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流動的組織——血液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依據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學業要求及學業質量標準,并圍繞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血液樣本,知道血液的組成以及基本功能; 通過使用顯微鏡觀察人學永久涂片,了解血細胞的形態、數量和主要功能; 通過學習血液各成分知識,解讀常規血檢化驗單;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描述血液的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教學難點:觀察人血涂片,顯微鏡下分辨各種血細胞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引入思考(學生話劇引出思考) 以福爾摩斯偵探為主角,設計簡單的情節引出本堂課的主線。 引出主線:血液內有什么奧秘?(2個問題) (1)如何解讀福爾摩斯的血檢報告; (2)為什么福爾摩斯在案發現場采集了血液樣品? 設計意圖: 以學生表演話劇的形式直入主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興趣。 活動一:探究血液成分,深化科學思維 (1)課前準備:取一支試管,在試管內加幾滴5%的檸檬酸鈉(檸檬酸鈉是一種抗凝劑,它可以防止血液凝固,所以加入檸檬酸鈉之后,血液不會發生凝固),加入新鮮家兔血液后靜置一段時間。 (2)課上:學生分小組,觀察探究并思考兩個問題。 ①試管B中的血液有幾種顏色? ②根據試管B內血液的顏色,可以將血液分為幾部分,占比約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靜置一段時間后的血液出現了明顯的分層現象,上面這一層淡黃色透明的液體叫血漿,它占到了整個血液的55%左右,下面的這部分顏色深紅色的是血細胞占到了45%左右,其中血漿的成分主要包括水約占90%,其次還有血漿蛋白,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那么血漿有什么功能呢?同學們可以分析一下,血漿的主要成分是水,血液需要運送的大多數物質都要溶解在血漿里,所以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組織細胞所需要的養料以及組織細胞所產生的代謝廢物。再來看血細胞部分。其中深紅色的部分是紅細胞,在血漿和紅細胞之間,白色的這一層是白細胞和血小板,也就是說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那這些血細胞在形態和結構上又有什么不同特點呢? 設計意圖:學生直觀觀察血液,培養學生觀察總結能力,增強學生的實驗探究精神,加深學習印象,利于知識的建構。 活動二:觀察人血永久涂片,提升探究實踐 利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永久涂片,找紅細胞和把白細胞。 問題1.在人血永久涂片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是哪種? 問題2.體積最大的血細胞是哪種? 問題3.血小板的特點是? 教師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顯微鏡,學生動手觀察、總結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血細胞在顯微鏡下的特征:從圖片中我們很容易發現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體積最大的血細胞是白細胞,血小板特別小,因此,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容易看到。 設計意圖:實驗是判定科學理論、通過顯微鏡觀察人學永久涂片,總結血細胞的特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科學實驗思維。 活動三:探索血細胞,升華探究精神 對血細胞有初步了解后,我們對每一種血細胞做更深入學習。 (1)紅細胞 紅細胞的壽命約120天,它的形狀是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男女數量不同,是不是所有的紅細胞都沒有細胞核呢?當然不是,只有成熟的哺乳動物的紅細胞才沒有細胞核,比如說像青蛙鳥類,它們的紅細胞里是有細胞核的。我們都知道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是相適應的,那么紅細胞的這種兩面凹的特殊結構與什么功能相適應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紅細胞的功能,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紅細胞是從肺部往肌肉細胞在搬運氧氣,并且把肌肉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搬回到肺部,因此我們可以概括出紅細胞的功能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而兩面凹的結構呢,是為了增大氣體接觸的表面積,利于氣體的運輸,思考問題1:紅細胞為什么具有上述功能呢?這是因為紅細胞里面有一種非常重要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紅色蛋白質,它的特點是在氧氣濃度高的時候可以跟氧氣結合,在氧氣濃度低的時候又可以和氧氣分離,正是因為血紅蛋白可以跟氧氣結合或者分離的這個特點,才使得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那么再回到剛才那張圖片進行具體分析,肺部氧氣濃度高,血紅蛋白能夠很容易和氧氣結合在一起,使得紅細胞攜帶著氧氣,可以運輸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包括這里的肌肉細胞,那么在肌肉細胞這里不斷消耗的氧氣,隨著氧氣的濃度降低,血紅蛋白就會跟自己攜帶的氧氣分離,那么氧氣就會進入到組織細胞當中,供生命活動的需要。 