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4屆高考歷史學科命題的走勢與熱點問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4屆高考歷史學科命題的走勢與熱點問題

資源簡介

2014屆高考歷史學科命題的走勢與熱點問題
羅田三里畈高中 黃萬書 童曉燕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2013年全國各地高考文綜試題中,新課程標準試題占絕大多數。就歷史學科的高考命題而論,新課程卷新的考試內容、新的呈現方式,特別是新的課程理念的濃烈,給人耳目一新的印象。我們立足于新課標試題,從命題特點的角度,簡要分析近幾年高考歷史學科命題的總體特點,并對2014年高考歷史命題走勢與熱點問題作出有據可循的大膽預測,僅供參考。
一、近幾年高考歷史學科命題分析
1、近幾年高考歷史(必修)分值分布情況: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2010

專題
考查內容
分值
專題
考查內容
分值
專題
考查內容
分值

西周分封制
4

明代寶鈔
4

明清思想
4

郡縣制
4

明清手工業
8

亞里斯多德
4

美國獨立的漫畫
4

19世紀英國工業
16

西學與日本新詞
4

十月革命
4
恩格斯認識
13

京師大學堂
4

百團大戰
4

中蘇關系
4

甲午戰爭
4
2011年

西周對秦漢的影響
4

南北朝貨幣
4

黃宗羲思想
4

巴黎公社文告
4

經濟全球化
4

蘇格拉底思想
4

洪秀全由反孔到尊孔
4

人民公社
4

近代三位物理學家
4

公車上書與五四運動
4

國企改革
4

東南保護條約
4
一、四
古代選官制度(秦唐清末)演變
25

18世紀西方的崛起
12
2012年

漢代監察制度
4

明代工商業
4

白娘子故事
4

清內閣處理公務案
4

張謇辦實業
4

王陽明心學
4

梁啟超論古代專制政治
4

中國二五計劃
4

中共早期道路
4

下海潮
4

《十二銅表法》
4

20世紀世界貿易
4

西方對近代中國的沖擊反應模式
12
二、六
城市信號燈的歷史
25
2013年

戰國墓葬的變化
4

晚清近代化趨向政府
4

宋代儒學的變化
4

古雅典政體
4

胡佛政策
4

近代科學家
4

英國光榮革命
4

二戰后歐洲聯合
4

中共六大
4

二戰后蘇聯經濟
4

德國地圖變化
4
四、七
新經濟與中國80年代改革
4

漢唐歷史地圖變化信息
12
一、三
中國古代到近代海洋的利用
25
(1)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高考考查的內容為教材上的重要知識點。
(2)考查的教材內容比重分析
近四年全國新課程卷試題模塊分布(選做題未統計)
高考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總分
年份
選擇題
主觀題
選擇題
主觀題
選擇題
主觀題
2009
5*4=20分
0
5*4=20分
37分
4*2=8分
0
85分
2010
7*4=28分
0
4*1=4分
37分
4*4=16分
0
85分
2011
4*5=20分
25分
4*4=16分
12分
4*3=12分
0
85分
2012
4*5=20分
12分
4*5=20分
25分
4*2=8分
0
85分
2013
4*5=20分
12分
4*5=20分
25分
4*2=8分
0
85分
從模塊內容分布角度分析可以知道,高考考查內容以必修一和必修二為主,占77分。必修1側重出選擇題;必修2所占分值較多,而且側重出題;必修3所占分值較少,但2012年出現三大模塊綜合;另外文化常識考題逐漸淡化。
近四年全國新課程卷試題各階段分布(選做題未統計)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現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現代史
選擇題
非選擇題
選擇題
非選擇題
選擇題
非選擇題
選擇題
非選擇題
2010
題數
4
2
4
1
3
1
分值
30
16
4
35
2011
題數
3
1
5
1
3
1
分值
37
20
4
24
2012
題數
6
4
1
1
1
2
分值
24
28
4
29
2013
題數
2
2
3
1
1
6
分值
30
27
4
24
總分值
121
91
16
112
比例
35.6%
26.8%
4.7%
28%
從通史體系內容角度(必修):從通史體系看,中國史和世界史幾乎是各占一半;中國史的中國古代史所占分值較多,主要以選擇為主,但也有大題出現(如2011年、2013年高考);中國現代史分值比例較小;近代史也主要以選擇為主;世界現代史所占分值較大,且主要以大題為主。
2、選修試題情況
年份
選修1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08
戊戌變法、彼得一世改革、明治維新
2009
北宋初改革(租佃關系、青苗法)
2010
劉晏改革(榷鹽法)
2011
盟旗制度
2012
王莽改制
2013
清末新政和戊戌變法(全國一卷)
2013
古代賦稅制度改革:兩稅法(全國二卷)
近年來選修1基本不在考查教材上的內容,而且基本是考查古代史文言的內容
3、近幾年高考歷史各題型變化分析:
(1)選擇題題型的變化分析:
年份
從材料獲取信息
聯系教材知識作答
其中圖表題
合計
2009
24.27.29.30.31.34.35 計7題
25.26.28.32.33 計5題
1題
12題
2010
25.27.28.31.35 計5題
24.26.29.30.32.33.34 計7題
2題
12題
2011
24.25.26.27.28.30.31.32.34 計9題
29. 33.35 計3題
2題
12題
2012
24—35 計12題

