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背誦知識清單第一單元 青春時光本單元核心考點1.我們要悅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體會青春期的美好。2.我們要學會克服青春期的心理矛盾,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沖動,促進生理與心理協調發展。3.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精神,開發創造潛力。4.把握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原則和尺度。與異性交往的原則是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5.我們要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自強不息6.“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7.“止于至善”要求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向榜樣學習,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第一課青春的邀約1.進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變化主要表現是什么 (1)身體外形的變化。身體迅速長高、長壯。(2)內部器官的完善。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等不斷成熟。(3)性機能的成熟。生殖器官發育和成熟。2.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帶給我們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帶給我們旺盛的生命力,使我們的身體充滿能量。②讓我們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渴望成長。(2)消極影響:①更加關注自己的外表,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②使青少年產生矛盾和困惑。3.我們如何悅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 (1)正視身體的變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綻放。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不嘲弄同伴的生理變化(2)在追求形體、儀表等外在美的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4.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現①反抗與依賴。②閉鎖與開放。③勇敢與怯懦。5.怎樣克服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2)求助他人,學習化解煩惱的方法(3)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接納和調適青春期的矛盾心理(4)學習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①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②參加體育活動。③學習自我暗示。④試試自我解嘲。6.怎樣正確認識獨立思維 (1)步入青春期,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發展對問題開始有更多的見解(2)獨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獨特,而是表現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能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7.批判性思維表現在哪些方面 (1)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2)敢于表達不同觀點。(3)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4)敢于向權威挑戰8.批判性思維的積極作用有哪些 (1)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案。(2)批判能調動我們的經驗,激發我們新的學習動機,促使我們解決問題,改進現狀。9.怎樣培養批判精神 (1)要有質疑的勇氣,有表達自己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2)要考慮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樣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決問題。(3)掌握批判的技巧。①批判只針對事情本身,而不是對人的攻擊。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設性,不是一味否定。10.青少年為什么要開發創造潛力 (1)青春凝聚著動人的活力,蘊含著偉大的創造力,為我們的成長帶來無限可能(2)青少年思想活躍,感情奔放,朝氣蓬勃,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擁有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創造潛力。(3)創造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存在于我們每個人身上。11.青少年如何開發自己的創造潛力 (1)我們要爭當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好少年。重自區內再要測(2)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規,追求創新與生活的豐富多彩,開創前人未走之路。(3)關注他人與社會,看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創造者。(4)創造離不開實踐。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青春的創造意味著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第二課 青春心弦1.如何做到男生女生優勢互補 (1)認識自己的優勢,發現對方的優勢,相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2)不應因自己某一方面的優勢而自傲,也不應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3)男生女生應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2.與異性相處有什么重要性 (1)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2)能從對方身上看到某些優秀品質,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使自身更加完善。(3)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我們的考驗。只要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這份友誼就會成為我們青春美好的見證。3.青少年應怎樣與異性同學交往 (1)與異性交往要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與異性交往的原則)(2)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愛。(3)既要開放自我,又要掌握分寸。(4)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時間和頻率。(5)慎重對待,理智處理青春期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4.青少年為什么需要自信?(1)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有了自信,我們才能懷著堅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光榮的事業。(2)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5.如何樹立和增強自信 (1)要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誘惑,努力戰勝自我。(2)相信自己,勇敢嘗試,不斷進步,在體驗成功中帶來自信6.自強的內容及意義(1)內容: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2)意義: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7.如何培養自強的品質 (1)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決心,有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2)要樹立遠大目標,腳踏實地,努力進取,開拓創新。(3)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敢于戰勝自身的弱點,不斷超越自我。(4)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磨礪自己,做生活的強者。8.“行己有恥”的含義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如何做到“行己有恥” 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2)要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能力。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 影響。(3)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堅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4)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10.增強自控力的方法(1)增強“我不要”的力量。嘗試不做某些事情,糾正自己的行為。(2)增強“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堅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3)加強自我監控。認真記錄一些自己平時不關注的事。11.“止于至善”的內涵“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1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1)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不斷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2)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3)見賢思齊,向榜樣學習。