聯系生活1:如果人體內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值低于正常值時,會對健康造成什么影響呢?這就是我們非常熟悉貧血。出現貧血后會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人會出現精神不振,疲勞,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貧血的人需要補充蛋白質,尤其是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說像豬肝,菠菜等。 (2)白細胞 白細胞的壽命約7-14天,特點是白細胞沒有顏色。所以如果想觀察白細胞,必須事先進行染色,白細胞能變形就和它的功能是相關的。白細胞的數量正常值是(4-10)×10的9次方個每升。接下來,請同學們觀看視頻(14s),思考白細胞有什么功能。通過視頻我們知道白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侵入人體的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的功能,當人體有病菌和異物入侵是血管中的白細胞,需要從血管中出來,到組織液里發揮它的作用,但毛細血管壁的縫隙要遠遠小于白細胞的直徑,那么白細胞是如何從毛細血管壁里穿過的呢?首先白細胞需要做變形運動來改變它的形狀,這樣才他才能夠順利的從毛細血管壁的縫隙穿過到達組織液中,然后在組織液中吞噬病菌。 聯系生活2:有時去醫院醫生要求進行血常規的化驗,在血常規化驗單上有時會顯示白細胞的數值高于正常的數值,說明我們人體可能有病菌入侵,而白細胞是用于吞噬病菌或者異物的,在吞噬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產生發熱,導致體溫升高,出現炎癥等等現象,但是如果人體內白細胞數量低于正常值的話,人體便無法抵抗入侵的病菌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力有所下降,這個時候就很容易生病了。 (3)血小板 血小板的特點是它很小、形狀不規則,沒有細胞核,人體內血小板的數量的正常值是(1-3)×10的11次方個每升。血小板有哪些作用呢?我們來看一個視頻資料(18s)。通過視頻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當出現傷口的時候,血小板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加速血液的凝固和促進止血。 聯系生活3:當血小板數量低于正常值時,無法進行正常的凝血和止血,會導致異常的出血,出現流血不止的現象,但是當人體內血小板數量高于正常值時,很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設計意圖:深入探究血細胞,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充分體驗到生物學的魅力。 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緊扣主題) 問題1分析福爾摩斯的血檢報告 通過學習,引導學生解讀報告,能夠找到血紅蛋白數值偏低和貧血之間的關系、白細胞數值增高與病菌感染的聯系。 問題2、為什么福爾摩斯在案發現場采集了血液樣品? 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根據血細胞結構,找到關鍵詞“細胞核”。 知識小結:血液不僅具有運輸作用,還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學生活動:角色扮演—誰對“主人”貢獻最大? 圍繞“誰貢獻最大”組織內容,語言簡單明了,用表演的形式,時間2分鐘左右。 ②五人一組,分別扮演某人的血漿、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主人。 結束語:教師總結——血液每一種成分對身體都非常重要,如果社會是一條血管,我們就是那每一個細胞。沒有浪花朵朵,卻盡職盡責,沒有豪言壯語,但默默行動。愿同學們 勤奮進取,茁壯成長!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表演,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一個也不能少”理念體現了血細胞每種成分的重要性,從而延申到個人、到社會,培養生命觀念和態度責任。 課后作業:制作血細胞模型 板書設計(使用磁性貼粘貼): 第四章 第1節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流動的組織——血液 1. 血漿::①運載血細胞 ②運輸養料和廢物 2. 血細胞 項目形態特點有無細胞核數量功 能名稱紅細胞兩面凹的圓狀,富含血紅蛋(鐵)成熟的無最多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個體最大,形態多樣有最少保護和防御血小板個體最小,形態不規則無居中凝血和止血6.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喜歡的偵探類小說拉開帷幕,提出問題。課堂將設置了多次活動,以問題對話展開探究,得出血液的組成及功能,最終通過活動習得知識,解決額外問題,前后呼應,課堂緊湊,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題”。并在活動中滲透生命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的核心素養。本節課知識內容容易記混淆,對初一的學生來說需要花時間消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