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導與練】同步精品學案第08課 經濟體制改革(解析版)……………情境導入 激發熱情………………展示圖片: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合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的改革開放便拉開了序幕,通過農村改革,農民“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是如何進行的 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風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隊長宏昌把18戶農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產契約,并含著眼淚按下鮮紅的手印,這份契約當之無愧地成為農民告別饑荒的宣言書。這是一份怎樣的契約呢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來了解這段歷史。………………………課標呈現 清晰目標…………【2022年課標】了解農村改革、城市改革、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等史事,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知識與能力】知道家庭聯產聯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知道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情況。【過程與方法】感知家庭聯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創立與鄉鎮企業的崛起,以及國有企業改革與民營企業勃興的偉大變化,提高學生對歷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認識能力;聯系現實生活理解歷史內容,通過討論逐步認清歷史事物的本質,提高學生感知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系的能力,做到學史以明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改革開放前后中國農村、城市變化的描述,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義事業繁榮昌盛的強國之路,逐步確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的人生理想。教學重點:農村和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的史實。教學難點: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基本原則。…………………本課綜述 明確特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鄉鎮企業也發展起來,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后來,改革的重點轉向城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起來,企業活力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逐步建立起來,大大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增強了中國的經濟實力。………………………講透知識 查缺補漏……………………【知識梳理】結合教材,解析知識點,識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國有企業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基本史實。知識點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 政策。改革先從 開始。2.目的:調動農民的 積極性,促進 經濟發展。3.過程:(1)嘗試: 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 。這樣,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 大大提高了。這種建立生產責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2)推廣:到1983年, 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4.作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 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5.發展:隨著農業生產向 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 開辟了一條新路。知識點二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背景 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為繼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開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 》,要求加快以 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隨后, 改革全面展開內容 所有制結構上 主要是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變為 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管理體制上 對國有企業實行 ,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分配制度上 實行以 為主體、多種 并存的制度中心環節 增強 。意義 通過改革,企業有了經營自主權;實行 責任制,企業的經濟利益、職工的經濟收入與企業經營成果相聯系, 克服了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弊病。 這就大大調動了 的積極性,增強了 的活力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知識點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提出(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 經濟體制。(2)1993年, 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 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2.作用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 體制,有利于實現經濟的 和 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剖析點撥 理解透徹………………………【探究點撥】再次通讀教材,深入探究、交流,教師剖析點撥、易錯警示、拓展思維等;進行全面透徹的理解教材知識點。知識點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為何首先從農村開始?(1)現狀:(2)地位:(3)體制: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變革和調整。4.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經濟政策的多次調整說明的問題。(1)(2)(3)【例1】河北省一位普通農民從1959年開始堅持每天寫日記,用自己的親身體驗,記錄了生活的點點滴滴,見證了半個多世紀農村的歷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這樣記的:“今早開會,下午分田?!睂λ沼浿兴泝热莸睦斫?,符合當時史實的是( )A.此次“分田”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此次“分田”廢除了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C.“分田”后農民對土地有所有權,可以隨意轉讓或買賣D.“分田”后農民對土地有使用權,可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解析】【答案】知識點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性。2.城市國有企業改革與農村改革的相同之處。(1)(2)(3)(4)【例2】(2021·南京中考)到1987年底,“國營工業企業中,已實行廠長負責制的企業占68%;大中型國營工業企業中,實行了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占82%”。材料體現的是(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到來 B.“大躍進”高潮的掀起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展開【解析】【答案】知識點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經濟體制的兩次重大轉變。時間 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 我國的經濟體制從以國營經濟為主導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向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向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轉變,并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例3】從圖1到圖2的變化,表明各種票證逐步淡出歷史舞臺,象征著一個“新時期”的來臨?!靶聲r期”是指( )A.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解析】【答案】1.