1題
12題
2013
24.30.33 計3題
25.26.27.28.29.31.32.34.35計9題
1題
12題
近幾年的高考經歷了2009年—2012年從重視教材史實到從材料獲取信息能力的變化,而2013年又經歷了從材料獲取信息回歸到重視教材史實的運用的重大變化!此趨勢一旦出現,將會延續幾年;理解材料的難度有所下降。選擇題總體難度有所下降。
(2)主觀題變化分析:
第40題與第41題的變化。由上圖可知交替在必修一與必修二之間輪換出題;必修二出現40題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所以我們必修二復習的重點以選擇題為主。適當加強圖表表格的主觀題的訓練。必修三做好出現第41題的復習準備。
(3)第41題(開放性試題)題型的變化分析:
從2009年至2012年題目的特點:沒有限定范圍,從正反方面回答皆可,主要考查學生的史論結合能力;2013年發生變化,題目特點:要求從材料獲取信息,主要考查學生的闡釋歷史現象的能力。

二、 近幾年高考歷史試題的命題特點
(一)近幾年高考歷史試題命題的共同特征
1、學科思維能力是考查的主要方向。
近年新課程歷史試題以考查歷史學科能力為核心,穩步推進高考命題改革,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以選擇題為例,各地試題考查純記憶能力的試題數量和分值有所下降,而考查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調動等能力的試題數量和分值有所上升。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論證和探討問題能力的分值有所上升,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尤其是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的分值下降,反映了考查歷史學科思維能力的要求逐步提升。
2、知識點考查相對集中。
近四年全國課標卷對模塊一(必修Ⅰ)各課的考查頻率
單元

考查次數
第一單元
第1課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2
第2課
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
第3課
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4
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2
第二單元
第5課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2
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
第四單元
第10課
鴉片戰爭
第11課
太平天國運動
1
第12課
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1
第13課
辛亥革命
1
第14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1
第15課
國共的十年對峙
2
第16課
抗日戰爭
1
第17課
解放戰爭
第三單元
第7課
英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
第8課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1
第9課
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第五單元
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
第19課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1
第六單元
第20課
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
第21課
民主政治的曲折發展
第22課
祖國統一大業
第七單元
第23課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1
第24課
開創外交新局面
第八單元
第25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
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
第27課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注:第一單元考過9次;第四單元考過7次;第八單元考過0次
近四年全國課標卷對模塊二(必修Ⅱ)各課的考查頻率
單元

