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19)必修二 遺傳與進化 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二 受精作用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課程標準與本節對應的“內容要求”是:“闡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種可能”。確定教學目標為:1.理解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2.了解受精作用的過程及其意義。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受精作用的過程及其意義。教學難點理解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三、教學設計思路首先通過“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事例,引導出本節課的知識。接下來展示“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實驗視頻,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講解配子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最后通過展示圖片以及問題串的形式講解受精作用的過程和意義。四、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教師活動:前面我們學習了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那同一對父母親所生的子女,為什么會出現“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呢?父親體內所有的精原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有差別嗎?那母親體內所有的卵原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呢?學生活動:思考后并回答問題。教師活動:那這說明相同的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所產生的配子相同嗎?不同的配子是怎么形成的呢?接下來我們大家一起,通過構建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來探究配子中染色體組合多樣性的原因。2.新課講授一、配子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教師活動:首先利用課件展示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模型的實驗視頻。學生活動:觀看視頻。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并講解實驗的各個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操作時,教師要勤加指導,觀察學生有無理解上的錯誤。例如,將不同顏色的等長染色單體拼成一個復制后的染色體;模擬減數分裂I時,將等長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分到同一側等。教師應及時弄清學生出錯的原因并加以糾正。教師活動:講解實驗中的討論中的問題,講解要點為:1.在減數分裂I中,先后出現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形成、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同源染色體分離并移向細胞的兩極等行為變化:減數分裂1后,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半。在減數分裂Ⅱ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開,并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最終進入兩個子細胞。減數分裂產生了多種多樣的配子,配子中的染色體數目減半。這為之后通過受精作用使同雙親的后代呈現多樣性,并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提供了保證。總的來講,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保證了生物遺傳的穩定性和多樣性2.在減數分裂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聯會時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都會使減數分裂產生多種配子。3.引領學生操作。教師活動:講解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對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的意義。二、受精作用教師活動:課件展示受精作用過程的圖片或者是視頻。教師活動:講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受精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教師活動:結合圖片講解受精作用的過程。教師活動:展示受精作用的圖片,講解并強調受精作用是精子的細胞核和卯細胞的細胞核結合,受精卵中的染色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教師活動: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為什么說同源染色體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2)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半來自母方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3)受精卵中的DNA一半來自父方半來自母方,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4)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繁殖時,如何保證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穩定?教師活動:講解通過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證了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從而保證了遺傳的穩定和物種的穩定;在減數分裂中,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和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增加了配子的多樣性,加上受精時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使后代呈現多樣性,有利于生物的進化,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教師活動:減數分裂和受精保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性,從而保證了遺傳的穩定和物種的穩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五、板書設計第二章 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二 受精作用一、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探究實踐: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二、受精作用概念:過程:意義: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