(4)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13.為什么要向榜樣學習 (榜樣的力量)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1)對個人:好的榜樣昭示著做人、做事的基本態度,啟發我們對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2)對社會和國家:善于尋找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就會變得更加美好。14.青少年學生如何向榜樣(英雄人物、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人物等)學習 (1)樹立遠大理想,立志報效祖國,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2)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3)珍愛生命,關愛他人,助人為樂,與人為善。(4)勇于實踐,敢于創新,開發創造潛力,培養創新精神。(5)培養自強精神,磨礪堅強意志,勇于面對困難。古文言名句解讀:1.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啟示】廣大青少年要培養奮斗精神,做到理想堅定,信念執著,不怕困難,勇于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啟示】要勇于創新,不局限于規格。3.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啟示】要加強道德修養,說話要有實質內容,行動要講品格。4.行己有恥。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啟示】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啟示】做人要有高尚的品德,要不斷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6.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啟示】要明理向善,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啟示】積少成多,積善成德,我們要從點滴小事做起。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啟示】要向榜樣學習,自我反省。9.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啟示】要加強自我修養,學會自省和慎獨。10.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啟示】廣大青少年要修身養德,勇擔責任。第二單元 做情緒情感的主人本單元核心考點1情緒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2.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我們需要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3.調節情緒的常見方法: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訓練等。4.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我們要學會調節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5.在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6.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獲得美好的情感。7.我們要積極創造正面的情感體驗,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8.我們要傳遞美好的情感,傳遞生命的正能量。第四課 解開情緒的面紗1.關于情緒(1)基本情緒:喜、怒、哀、懼等。(2)復雜情緒:害羞、焦慮、厭惡和內疚等。(3)成分:內在體驗、外顯表情和生理激活。(4)總結: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2.影響情緒的因素有哪些 個人的生理周期、對某件事情的預期、周圍的輿論氛圍、自然環境等。3.情緒對人的影響(1)積極影響: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可能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向上。(2)消極影響:①可能讓我們因為某個小小的挫敗而止步不前。②影響智力發揮和身體健康。4.青春期的情緒呈現什么特點 (1)情緒反應強烈。(2)情緒波動與固執。(3)情緒的細膩性。(4)情緒的閉鎖性。(5)情緒的表現性。5.情緒的表達(為什么要管理情緒 )(1)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即使沒有語言的交流,一個人的表情、聲調、姿態和動作所表達的情緒,也會影響周圍的人。(2)情緒的表達不僅與自己的身心健康有關,而且關乎人際交往。6.調節情緒的常用方法7.情緒情感的區別與聯系8.情感的種類(1)基礎性情感,如安全感;高級情感,如道德感。(2)正面的體驗,如愛的情感;負面的體驗,如恐懼感。(3)兩方面混雜的體驗,如敬畏感。9.情感有什么作用 (1)在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2)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3)情感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相關。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4)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是我們生命成長的體現。10.列舉生活中的美好(正面)情感及其作用和獲得方式(1)美好(正面)情感:如愛國之情、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熱愛大自然等(2)作用: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讓我們身心愉悅,逐漸豐富我們對生活、對人生的美好情感。這些情感表達著我們的愿望,促進我們的精神發展 。(3)獲得方式: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獲得美好的情感。11.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傳遞情感正能量 (1)主動影響環境。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響環境。(2)積極與人交往。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傳遞美好的情感,傳遞生命的正能量。(3)在生活中不斷創造美好的情感體驗。古文言名句解讀: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啟示】表達關心祖國和民生的愛國情感。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啟示】表達憂國憂民、關心國事的情感。3.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啟示】表達熱愛祖國、不怕犧牲的情感。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啟示】表達頑強抗爭、寧死不降的高尚氣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啟示】表達真摯純潔的愛情觀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本單元核心考點1.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我們要正確認識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培養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2.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3.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4.美好集體是民主的、公正的,充滿關懷與友愛的,善于合作的,充滿活力的。5.我們要正確對待集體生活中的競爭,敢于競爭,善于合作。6.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接納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關愛他人,互相幫助;學會參與,學會擔當。第六課 “我”和“我們”1.集體的含義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集體并不是成員的簡單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標、分工明確的整體。2.集體榮譽感(1)表現:當集體取得成績、受到表彰或獎勵時,我們會產生欣慰、光榮、自豪之感;當集體受到批評、懲罰時,我們會產生不安、羞愧、自責之感。(2)作用:集體榮譽感令我們驕傲、自豪,給我們溫暖和力量,激勵我們不斷前進。(3)集體榮譽是集體成員共同奮斗的結果,是我們共同的榮譽。3.集體的力量(1)集體的力量來源: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2)集體力量的形成: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的合力。(3)集體力量的作用:①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②個人在集體生活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與集體要求相一致的態度和行為。③集體有助于我們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們學習他人的經驗,擴大視野,健康成長 4. 教材名詞解讀:團隊精神是團隊內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無私奉獻的群體精神。團隊精神的核心是集體主義,是合作共享、樂于奉獻,是個人利益服從團隊的利益。具備了團隊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個人才華,實現自身價值;才能更好地發揮團隊的創造力,形成文明和諧、團結高效的集體,進而推動社會進步。5.集體生活對個人發展有何作用?(1)個人在集體中涵養品格。集體生活可以培養我們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可以培養我們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2)個人在集體中發展個性。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展示和發展自己的個性,不斷認識和完善自我。6.怎樣讓集體的和聲更美 (1)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以保持和聲的和諧之美。