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冀少版生物七下2.4.3.2 信息的處理 條件反射 教學設計課題 2.4.3.2 信息的處理 條件反射 單元 二 學科 生物 年級 七教材分析 本小節是前一小節的提升和延伸。本課包含腦的結構與功能、條件反射兩部分內容。條件反射概念的理解和探究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幫助學生對比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本節課將非條件反射的相關知識穿插于教學過程中。本節內容與實際生活貼近,為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知識生活化、簡單化學習 目標 探究實踐:舉例說明條件反射的形成。區別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說明建立條件反射的意義。描述腦的位置,識別大腦、小腦及腦干。 科學思維:能夠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條件反射現象。 態度責任:模仿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嘗試設計探究某種動物條件反射的形成實驗。 生命觀念:使學生樹立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觀點。重點 1.條件反射概念的理解。 2.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區別和聯系。難點 1.條件反射概念的理解。 2.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視頻:條件反射 視頻中爸爸反應屬于哪種反射 這些活動的完成與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中哪一結構有關呢 分析問題由身邊事情了解條件反射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二、條件反射 1.腦 (1)組成: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人腦由大腦、小腦、腦干等組成。 大腦是腦的最大部分,大腦的后下方是小腦,最下部分是腦干。外部世界的各種信息,通過人體的感覺器官和感受器傳入人體后,都通過腦進行分析處理,然后作出決定,指揮各功能器官工作。 (2)探究腦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一位生理學家曾在實驗室里先后用3只狗做了如下3個實驗。請分析實驗結果,總結大腦、小腦和腦干的功能。 ①切除大腦,狗的心臟仍然在跳動,呼吸在繼續,胃腸依然消化,但狗已沒有了任何知覺 說明 a.大腦對心臟跳動和呼吸沒有支配作用 b.大腦對胃腸也沒有支配作用 c.各種知覺是在大腦中形成的 ②切除小腦,狗的動作就變得很不協調,步子邁得大而不穩,腿抬得高而笨拙;吃食物時,嘴不容易準確地碰到食物 說明 a.小腦具有維持平衡的作用 b.小腦具有協調運動的功能 ③切除腦干,狗的心跳和呼吸停止,狗立即死亡 說明:腦干控制心臟跳動和呼吸 (3)大腦 ①位置:大腦位于人體顱腔內,是腦的組成部分之一,位于小腦和腦干的上方。 視頻:大腦的分區 ②結構:大腦由左、右兩個半球組成。 a.灰質:表面是大腦皮層,即大腦灰質,平均厚度為2~3毫米,其上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表面積大,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也叫神經元)。 b.白質:大腦的內部是白質,具有聯系左右大腦半球、腦的其他部位以及脊髓等作用。 拓展 大腦是人體的“總指揮部”。神經中樞: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聚集在一起,調節人體某一項生理活動,這一功能區叫神經中樞。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大腦皮層中的眾多神經元的細胞體構成了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多種神經中樞,其中比較重要的神經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軀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與身體對側皮膚、肌肉等處接受刺激而使人產生感覺有關)、語言中樞(與說話、寫字、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為人類所特有)、視覺中樞(與產生視覺有關)、聽覺中樞(與產生聽覺有關)等。 ③功能 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人體的“總指揮部”,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功能區,如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和聽覺中樞等。 (4)小腦 位置組成功能腦干背側,大腦后下方由灰質和白質組成,排列有規律,灰外白內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等(5)腦干 位置組成功能大腦下方、小腦前方,與脊髓相連接由灰質和白質組成,排列沒有規律具有調節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等。如果這些部位受到損傷,心跳和呼吸就會停止,從而危及生命神經系統的組成 神經系統的組成神經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功能中樞神經系統腦大腦感覺、運動、語言等神經中樞小腦運動協調、準確,維持平衡腦干調節人體的基本活動脊髓腦與軀干、器官的聯系通道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傳導神經沖動脊神經傳導神經沖動視頻:條件反射 2.實驗:條件反射的形成 (1)問題:養雞場里,飼養員哨聲一響,散養的雞就從四面八方跑來進食,哨聲與動物進食之間有什么關系? (2)作出假設:經過訓練,哨聲由無關刺激逐漸轉變為雞進食的條件刺激。 (3)設計實驗(供參考) ①每次在給雞喂食前幾秒鐘,飼養員先吹哨,讓飼養場所有的雞都能聽到哨聲,然后再在某一固定地點給雞喂食。 ②重復上述過程一周左右。 提示 在設計形成條件反射的實驗時,只選擇一種訓練動物的信號,如燈光、音樂、鈴聲、口哨聲等,同時要考慮發信號與喂食的先后順序,以及發信號的時間與次數等因素。 (4)預期實驗結果 開始時,雞聽到哨聲,很少主動跑到喂食地點吃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哨聲+食物”訓練后,雞聽到哨聲就會跑到固定地點吃食。 (5)分析實驗現象 開始時,“哨聲”對雞到固定地點吃食是一種無關的刺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哨聲+食物”訓練后,“哨聲”這種無關刺激逐漸轉變成了雞到固定地點吃食的條件刺激,當這種無關刺激轉變為條件刺激時,就建立了條件反射。 (6)得出結論: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生活經驗的積累,把無關刺激轉化為條件刺激建立起來的。 提示 要想保持條件反射,必須經常用非條件刺激(食物)強化條件刺激(哨聲)。 3.條件反射 (1)概念:條件反射是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2)特點:條件反射是一種高級神經活動,而且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完成的。 (3)建立:條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在時間上把無關刺激和非條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結合后,當無關刺激轉化為條件刺激時,條件反射就形成了。 