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節 機械能及其轉化【知識重點】1.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2.能通過實驗或實例認識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能解釋與機械能轉化有關的現象.3.了解機械能守恒的含義.(重點)【課程集訓】★知識點 機械能守恒及其轉化1.如圖甲所示,小球從高處自由下落,小球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以上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該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2.如圖乙所示,射擊運動員彎弓將箭射出時,弓的彈性勢能減小,箭的動能增大(以上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該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3.如圖丙所示,小朋友從高處落下,在與蹦床接觸前,小朋友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與蹦床接觸后,動能減小,蹦床的彈性勢能增大(以上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該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再轉化為彈性勢能.4.如圖所示,將滾擺從A點由靜止釋放,向下運動到達最低點B,然后往上運動到達跟A點等高的C點,如此往復運動.不考慮空氣阻力和繩子摩擦.(1)重力勢能最大的位置是A點和C點,動能最大的位置是B點.(2)從A點到B點,滾擺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守恒.(3)從B點到C點,滾擺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5.(物理觀念)如圖所示,人造衛星沿橢圓形軌道繞地球運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衛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動能逐漸減小,勢能逐漸增大,機械能變小B.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逐漸減小,勢能逐漸增大,機械能不變C.衛星在近地點時,動能最大,機械能最大D.衛星在遠地點時,勢能最大,機械能最大 ★歸納總結1.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即機械能=動能+勢能.2.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減小的能量轉化為增大的能量.3.動能大小的變化通過質量、速度的變化來判斷;重力勢能大小的變化通過質量、高度的變化來判斷;彈性勢能大小的變化通過彈性形變的程度來判斷.4.當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時,機械能的總和不變,我們就說機械能守恒.★知識點 機械能和其他能量的相互轉化1.如圖所示,將小球在A點由靜止釋放,小球從A點擺動到B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因為小球受到空氣阻力,在擺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高點逐漸降低,最終停在了B點,說明小球的機械能不守恒.2. (科學思維)如圖所示,粗糙的弧形軌道豎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個小球由A點以速度v沿軌道滾下(D)A.整個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不變B.小球在A、B兩點具有的動能相同C.小球在A點具有的機械能等于它在C點具有的重力勢能D.小球在A、B、C三點的速度大小關系是vA>vB>vC ★歸納總結1.當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時,物體機械能守恒;當物體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并且外力對物體做功時,機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轉化,則機械能不守恒.2.機械能守恒的標志性條件:題目中出現“光滑”“不計阻力”等詞時,說明沒有摩擦,不會摩擦生熱,也就是機械能不會轉化為其他能量(內能),此種情況下很有可能機械能守恒.3.機械能不守恒的情況:(1)機械能減少:有摩擦力時,機械能轉化為其他能量(內能),機械能減小.(2)機械能增加:有外力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可能增加,如火箭發射時加速升空、在牽引力的作用下汽車加速爬上斜坡、杠鈴被運動員舉起時,物體的機械能均增加.★知識點 水能和風能的利用自然界的流水和風都是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資源.人們利用風力發電機和水能發電站將風能和水能轉化為電能.1.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的開發可以有效緩解我國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中科院專家認為:目前產業化條件最為成熟的為風力發電.風力發電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C)A.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太陽能轉化為電能C.機械能轉化為電能D.機械能轉化為化學能2.(物理學與工程實踐)衢江抽水蓄能電站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電低谷時(如深夜),電站利用電網多余的電能把水從下水庫抽到上水庫中儲存起來(如圖甲所示);用電高峰時,再利用上水庫中的水發電(如圖乙所示).(1)蓄能時,水被抽到上水庫,此過程是將電能轉化為水的機械能.(2)抽水蓄能電站選址衢江黃壇口,不僅因為當地水資源豐富,同時還考慮到當地地勢較陡,這樣建成的電站上、下水庫的高度差比較大,有利于蓄能與發電.【提能訓練】1.(物理學與社會發展)(2022 菏澤)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平安落地,標志著我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最后一次飛行任務結束.在返回艙減速下落的過程中(D)A.動能減少,重力勢能不變B.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少C.機械能不變D.機械能減少2.(科學思維)(2022 荊州)打籃球是很多同學喜愛的運動項目,某次打籃球過程中,籃球的部分運動軌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籃球經過相同高度的B、C兩點時,機械能相等B.籃球第一次反彈后到達最高點D時,動能為0C.籃球經過B、E兩點時,動能可能相等D.籃球在整個過程中機械能守恒3.(2022 天門)蘇翊鳴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比賽中奪得金牌.如圖所示為運動員在空中運動的軌跡,圖中a、c兩處等高,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運動員從a處到b處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B.運動員在a處和c處的重力勢能相等C.運動員在b處時的機械能最大D.運動員從b處到d處速度逐漸減小4.(物理學與社會發展)(2022 河北)2022年5月14日,一架國產C919大飛機(如圖所示)從浦東機場起飛,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后安全降落,這標志著即將交付的首架C919大飛機首飛試驗成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飛機在升空過程中,飛行員的重力勢能逐漸增大B.飛機從起飛到安全降落的整個過程中,飛行員的動能一直保持不變C.飛機從起飛到安全降落的整個過程中,飛機的機械能一直保持不變D.飛機降落后,在水平跑道上滑行過程中,飛機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5.(科學態度與責任)(2022 益陽)2021年7月30日,中國蹦床運動員朱雪瑩和劉靈玲包攬了東京奧運會女子蹦床金銀牌,為國爭了光.比賽中朱雪瑩先被蹦床彈起上升到最高點,之后從最高點下落直至將蹦床壓縮到最低點.在此過程中,有關朱雪瑩機械能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A.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她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B.在最高點她的動能最大C.下落到將與床面接觸時,她的動能為零D.蹦床被壓縮到最低點時,她的重力勢能最大6.(2022 濟南)把常用的按鈕式圓珠筆筆尖朝上用力按下后放手,它會彈起很高.把它拆開后發現,它能彈起的原因是內部裝有一根彈簧,如圖甲所示.小強仔細觀察后發現,圓珠筆彈起的過程可以分為“A:按下后放手”到“B:獲得一個向上的速度”再到“C:向上運動到達最高點”,如圖乙所示.圓珠筆在“A→B”階段,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圓珠筆在“B→C”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