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導與練】同步精品學案第0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原卷版)……………情境導入 激發熱情…………………………………課標呈現 清晰目標……………【2022年課標】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知識與能力】1.了解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背景及其內在聯系。2.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3.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撥亂反正的具體舉措。【過程與方法】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聯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實和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所取的偉大成績,深刻理解這次偉大的歷史轉折,提高歷史感悟能力;分析真理標準討論是如何突破“兩個凡是”的禁錮,從而掀起思想解放運動,培養歷史分析的思推能力;綜合中共十一屆三中金會的內容,理解其偉大的歷史意義,培養歷史綜合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黨的根本思想路線,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培養不迷信權威、求真務實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從撥亂反正的史實中,認識我黨具有正視現實、改正錯誤、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品格,激發愛黨情懷。教學重點:中共一屆三中全會基本史實。教學難點:中共一屆三中全會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轉變,還有其召開的歷史意義。…………………本課綜述 明確特征………………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次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講透知識 查缺補漏……………………【知識梳理】結合教材,解析知識點,識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開國大典的時間、過程和盛況、西藏和平解決的基本史實。知識點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1)背景①經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積累下許多嚴重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粉碎“四人幫”以后,人們要求對“ ”中的冤假錯案進行平反,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②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和《解放軍報》發表社論,公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方針。這一方針后來被稱為“ ”,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滿。(2)開展: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 的大討論。12月,鄧小平作了《 》的重要講話,實際上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基本的指導思想。(3)意義:這是一場深刻的 運動,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 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 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召開: 年12月,在 召開。(2)內容①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 、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②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 上來、實行 的歷史性決策。(3)意義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 和 建設新時期。②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 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 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知識點二 撥亂反正1.平反冤假錯案(1)全面展開: 后,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級黨、政、軍機關干部陸續得到平反,受到打擊、誣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等也恢復了名譽。(2)最大冤案平反: 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 的種種罪名,恢復劉少奇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 得到平反。(3)結束:到 年底,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基本結束。2.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時間、會議:1981年,中共十一屆 通過。(2)意義:標志著 勝利完成。3.恢復高考制度:“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鄧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得到恢復,1977年冬天進行了高考制度恢復后的第一次考試。……………………剖析點撥 理解透徹………………………【探究點撥】再次通讀教材,深入探究、交流,教師剖析點撥、易錯警示、拓展思維等;進行全面透徹的理解教材知識點。知識點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1)(2)(3)(4)2.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經歷的三次歷史巨變。第一次巨變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第二次巨變是新中國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結束了第三次巨變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3.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在聯系【例1】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次關于什么問題的大討論( )A.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 B.真理標準C.是否以階級斗爭為綱 D.市場經濟是姓“社”還是姓“資”【解析】【答案】B1.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時期的劃分。2.比較黨的歷史上兩次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會議。知識點二:撥亂反正“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與法制遭到嚴重踐踏,造成了社會秩序、黨內民主生活的極大混亂。“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民主與法制問題引起全黨、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民主和法制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提出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全會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例2】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的會議是( )A.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 B.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解析】【答案】【史料展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博,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解讀】:史料反映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歷史意義。【設問】:史料中的會議是哪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什么重要的歷史意又?【答案】: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的三次轉移。(1)國民革命失敗后,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鄉村。(2)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1.“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左”傾思想泛濫,國家和人民面臨新中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經濟困難,之后,國家沒有采取挽救措施。( )提示:2.“文化大革命”是一次真正意義的革命。( )提示:3.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時期的模范人物主要有“鐵人”焦裕祿,縣委書記的好榜樣雷鋒。( )提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說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全面、深刻地總結和吸取歷史經驗教訓,不斷開辟正確的發展道路。…………………一覽無余 規范答題………………………【效果檢測】結合所學知識點,完成教材練習、問題思考、材料研讀、課后活動等習題,檢查預習效果。【材料研讀】提示:【課后活動】1.提示:2.提示:…總結歸納 理解透徹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導與練】同步精品學案第0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解析版)……………情境導入 激發熱情………………………………………課標呈現 清晰目標…………【2022年課標】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知識與能力】1.了解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背景及其內在聯系。2.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3.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撥亂反正的具體舉措。【過程與方法】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聯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實和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所取的偉大成績,深刻理解這次偉大的歷史轉折,提高歷史感悟能力;分析真理標準討論是如何突破“兩個凡是”的禁錮,從而掀起思想解放運動,培養歷史分析的思推能力;綜合中共十一屆三中金會的內容,理解其偉大的歷史意義,培養歷史綜合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黨的根本思想路線,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培養不迷信權威、求真務實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從撥亂反正的史實中,認識我黨具有正視現實、改正錯誤、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品格,激發愛黨情懷。教學重點:中共一屆三中全會基本史實。教學難點:中共一屆三中全會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轉變,還有其召開的歷史意義。