考查次數
第一單元
第1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第2課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
1
第3課
古代商業的發展
3
第4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
2
第二單元
第5課
開辟新航路
1
第6課
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拓展
1
第7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3
第8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2
第三單元
第9課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 
2
第10課
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
1
第四單元
第11課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2
第12課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3
第13課
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第五單元
第14課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第15課
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
第16課
大眾傳媒的變遷
第六單元
第17課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
第18課
羅斯福新政
第19課
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第七單元
第20課
戰時共產主義到斯大林模式
1
第21課
二戰后蘇聯的經濟改革
第八單元
第22課
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第23課
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
1
第24課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2
注:第一單元考過6次;第二單元考過7次;第四單元考過5次;第5單元考過0次
近四年全國課標卷對模塊三(必修Ⅲ)各課的考查頻率
單元

考查次數
第一單元
第1課
百家爭鳴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2課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第3課
宋明理學
3
第4課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1
第二單元
第5課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1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7課
啟蒙運動
第三單元
第8課
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
第9課
輝煌燦爛的文學
1
第10課
充滿魅力的書畫戲曲藝術
第四單元
第11課
物理學的重大進展
1
第12課
破解生命起源之謎
第13課
從蒸汽機到互聯網
1
第五單元
第14課
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
1
第15課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傳播
第六單元
第16課
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第17課
毛澤東思想
第18課
新時期的理論探索
第七單元
第19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20課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第21課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第八單元
第22課
文學的繁榮
第23課
美術的輝煌
第24課
音樂與影視藝術
注:第一單元考過4次;第四單元考過2次;第六、七、八單元考過0次
3、新穎的情境材料是主要的呈現方式。
近四年全國新課程卷歷史試題材料數量及來源
材料
數量
材料來源
史書及著作
時人敘述
(日志)
圖表
(漫畫)
命題者
綜合
2010
15
6
4
2
3
《封建論》 《政治學》
《二十七八年海戰史》
《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
《劍橋歐洲經濟史》《反杜林論》
傳單、報告、
條約、日志
表格、漫畫
2011
15
6
7
2
2
《隋書》 《明夷待訪錄》
《世界:一部歷史》
《中國史綱要》 《新唐書》
《為什么是歐洲?》
申辯、文告、懿旨、條約、文件、通知、奏章
地圖
2012
14
1
8
2
4
《城市道路交通》
記述、書信、評估、統計、案例
餅狀圖、
書寫圖示
2013
14
2
2
6
8
《中國通文》
《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
決議、報告
地圖
4、跨模塊綜合試題漸趨成熟:
近四年全國課標卷歷史試題中跨模塊綜合的選擇題
題號
題目
模塊綜合
2010
32
館藏傳單題
政治、經濟模塊
2011
24
周漢政治題
政治、思想模塊
29
太平天國題
政治、思想模塊
30
愛國救亡題
政治模塊、選修模塊
2012
24
刺史監察題
政治、經濟模塊
25
傳說故事題
經濟、思想模塊
27
四民同道題
經濟、思想模塊
29
梁啟超論述題
政治、思想模塊
31
俄國革命題
政治、思想模塊
32
二五計劃題
經濟、政治模塊
2013
24
墓葬差別題
