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染色體變異知識內容 歸納 總結 提升一、染色體數目變異 (一)個別染色體數目變異 結合減數分裂的知識,完成下表中的病因分析 病名染色體組成病因病癥21三體綜合征(先天性愚型)細胞中多一條21號染色體患者智力低下,身體發育緩慢,患兒常變現特殊的面容。(教材P91圖5-13)Klinefelter綜合征(XXY)44+XXY外貌像男性,較一般男性高;智能一般較差;睪丸發育不全,無生育能力;常有類似女性的第二性征。Turner綜合征(X0)44+X外貌像女性,但較一般女性矮;智能低下,但也有正常的;第二性征發育不良,無生育能力。超雄綜合征(XYY)44+XYY身材高大,智能發育多偏于中下水平。人格發育偏離正常,以不穩定性和易暴發性為突出,個性殘暴。超雌綜合征(XXX)44+XXX軀體外形特征不顯著,性征發育如常。心理個性發育易受不良環境影響,從而導致人格偏離。[典例3]下列變異形成的遺傳病中,能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是( )(多選) A.紅綠色盲 B.21三體綜合癥 C.貓叫綜合癥 D.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歸納:個體染色體數目異常的原因 思考:有絲分裂過程異常能否導致個別染色體數目變異?與上述個體染色體異常情況有何不同? 歸納:可用顯微鏡觀察的變異類型(二)染色體數目成倍增減 1.染色體組 (1)概念: (2)染色體組數的判斷方法: (基因型為AAaaBbbb的個體)異常果蠅,12條染色體 區分染色體組和基因組 歸納:染色體組數的判斷方法2.二倍體和多倍體 (1)概念: 二倍體:由 發育而來, 內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 多倍體:由 發育而來, 內含有________________染色體組的個體。 (2)實例: (3)多倍體的特點:植株莖稈 ,________________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含量 。(缺點:結實率低) (4)人工誘導多倍體 ①最有效的方法:用________處理 ,也可用 處理。 ②原理: 時期: ③實例: 人工誘導四倍體: 人工誘導三倍體——無子西瓜: 思考:三倍體香蕉能產生種子嗎?它如何繁殖? 思考:人工誘導多倍體為什么要強調“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思考:如何培育無子番茄?這兩種無子性狀是否可以遺傳?3.單倍體 (1)概念:由 發育而來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 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實例:雄峰。 判斷: ①體細胞中含有1個染色體組的生物一定是單倍體( ) ②體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的生物一定是二倍體( ) ③由配子發育而來的生物一定是單倍體( ) ④由受精卵發育而來,體細胞中含有3個染色體組的一定是三倍體( ) [典例1] 下列據圖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體,其每個染色體組含一條染色體 B.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體,其每個染色體組含三條染色體 C.③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體,其每個染色體組含三條染色體 D.④代表的可能是某生物配子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其每個染色體組含四條染色體 (2)單倍體植株的特點:植株 ,而且 。 (3)單倍體育種 ①過程:花藥(花粉) 正常生殖的純合子新品種 ②實例:若以矮稈(抗倒伏)易感稻瘟病品種(ddrr)和高稈(易倒伏)抗稻瘟病品種(DDRR)水稻為親本進行雜交,培育矮稈抗病水稻品種。 方法一:雜交育種 方法二:單倍體育種 用遺傳圖解加文字說明的形式寫出育種過程: ③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判斷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方法 思考:①單倍體育種就是培育單倍體嗎? ②單倍體育種中秋水仙素處理部位與人工誘導多倍體有何差異? ③單倍體育種獲得的都是純合子嗎?知識內容 歸納 總結 提升二、染色體數目變異(二)染色體數目成倍增減 4.同源多倍體與異源多倍體(信息題) 同源多倍體:是指增加的染色體組來自同一物種,一般是由二倍體的染色體直接加倍產生的。 異源多倍體:指增加的染色體組來自不同物種,一般是由不同種屬間的雜交種染色體加倍形成。 [典例1]植物的進化經過了漫長的歷程,以下是普通小麥的進化過程簡圖。如果一粒小麥、山羊草及另一種山羊草(節節草)的染色體組分別用AA、BB和DD來表示,回答下列問題。 (1)大約在一萬年前,普通小麥的祖先“一粒小麥”和山羊草的原始野生種通過屬間雜交,得到雜交種(1),它的染色體組可用字母表達為__________,其大多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些雜交種(1)通過______________,成為異源多倍體,進化成二粒小麥,它的染色體組可用字母表達為________。 (3)由上圖可知,普通小麥的獲得通過________次屬間雜交,現在的普通小麥是________倍體,在普通小麥根尖細胞中有________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有________條染色體。 (4)由此可知,普通小麥根尖細胞中同源染色體的對數和此細胞有絲分裂的后期染色體的數目分別是 A.7;14 B.12;42 C.21;84 D.42;84 (5)我國學者鮑文奎運用多倍體育種的方法,將普通小麥和黑麥(RR)雜交育成新物種八倍體小黑麥,其細胞中染色體組可用字母表達為__________。八倍體小黑麥的優點是穗大、粒重、抗病性強、耐瘠性強、抗逆性強和營養品質好。三、實驗: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1.實驗原理: 2.實驗步驟: 思考:①你認為低溫誘導的時間長短應考慮哪些問題? ②實驗中卡諾氏液和改良苯酚品紅染液分別什么作用?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相同功能的染液? ③觀察時,視野中是否均為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的細胞?為什么?四、染色體結構變異 1.實例:貓叫綜合征 2.類型及結果 3.比較兩類染色體(或單體)間發生交換的變異類型 比較項 圖解區別發生范圍 發生于 染色體之間 發生于 之間從屬的 變異類型發生時間 顯微鏡下觀察造成的 結果[典例1]左圖顯示出某物種的三條染色體及其上排列著的基因(圖中字母所示)。試判斷(1)、(2)、(3)、(4)中的變化依次屬于哪種變異? [典例2]若圖甲中①和②為一對同源染色體,③和④為另一對同源染色體,圖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著絲點,判斷圖乙~圖戊中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類型。 思考:染色體結構變異發生在什么時期?哪些外界因素可能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歸納: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