…………………本課綜述 明確特征………………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次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講透知識 查缺補漏……………………【知識梳理】結合教材,解析知識點,識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開國大典的時間、過程和盛況、西藏和平解決的基本史實。知識點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1)背景①經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積累下許多嚴重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粉碎“四人幫”以后,人們要求對“ 文化大革命 ”中的冤假錯案進行平反,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②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和《解放軍報》發表社論,公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方針。這一方針后來被稱為“ 兩個凡是 ”,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滿。(2)開展: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 真理標準問題 的大討論。12月,鄧小平作了《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的重要講話,實際上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基本的指導思想。(3)意義:這是一場深刻的 思想解放 運動,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 實踐 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召開: 1978 年12月,在 北京 召開。(2)內容①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 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 、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②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 經濟建設 上來、實行 改革開放 的歷史性決策。(3)意義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 改革開放 和 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新時期。②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 鄧小平 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 思想、政治、組織 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知識點二 撥亂反正1.平反冤假錯案(1)全面展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后,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級黨、政、軍機關干部陸續得到平反,受到打擊、誣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等也恢復了名譽。(2)最大冤案平反: 1980 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 劉少奇 的種種罪名,恢復劉少奇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名譽,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 最大的冤案 得到平反。(3)結束:到 1982 年底,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基本結束。2.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時間、會議:1981年,中共十一屆 六中全會 通過。(2)意義:標志著 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 勝利完成。3.恢復高考制度:“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鄧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得到恢復,1977年冬天進行了高考制度恢復后的第一次考試。……………………剖析點撥 理解透徹………………………【探究點撥】再次通讀教材,深入探究、交流,教師剖析點撥、易錯警示、拓展思維等;進行全面透徹的理解教材知識點。知識點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1)“文化大革命”積累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函待解決。(2)“兩個凡是”方針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滿。(3)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4)人們期待探索出一條新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2.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經歷的三次歷史巨變。第一次巨變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第二次巨變是新中國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次巨變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3.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在聯系“兩個凡是”方針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滿。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文章指出: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革命導師是堅持實踐檢驗真理的榜樣;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這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唯物主義原則,從理論上否定了“兩個凡是”方針;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打破了長期以來束縛中國人民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精神枷鎖,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例1】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次關于什么問題的大討論( )A.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 B.真理標準C.是否以階級斗爭為綱 D.市場經濟是姓“社”還是姓“資”【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77年,“兩個凡是”方針的推行,引起了人們普遍不滿。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故B符合題意。【答案】B1.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時期的劃分。2.比較黨的歷史上兩次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會議。知識點二:撥亂反正“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與法制遭到嚴重踐踏,造成了社會秩序、黨內民主生活的極大混亂。“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民主與法制問題引起全黨、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民主和法制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提出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全會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例2】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的會議是( )A.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 B.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解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答案】D【史料展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它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博,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解讀】:史料反映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歷史意義。【設問】:史料中的會議是哪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有什么重要的歷史意又?【答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的三次轉移。(1)國民革命失敗后,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鄉村。(2)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階級斗爭上來的決策。(×)提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時候,就為劉少奇恢復了名譽。(×)提示: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劉少奇的種種罪名,為劉少奇恢復名譽,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3.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提示: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說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全面、深刻地總結和吸取歷史經驗教訓,不斷開辟正確的發展道路。…………………一覽無余 規范答題………………………【效果檢測】結合所學知識點,完成教材練習、問題思考、材料研讀、課后活動等習題,檢查預習效果。【材料研讀】提示:①這次會議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②會議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必將引起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變革。所以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課后活動】1.提示:思想上——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政治上——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組織上——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2.提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愿望,符合中國國情。只有堅定這樣的認識,才能保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總結歸納 理解透徹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課堂導與練】2022-2023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同步精品學案(原卷版).doc 第07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課堂導與練】2022-2023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同步精品學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