(2)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3)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4)在集體生活中,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7.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1)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2)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8.如何排解角色沖突帶來的煩惱 (1)考慮自己更關注哪個集體,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責任的重要性,也會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任務的緊迫程度等。(2)遇到班級、學校等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我們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自覺地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3)在不斷調整自己的節奏中學習過共同生活,在解決不同集體的角色沖突中學習過集體生活,讓自己更好地融入集體,感受集體生活帶給我們成長的快樂。9.正確區分小群體與小團體10.美好集體的作用(1)美好集體是我們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園,引領我們成長。11.正確認識和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1)關系:競爭與合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2)處理:我們既要敢于競爭,又要善于合作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實現“雙贏”。12.如何在集體共建中盡責 (1)共同確定愿景和目標,讓它凝聚每個人的才華和智慧,并堅信集體的愿景和目標經過努力一定能夠實現。(2)共同商定集體的規則與制度內容,協商確定對組織領導者的品格與才能要求,通過民主程序選舉樂于服務集體、有責任心的組織領導者。(3)發揚“自治”精神,主動參與集體建設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自覺維護集體榮譽。(4)共同創造良好的集體氛圍。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康的輿論氛圍、積極的精神面貌,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13.在集體生活中承擔責任有何意義 (1)承擔責任既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展的必要前提(2)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承擔責任,是自我磨礪的過程。有助于我們學會正確地做事,提高能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擴大自我成長的空間。(3)勇于擔責可以為自己贏得信任,可以讓自己被賦予更大的責任,從而擁有更多發展的機會。14.在集體生活中,我們應具備哪些優秀品質或素養?學會接納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關愛他人,互相幫助;學會參與,學會擔當。古文言名句解讀:1.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啟示】強調集體(社會)對個人的重要作用。2.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人之用。【啟示】強調集體合作、團隊力量的作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啟示】強調社會和諧,多用于尊重文化多樣性。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本單元核心觀點1.生活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2.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3.法律的特征: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4.法律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是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6.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7.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共同構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8.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1.為什么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1)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2)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3)法律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4)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2.法律的產生、本質、特征及功能(1)產生:原始社會沒有法律。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2)本質: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3)特征: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國家強制力主要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4)功能: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表現(如何理解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2)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3)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法律的作用(1)規范作用。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①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②法律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③法律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5.法治的含義、重要性(1)含義: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2)重要性: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6.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近年來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舉措有哪些 (1)民法典正式頒布、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加強網絡版權監管,打擊侵權盜版,保護知識產權。(3)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錯案根據疑罪從無原則得到糾正,并依法給予國家賠償。(4)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5)開展法治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1.為什么要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 (1)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2)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2.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1)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其他法律:憲法、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3.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飽和、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4.未成年人應如何對待自己享有的特殊權利 憲法和法律賦子我們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5.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 (1)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2)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3)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6.依法辦事對我們提出哪些要求 (1)樹立法治意識,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2)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法,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3)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古文言名句解讀:1.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啟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啟示】強調規則的重要性。3.木受繩則直,人學法則慎。【啟示】強調法律為我們的行為提供準繩。4.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啟示】強調法律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性5.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啟示】強調樹立法治意識、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