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節 蛋白質工程的原理和應用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蛋白質工程崛起的緣由。2理解蛋白質工程的原理。3.了解蛋白質工程的應用。一、蛋白質工程的崛起基礎梳理1.蛋白質工程(1)基礎:蛋白質分子的 及其與 的關系。(2)手段:通過 或 ,對現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3)目的:獲得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需求的 。2.蛋白質工程崛起的緣由(1)基因工程的實質:將一種生物的 轉移到另一種生物體內,后者可以產生它本不能產生的 ,進而表現出 。(2)基因工程的不足:基因工程在原則上只能產生自然界中 的蛋白質(3)天然蛋白質的不足:天然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符合 生存的需要,卻不一定完全符合 的需要。(4)實例:玉米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較低,賴氨酸合成中兩種酶的 被替換,就可以使玉米葉片和種子中游離賴氨酸分別提高5倍和2倍。易錯提示1.蛋白質工程能產生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質分子。( )2.蛋白質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對蛋白質分子直接進行操作,定向改變分子的結構。( )3.實施蛋白質工程的前提條件是了解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4.基因工程需要在分子水平對基因進行操作,蛋白質工程不需要對基因進行操作。( )二、蛋白質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礎梳理1.目標:根據人們對 功能的特定需求,對蛋白質的結構進行設計改造。2.方法: 或 。3.流程:預期蛋白質功能→設計預期的 →推測應有的 序列→找到相對應的 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 →獲得所需要的 。易錯提示1.基因工程遵循中心法則,而蛋白質工程不遵循。( )2.根據某多肽鏈的一段氨基酸序列,可以很容易地確定控制該肽鏈合成的基因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3.蛋白質工程需要改變蛋白質分子的所有氨基酸序列。( )二、蛋白質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1.在醫藥工業方面的應用(1)研發速效胰島素類似物:和科學家通過改造 使B鏈28位脯氨酸替換為天冬氨酸或者將它與29位的賴氨酸交換位置,從而有效抑制了 ,研發出速效胰島素類似物。(2)提高干擾素的保存期:將干擾素分子上的一個 變成 ,提高了干擾素的保存時間。(3)改造抗體:將小鼠單克隆抗體上 “嫁接”人的抗體上,降低了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的強度。2.在其他工業和農業方面的應用(1)改進酶的性能或開發新的工業用酶:利用蛋白質工程獲得蛋白酶的多種 。(2)改造某些重要的酶:利用蛋白質工程改造參與 的酶,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易錯提示1.蛋白質工程可以改造酶,提高酶的熱穩定性。( )隨堂訓練1.蛋白質工程崛起的緣由是( )A.天然蛋白質使生物適應環境B.天然蛋白質均為自然界已經存在的種類C.天然蛋白質不能夠完全符合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D.天然蛋白質的結構和種類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2.有關蛋白質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必須從預期蛋白質的功能出發 B.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造蛋白質C.可以不涉及轉錄和翻譯過程 D.不需要借助基因工程的相關技術3.蛛絲的強度和柔韌度得益于蛛絲蛋白的特殊布局,使它產生了一個由堅硬的結晶區和非結晶區構成的混合區域。有人試圖通過破解蛛絲蛋白的結構從而推測出其相應的基因結構,以指導對蠶絲蛋白的修改,從而讓蠶也吐出像蛛絲一樣堅韌的絲。此過程運用的技術及流程分別是( )A.基因突變;DNA→RNA→蛋白質B.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質C.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質D.蛋白質工程;蛋白質→RNA→DNA→RNA→蛋白質4.天然干擾素在體外難以保存,若將其分子上一個半胱氨酸變成絲氨酸,就可以在-70℃下保存半年。上述實現對天然干擾素結構的改造使用的技術是( )A.基因工程 B.細胞工程 C.蛋白質工程 D.胚胎工程5.蛋白質工程中直接進行操作的對象是( )A.氨基酸結構 B.蛋白質空間結構 C.肽鏈結構 D.基因結構6.以下蛋白質工程中,目前已成功的是( )A.對胰島素進行改造,生產速效型藥品B.蛋白質工程應用于微電子方面C.體外耐保存的干擾素D.用蛋白質工程生產高賴氨酸玉米7.干擾素是動物體內的一種蛋白質,可用于治療病毒的感染和癌癥,但很難在體外保存。