讀課本并完成下列表格與時間軸:笈多帝國 德里蘇丹國時間政治宗教4世紀 11世紀 13世紀初活動2:閱讀課本25頁最后一段,整理朝鮮半島的政權變遷過程。活動3:完成下列合作探究內容【合作探究】1.日本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過程是什么?2.日本幕府統治的背景、時間、特點和影響是什么?活動4:中古時期的東亞,日本與朝鮮先后立國,兩國共同的表現有( )A. 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體制B. 實行大化改新,推動社會發展C. 建立幕府統治D. 實行鎖國體制,保護國家安全活動5:日本12世紀晚期至19世紀中期被稱為幕府統治時期,這是因為( )天皇與武士構成了日本封建社會的統治階層B.幕府將軍把持國家大權,天皇成為虛君C.天皇掌握實權,是最高統治者D.日本建立了完善的中央集權制度評價得分課堂總評得分:40—49分:你真是個小機靈鬼~30—40分:還要再努力一點哦~20—30分:需要課下輔導嘛~20分以下:你離挨揍就剩一丟丟距離!【理性提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先輩們共同創造了璀璨的文明成果,印度佛教影響遍及世界;中國儒學影響各國治國理政;伊斯蘭文明輻射亞洲影響世界;古絲綢之路跨越了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跨越古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眾的匯集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堂堂清】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晨鐘暮鼓、傾訴吟唱,誦經禱告、朝圣齋戒。不同宗教的信徒以不同的方式傾訴著心中的虔誠,與形態各異的宗教建筑,構成了異彩紛呈的宗教世界。”(1)材料一中三幅圖片分別是哪一世界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2)請分別回答三大宗教創立時間、創立人和地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