教材問題全解教材第82頁“討論” 1.不能。 2.會消退。 (4)消退:條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總是只給條件刺激,而不給能引發動物產生非條件反射的刺激,原來已建立的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直至消退。如給雞建立了“聽到哨聲到固定地點吃食”的條件反射后,如果以后只讓雞聽到哨聲(條件刺激),而不給予食物(非條件反射刺激),時間一長,雞建立的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消退。 (5)意義:條件反射的建立,使人和高等動物的行為有了預見性,提高了適應環境的能力。 規律總結 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比較 比較項目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概念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出生以后個體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經中樞參與反射的中樞是腦干和脊髓參與反射的中樞是大腦皮層刺激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須是該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任何無關刺激都可變為條件反射的刺激反射弧反射弧是永久的、固定的反射弧是暫時的、易變的適應性適應的范圍小,只適應不變的環境適應的范圍廣,可以適應多變的環境4.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1)人類和動物一樣,能對具體信號發生反應,建立與動物相同的條件反射。如俗話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對物體的形態發生反應建立的條件反射。 (2)人類還能對由具體信號抽象出來的語言、文字發生反應,建立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這與人類的大腦皮層具有語言中樞有關。如平時說的“談虎色變”“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等,是由語言、文字等抽象信號引起的更加復雜的條件反射。 分析幾個反射事例 吃話梅看話梅想話梅發生的現象口腔分泌唾液口腔分泌唾液口腔分泌唾液引起反射的因素食物直接刺激以前吃過,現在看梅引起以前吃過,現在看梅引起反射的類型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否是人類特有人和動物共有人和動物共有人類特有5.條件反射的應用 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經常利用條件反射原理飼養和管理家禽、家畜。比如,在大型的養殖場里,為了提高家禽的產蛋量或家畜的產肉量,必須定時、定量地科學喂養。時間一長,家禽或家畜都會對喂食時的信號產生條件反射。 知道腦的組成 根據材料探究腦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知道大腦的位置和結構 知道大腦中的灰質和白質 知道大腦中的神經中樞 知道大腦的功能 知道小腦的位置、組成及功能 知道腦干的位置、組成及功能 歸納總結神經系統的組成 實驗設計:條件反射的形成 預期實驗結果 分析現象及得出結論 知道條件反射概念、特點 知道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 知道條件反射消退 知道條件反射的意義 歸納總結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比較 知道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分析幾個反射事例 知道條件反射的應用 介紹腦的組成 引導根據材料探究腦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介紹大腦的位置和結構 大腦中的灰質和白質 拓展介紹大腦中的神經中樞 介紹大腦的功能 介紹小腦的位置、組成及功能 介紹腦干的位置、組成及功能 引導歸納總結神經系統的組成 指導設計條件反射的形成 引導分析預期實驗結果 引導分析現象及得出結論 介紹條件反射概念、特點 介紹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 介紹條件反射消退 介紹條件反射的意義 引導歸納總結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比較 介紹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 介紹幾個反射事例 介紹條件反射的應用課堂練習 1.(2020 海南)下列反射類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B ) A.驚弓之鳥 B.眨眼反射 C.談虎色變 D.畫餅充饑 2.下表所示的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對應,不正確的是( D ) 選項結構功能A脊髓反射、傳導B大腦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C小腦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D腦干調節心跳、呼吸、運動等3.下列關于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D ) A.腦屬于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 B.腦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 C.大腦的表層是大腦皮層 D.小腦的下方和脊髓相連 4.下列有關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條件反射建立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 B.條件反射必須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才能發生 C.條件反射是暫時的,可以消退,而非條件反射是永久的 D.條件反射比非條件反射更重要 5.臨床上把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動、沒有意識或意識朦朧的病人,稱為植物人。植物人的神經系統最可能沒有受損傷的部位是( B ) A.大腦 B.腦干 C.小腦 D.脊髓 6.(2020 四川樂山)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現象和解釋對應正確的是( C ) A.“望梅止渴”——是人生來就有的非條件反射 B.巨人癥——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 C.醉酒后,步態不穩——酒精麻醉小腦,協調、平衡身體的能力受到影響 D.手指被針扎到,感到疼痛但肌肉無收縮反應——反射弧的傳入神經受損 進行本節相關習題訓練 鞏固應用本節所學知識課堂小結 1.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大腦是人體的“總指揮部”。小腦的主要功能是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腦干被人們稱為“活命中樞“。 2.人體高級神經活動的中樞在大腦皮層,條件反射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3.人類除了對具體信號發生反應,建立與動物相同的條件反射以外,還能對由具體信號抽象出來的語言、文字發生反應,建立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這與人類的大腦皮層有語言中樞有關。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