科學家通過改變其分子上的一個氨基酸來延長它的保存期限。科學家是如何改變的( )A.半胱氨酸變成絲氨酸 B.絲氨酸變成半胱氨酸C.半胱氨酸變成蘇氨酸 D.蘇氨酸變成半胱氨酸8.蛋白質工程在實施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是( )A.生產的蛋白質無法應用 B.發展前景太窄C.對大多數蛋白質的高級結構不清楚 D.無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9.蛋白質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項生物工程 。如圖示意蛋白質工程流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蛋白質工程就是根據人們需要,直接對蛋白質進行加工修飾B.蛋白質工程是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等方法,對現有蛋白質進行改造C.①②過程為轉錄和翻譯D.蛋白質工程是從④開始的10.胰島素可以用于治療糖尿病,但是胰島素被注射入人體后,會堆積在皮下,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才能進入血液,而進入血液的胰島素又容易分解,因此治療效果受到影響。下面是用蛋白質工程設計的速效胰島素的生產過程,請據圖回答下面有關問題:(1)構建新的蛋白質模型是蛋白質工程的關鍵,圖中構建新的胰島素模型的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2)通過人工合成DNA形成的新基因應與__________結合后轉移到__________中才能得到準確表達。(3)若要利用大腸桿菌生產速效胰島素,需用到的生物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發酵工程。(4)圖解中從新的胰島素模型到新的胰島素基因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天然蛋白質均為自然界已經存在的種類,雖然能夠滿足特定物種的生存需要,但不能完全符合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這是蛋白質工程崛起的緣由。2.答案:A解析:蛋白質工程必須從預期蛋白質的功能出發,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而不是直接改造蛋白質,A正確,B錯誤;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后要通過轉錄和翻譯合成蛋白質,C錯誤;蛋白質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第二代基因工程,D錯誤。3.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信息“通過破解蛛絲蛋白的結構從而推測出其相應的基因結構,以指導對蠶絲蛋白的修改,從而讓蠶也吐出像蛛絲一樣堅韌的絲”可知,該過程運用的技術是蛋白質工程,操作的流程是蛋白質→RNA→DNA→RNA→蛋白質,D正確。4.答案:C解析:5.答案:D解析:蛋白質工程是對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基因進行改造,從而實現對相應蛋白質的改變,ABC錯誤,D正確.故選:D.6.答案:A解析:B、C、D目前尚未實現,只是蛋白質工程的發展前景,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設計。7.答案:A解析:8.答案:C解析:多數蛋白質具有復雜的高級結構,即空間結構,而很多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是人們目前還不清楚的,所以蛋白質工程仍需要經歷艱辛的探索。9.答案:A解析:10.答案:(1)蛋白質的預期功能(2)載體;大腸桿菌等受體細胞(3)蛋白質工程;基因工程;(4)根據新的胰島素中氨基酸的序列,推測出其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序列,然后利用DNA合成儀來合成出新的胰島素基因解析:(1)蛋白質工程的目標是根據人們對蛋白質功能的特定需求,對蛋白質結構進行分子設計,因此,圖中構建新的胰島素模型的依據是預期胰島素,即速效胰島素的功能。(2)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與載體結合后,被導入受體細胞中才能得以表達。(3)利用蛋白質工程生產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質,需對原有的胰島素進行改造,根據新的胰島素中氨基酸的序列推測出其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新的胰島素基因,得到目的基因,改造好的目的基因需通過基因工程導入受體細胞獲得工程菌,再利用工程菌進行發酵,從而獲取大量產品,因此該過程涉及蛋白質工程、基因工程和發酵工程。(4)由新的蛋白質模型到構建新的基因,其基本設計思路是根據新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序列,推測出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序列,然后用DNA合成儀直接合成新的基因。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