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第一節(jié) 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及其各部分作用。2、通過學習學生學會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實驗裝片。3、通過觀察裝片學生知道更微觀的世界,情感豐富。教學重點 顯微鏡的基本構(gòu)造和作用。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清晰的圖像。教學方法 演示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時設計 1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通過PPT演示圖片提問:我們直接用眼睛能看見這些圖片里的內(nèi)容嗎?那么大家知道我們是用什么工具看清這些動植物的結(jié)構(gòu)的?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下能讓我們觀察到更細小的結(jié)構(gòu)或生物的工具—顯微鏡。二、顯微鏡的結(jié)構(gòu)與使用指導學生對照實物交流顯微鏡各部分構(gòu)造,特別是目鏡、物鏡的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的關系,還有反光鏡的兩面的區(qū)別與使用。通過課件展示圖片抽查學生掌握情況。學生閱讀教材中實驗操作過程,教師指導。取鏡和安放取鏡動作:一只手握住鏡臂,另一只手拖住鏡座。安放顯微鏡的位置:距離實驗臺邊緣大約7cm處。安裝目鏡和物鏡。2.對光(1)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2)大光圈對準通光孔(3)轉(zhuǎn)動反光鏡,看到明亮的視野。3.觀察(1)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壓住,正對通光孔中心。(2)鏡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標本。(3)左眼看,右眼睜。左眼注視目鏡,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強調(diào):①用低倍物鏡(10X,即短的物鏡)對準通光孔。②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的手法要正確,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③糾正:應叫明亮的視野,不叫亮圈。④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4.練習移動玻片標本,能夠?qū)⑺^察的物象移到視野中央。微調(diào)顯微鏡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5.收鏡裝箱(1)將顯微鏡外表擦拭干凈。(2)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3)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4)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總結(jié):顯微鏡成像的特點:①物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數(shù)=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X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 學生積極思考觀察、思考、回答。小組交流,對照實物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對照課件回答教師指示部分的名稱。要求學生先看書,然后指導學生動手觀察。傾聽,引起注意,明確應注意的問題后,動手操作,觀察。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實驗得出總結(jié)。課堂小結(jié) 顯微鏡是用來觀察微小物體的光學儀器,使用時先要對好光,然后再來觀察標本,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X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 練習正確使用顯微鏡一、顯微鏡的基本結(jié)構(gòu)1、放大結(jié)構(gòu):目鏡、物鏡2、調(diào)光結(jié)構(gòu):遮光器、反光鏡3、調(diào)焦結(jié)構(gòu):粗、細準焦螺旋二、顯微鏡的使用步驟1 、取鏡和安放 (雙手、輕拿輕放)2 、 ★ 對光(標志:明亮的圓形)3 、 ★ 觀察(放標本 — 降鏡筒 ---- 升鏡筒 ---- 移玻片---調(diào)細準焦螺旋4、收鏡作業(yè)布置 復習掌握顯微鏡操作方法。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