歌謠記憶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初起步。經濟改革始農村,家庭聯產搞承包。安徽鳳陽早實施,提高生產積極性。創出致富路一條,經營方式轉變了。迅速擴展到全國,從此農村大變化。經濟改革重城市,城市改革重國企。國企改革看國情,擴大企業自主權。城市改革漸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2.【史料展示】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轉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刺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個人富,集體富,國家還要蓋倉庫。【解讀】:史料稱贊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國家、集體、個人帶來的好處。它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設問】:史料所迷情景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大包干”反映了中央支持推廣的哪一制度?【答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質是農戶承包土地,土地所有權屬于農戶。( )提示: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加強國家對企業的管理。( )提示:3.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 )提示:…………………一覽無余 規范答題………………………【效果檢測】結合所學知識點,完成教材練習、問題思考、材料研讀、課后活動等習題,檢查預習效果。【材料研讀】答案【課后活動】1.答案政企職責不分分配制度“大鍋飯”經營承包責任制企業經營權集中在政府手中企業沒有自主權企業經濟利益與經營成果聯系企業經營好,職工收入就多2.答案…總結歸納 理解透徹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導與練】同步精品學案第08課 經濟體制改革(解析版)……………情境導入 激發熱情………………展示圖片: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合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的改革開放便拉開了序幕,通過農村改革,農民“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那么,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是如何進行的 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風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隊長宏昌把18戶農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產契約,并含著眼淚按下鮮紅的手印,這份契約當之無愧地成為農民告別饑荒的宣言書。這是一份怎樣的契約呢 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來了解這段歷史。………………………課標呈現 清晰目標…………【2022年課標】了解農村改革、城市改革、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等史事,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知識與能力】知道家庭聯產聯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知道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情況。【過程與方法】感知家庭聯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創立與鄉鎮企業的崛起,以及國有企業改革與民營企業勃興的偉大變化,提高學生對歷史上改革的巨大作用的認識能力;聯系現實生活理解歷史內容,通過討論逐步認清歷史事物的本質,提高學生感知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系的能力,做到學史以明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改革開放前后中國農村、城市變化的描述,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義事業繁榮昌盛的強國之路,逐步確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的人生理想。教學重點:農村和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的史實。教學難點: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基本原則。…………………本課綜述 明確特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改革首先在農村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鄉鎮企業也發展起來,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后來,改革的重點轉向城市,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起來,企業活力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逐步建立起來,大大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增強了中國的經濟實力。………………………講透知識 查缺補漏……………………【知識梳理】結合教材,解析知識點,識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國有企業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基本史實。知識點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背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實行 改革開放 政策。改革先從 農村 開始。2.目的:調動農民的 生產 積極性,促進 農村 經濟發展。3.過程:(1)嘗試: 1978 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實行 分田包干到戶,自負盈虧 。這樣,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 積極性 大大提高了。這種建立生產責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2)推廣:到1983年,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4.作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 生產力 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5.發展:隨著農業生產向 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 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民致富和 實現現代化 開辟了一條新路。知識點二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背景 改革在農村取得成功,為繼續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向城市開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 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要求加快以 城市 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隨后, 城市 改革全面展開內容 所有制結構上 主要是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變為 公有制 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管理體制上 對國有企業實行 政企分開 ,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分配制度上 實行以 按勞分配 為主體、多種 分配方式 并存的制度中心環節 增強 企業活力 。意義 通過改革,企業有了經營自主權;實行 經營承包 責任制,企業的經濟利益、職工的經濟收入與企業經營成果相聯系, 克服了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弊病。 這就大大調動了 企業、職工 的積極性,增強了 企業 的活力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知識點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提出(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 社會主義市場 經濟體制。(2)1993年, 中共十四屆三中 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2.作用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有利于實現經濟的 協調發展 和 穩定高速 增長,對現代化建設有巨大推動作用,使中國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剖析點撥 理解透徹………………………【探究點撥】再次通讀教材,深入探究、交流,教師剖析點撥、易錯警示、拓展思維等;進行全面透徹的理解教材知識點。知識點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為何首先從農村開始?(1)現狀: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多,農村生產力水平低,農業是改變中國落后面貌的關鍵。