政治、經濟模塊
25
漢唐儒學題
政治、思想模塊
29
現代化題
政治、經濟、思想模塊
32
歐洲聯合題
政治、經濟模塊
近四年全國課標卷歷史非選擇題的綜合性
題號
題目
模塊綜合
關聯中外
貫通古今
2010
40
經濟發展題
明清、英國
中世紀晚期-19世紀中期
2011
40
人才選拔題
政治、思想模塊
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唐—晚清
41
西方崛起題
政治、經濟、
思想模塊
古希臘羅馬—1500年—1850年
2012
40
交通信號題
經濟、思想模塊
1868年—20世紀80年代后期
41
沖擊反應題
政治、經濟、
思想模塊
西方、中國
2013
40
海洋利用題
政治、經濟、
思想模塊
古代(春秋戰國、漢、唐、宋元、明清)——近代(晚清)
41
歷史地圖題
政治、經濟模塊
近四年全國課標卷選擇題中的“關聯中外、貫通古今”類題
題號
題目
關聯中外
貫通古今
2012
29
梁啟超論述題
中國古代、近代
31
俄國革命題
俄國、中國
32
二五計劃題
中、美、蘇關系
2013
35
中國改革題
俄國、中國
5、陷性介入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路始終未變。
2012年全國卷試題與社會現實問題密切相關
題號
題目
關聯的現實問題
24題
刺史監察題
我國社會兩級分化,追求社會公平的現實
25題
流傳故事題
中國社會發展對中產階層的呼喚
26題
社會變動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社會階層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27題
四民同道題
揭示了信仰對于重塑社會秩序的重要性,迎合了當前中國社會國民思想信仰危機的現實
30題
實業救國題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大潮中,提倡創新精神和科學發展觀
33題
下海經商題
影射當前就業中的“公務員熱”,并與鄧小平南方講話20周年這一時政熱點有關
32題
二五計劃題
涉及中美關系的中蘇關系
34題
葡萄案例題
批駁現實法律中的某些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
35題
貿易份額題
美國強化亞洲戰略,重返亞太地區
40題
交通信號題
私人汽車猛增、城市交通問題、“限行”、“限牌”、酒駕刑事立法”等
社會現實問題在2013年全國課標卷歷史試題中的體現
社會現實問題
在試題中的體現
中國夢
29題中國現代化、30題中國革命道路、35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三道選擇題形成了一個主線,即從近代以來,一直到今天,中華民族是如何探求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之路的。
45題從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入手,引導學生思考這兩次改革的不同結果。46題以洋務派和維新派辦的報紙為命題點,引導學生思考報紙對近代中國民主的影響。
海洋權益
40題從考查中國古代的海洋利用的特點,到中國近代的海洋利用的變化,引導學生思考“海洋利用”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影響。
深化改革與
制度創新
24題墓葬差別體現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變化、27題光榮革命反映英國政體的變更、29現代化趨向、30題六大決議案、31題胡佛的有限干預、35題中國改革、41題漢唐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變化
科教興國
28題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41題指南針的使用及洋務運動、
國家統一
34題歐洲局部圖映射國家的分裂與統一
近四年全國新課程卷歷史試題中涉及的周年問題
年份
周年事件
2010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60周年、百團大戰70周年、清廢科舉105周年、甲午戰爭115周年、恩格斯誕辰190周年、英國完成工業工業革命170周年
2011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90周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10周年、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太平天國運動160周年、牛頓逝世285周年、黃宗羲誕生500周年
2012
鄧小平南方講話20周年、中美關系正常化40周年、關貿總協定成立65周年、十月革命95周年、清帝退位100周年、南京條約簽訂180周年、王陽明誕生540周年
2013
程頤誕辰980周年、光榮革命325周年、哥白尼誕辰540周年、戊戌變法115周年、中共六大召開85周年、斯大林逝世60周年、羅斯福新政開始80周年、歐盟成立20周年、越南停戰40周年
6、注重史觀的考查,在歷史的發展脈絡中理解歷史的變化,強調對歷史階段特征的掌握。
如全國Ⅰ卷29題:考查中國近代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在中國現代化中的典型作用。第25題考查了古代儒學發展的各階段特征。如選修題第45題: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在近代化向西方學習的進程中對戊戌變法和清末新政的認識。所以,選修題目的答題也必須是在總體通史和文明史觀的掌握基礎上才能給出滿意的答案。
全國Ⅱ卷29、33、34考查近代化史觀,35、40、41涉及全球化史觀,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考查和培養的同時注意學生思想教育滲透和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培養。
7、新題型的出現