(2)地位:以農業為本,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3)體制:人民公社的弊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壓抑,農業生產發展緩慢。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承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變革和調整。4.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經濟政策的多次調整說明的問題。(1)黨和國家高度關注“三農”問題,支持農業發展、農村建設。(2)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刻保持積極態度,其間雖然有過曲所經歷,但總的趨勢是好的。(3)改革一定要符合國情,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例1】河北省一位普通農民從1959年開始堅持每天寫日記,用自己的親身體驗,記錄了生活的點點滴滴,見證了半個多世紀農村的歷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這樣記的:“今早開會,下午分田?!睂λ沼浿兴泝热莸睦斫?,符合當時史實的是( )A.此次“分田”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此次“分田”廢除了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C.“分田”后農民對土地有所有權,可以隨意轉讓或買賣D.“分田”后農民對土地有使用權,可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解析】據“1983年”“分田”可判斷,日記中的分田事件是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承包給各家各戶使用,所有權仍屬于集體。農民對土地只有經營權、使用權,沒有所有權。A項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意義,B、C兩項理解錯誤,因此答案是D項。【答案】D知識點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性。國有大中型企業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也是國民經濟收入和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關系改革成敗的關鍵。2.城市國有企業改革與農村改革的相同之處。(1)都改變了以往的生產經營方式。(2)都實行勞動者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克服了平均主義的弊端)的分配制度。(3)都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4)都實行了生產經營責任制,其實質是責、權、利的緊密結合。【例2】(2021·南京中考)到1987年底,“國營工業企業中,已實行廠長負責制的企業占68%;大中型國營工業企業中,實行了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的占82%”。材料體現的是(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到來 B.“大躍進”高潮的掀起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展開【解析】由“1987年”“廠長負責制”“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在企業中實行廠長負責制、多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這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活力,故D項正確;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到來,A項錯誤;1958年“大躍進”掀起高潮,時間不符,B項錯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農村進行的改革,C項錯誤。【答案】D知識點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經濟體制的兩次重大轉變。時間 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 我國的經濟體制從以國營經濟為主導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向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向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轉變,并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例3】從圖1到圖2的變化,表明各種票證逐步淡出歷史舞臺,象征著一個“新時期”的來臨?!靶聲r期”是指( )A.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解析】圖1的票證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圖2是自選超市,從圖1到圖2的變化表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商品生產能力大大提高,故“新時期”是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答案】D1.歌謠記憶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初起步。經濟改革始農村,家庭聯產搞承包。安徽鳳陽早實施,提高生產積極性。創出致富路一條,經營方式轉變了。迅速擴展到全國,從此農村大變化。經濟改革重城市,城市改革重國企。國企改革看國情,擴大企業自主權。城市改革漸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2.【史料展示】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轉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刺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眾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陳糧,燒陳草,個人富,集體富,國家還要蓋倉庫。【解讀】:史料稱贊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國家、集體、個人帶來的好處。它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設問】:史料所迷情景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大包干”反映了中央支持推廣的哪一制度?【答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在農村進行生產責任制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質是農戶承包土地,土地所有權屬于農戶。(×)提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土地所有權仍屬于集體,土地使用權屬于農民,實行生產責任制,自負盈虧。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加強國家對企業的管理。(×)提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強企業活力。通過改革,企業有了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企業的經濟利益、職工的經濟收入與企業經營成果相聯系,企業經營好,職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弊病。這就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3.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提示: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一覽無余 規范答題………………………【效果檢測】結合所學知識點,完成教材練習、問題思考、材料研讀、課后活動等習題,檢查預習效果。【材料研讀】答案 計劃經濟體制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迅速改變了中國長期落后的面貌。但是,經過多年的實踐,它的弊端也逐漸顯露。這種體制下,國家對企業統得過多過死,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從原料采購到產品生產、銷售都要按照國家統一計劃進行,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需要。國民經濟按行政系統、行政區劃管理,造成條塊分割嚴重,割斷了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系。企業和職工的“大鍋飯”,使積極性和創造性不能充分發揮,制約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正因為這些弊端,所以必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課后活動】1.答案政企職責不分分配制度“大鍋飯”經營承包責任制企業經營權集中在政府手中企業沒有自主權企業經濟利益與經營成果聯系企業經營好,職工收入就多2.答案 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業生產得到了大發展,農民收入有很大提高。…總結歸納 理解透徹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8課 經濟體制改革-【課堂導與練】2022-2023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同步精品學案(原卷版).doc 第08課 經濟體制改革-【課堂導與練】2022-2023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同步精品學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