2013年的歷史高考試題還出現了一種新題型,第41題是今年歷史考題的又一新變化(2013年全國一卷漢、唐行政區劃的演變示意圖,2013年全國2卷太和殿和白金漢宮及唐寧街10號的比較圖,改變往年給出材料概括觀點進行評述或評析的題型,而是以圖片材料對比的形式出現,要求考生概括信息,用史實加以說明,屬于首次出現的新題型。這種題目對考生的識圖能力,以及歷史知識的儲備有很強的要求。從解答方式上要求學生史論結合,典型特點是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信息,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表個人見解,提倡自主思考,能夠很好地體現出考生的歷史綜合素養。宏觀來看近三年的考題,41題的變化最大,考查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查比較明顯。
(二)2013年高考歷史試題的新變化:
1、回歸教材,回歸知識本位的趨勢十分明顯。
(1)單純性考查材料理解能力的試題大大減少。
(2)題干材料或者語言表述上,基本上都有課本的“影子”,與教材中的考點聯系比較緊密,緊扣教材。
如:27題:1688年,英國議會迎立荷蘭之爭威廉為國王,并擁立他的妻子瑪麗(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為女王,目的是……。
32題:1950年,法國提出歐洲應該超越國家的藩籬聯合起來。這一提議得到聯邦德國等國家的支持,但英國等一些國家反對成立超國家的機構,只有法、德、意等六國實現了聯合。六國率先實現聯合的直接原因是這些國家……
(3)在答題上,對學生的知識儲備的要求有所提高。
2、評論題改為說明題。
3、加強了歷史時空的考查。
4、 “貫通古今,關聯中外”的學科內大跨度題有所減弱。
5、情景材料趨向于單一。
三、預測2014年高考歷史學科命題走勢:
1、以教材為知識背景的試題多,直接依據教材表述的試題少;或難或易的試題多,難度適中的試題少。
2、歷史基礎知識是實現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重視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仍將是高考歷史命題的指導思想之一。
3、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學科能力,其采用的新材料和營造的新情境將更具人文色彩。考古發現、館藏文物、影視片斷、報紙通訊報道、圖表數據、人物言論摘錄、名著、圖片漫畫、票證、標語、口號、廣告、路牌、印章、紀念章、紀念碑、餐具、服飾、諺語、兒歌、俚語、外來語、新詞匯、網絡語言、對聯、建材、民俗、觀念等鮮活素材,都將成為高考命題的載體。
4、將充分關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社會問題和時代主題,強調歷史學科“學以致用”“資政教化”“以史為鑒”的社會功能。
5、將更具有開放性,把歷史學科能力作為考查重點,更加重視對學生創新品質的考查。
6、將進一步體現學術性,新的史學研究范式和史學研究新成果會被大量引進高考命題。同時會要求學生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或要求并結合所學知識,撰寫歷史小論文,體現出較強的學術性。
7、近年來高考歷史試卷正在形成一種“三入”和“三近”的趨勢。“三入”即鄧小平理論進入試卷、宏觀思考融入試卷、史學動態滲入試卷。“三近”即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這“三入”和“三近”會在2014年的高考命題中進一步體現。
8、關注時政熱點
2014年高考備考的熱點問題
高考命題追捧的新史觀 高考命題共識的主流價值觀 高考常考的國學常識 中國夢 新型城鎮化道路的崛起
廉政建設與反腐敗
關注民生與社會保障問題
科教興國,建設創新型國家
構建新型大國關系與和諧世界
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中歐光伏大戰
2014年高考備考的周年熱點
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170周年
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150周年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興中會成立120周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95周年;
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開始90周年;
1934年工農紅軍長征80周年;
1944年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70周年………
1949年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北平和平解放、政協第一次會議、新中國成立)65周年;
1954年第一屆人大、第一部憲法頒布60周年;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55周年;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0周年;
1979年中美建交和《告臺灣同胞書》35周年;
1984年《中英香港問題聯合聲明》、城市體制改革、開放14個沿海開放城市30周年;
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20周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阳新县| 綦江县| 乐陵市| 顺平县| 五原县| 平定县| 华池县| 涿鹿县| 邵阳县| 葵青区| 茶陵县| 新绛县| 缙云县| 泸西县| 合作市| 北安市| 金塔县| 凉城县| 芜湖县| 繁昌县| 绵阳市| 铜鼓县| 鹿泉市| 隆林| 无棣县| 平泉县| 恭城| 奉化市| 峨山| 柘城县| 如皋市| 伊川县| 通渭县| 盈江县| 琼结县| 衡南县| 沽源县| 安龙县| 金坛市|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