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員編號: 年 級:八年級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 學員姓名: 輔導科目:物 理 學科教師:趙老師學習目標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彈力是由于物體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力; 2、知道物體形變大小與外力的關系,領悟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3、掌握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4、知道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能量。教學內容一、知識梳理 1、力是 對 的作用。這兩個物體分別是 物體和 物體; 2、物體 的改變叫形變,形變分為 形變和塑性形變。 3、使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外力越大,物體的形變就 。 4、拉力、壓力、支持力都屬于 力,力的單位: ; 5、彈簧測力計: (1)彈簧測力計原理:在一定的范圍內,彈簧的 與拉力成 ; (2)使用方法:a.了解彈簧測力計的 和 ,所測力的大小應在它的 內; b.測量前,應檢查指針是否指在 上,若不在,應 。 c.要使彈簧測力計的軸線方向與 一致。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盤 。 6、發生 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二、典型例題 類型一、力的概念 例題1、電燈對電線的拉力,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句話所包含的物理道理是 。 例題2、關于力的概念,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 B. 只有有生命的物體才會施力。 C.我們通常說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還有一個施力物體,只不過省略不談而已 D.物體間相互擠壓,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 類型二、外力與形變 彈力 例題3、兩個人拉開同一個彈簧拉力器,說明哪個人提供的拉力大( ) A.力量大的人 B.手臂粗的人 C.手臂長的人 D.一樣大 例題4、在下圖中,A、B兩球相互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圖是 ( ) A B C D 類型三、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例題5、用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測鉤碼的重力,首先觀察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 N,最小分度值是 N,測力時,使測力計內的彈簧伸長方向與 方向在一直線上,再讀出指針所指的示數為 N。 例題6、小華在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大小時,歸納一些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 A.所測的力的大小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刻度的最大值 B.彈簧測力計必須水平放置,進行物體受力的測量 C.并避免彈簧測力計指針、掛鉤、與外殼摩擦 D.使用前,要檢查指針是否在零刻度位置三、效果反饋 1、彈簧測力計是測量 的工具.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N. 2、下列關于彈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彈力作用 B.只有受彈簧作用的物體才受到彈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觸并發生形變的物體間才存在彈力作用 D.彈簧的彈力總是跟彈簧的長度成正比 3、關于彈簧測力計上零刻度的意義,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彈簧的長度為零 B.彈簧的伸長為零 C.彈簧所受的拉力為零 D.指針的初始位置 4、如圖所示,該彈簧測力計能否直接使用 (填能或不能).在它下面掛20 N的鉤碼時, 彈簧長12cm,在它下面再加掛30N的鉤碼時,彈簧長15 cm,不掛鉤碼時,彈簧長為 cm. 5、健身用的彈簧拉力器,共有四根并接在一起,假如每根伸長1cm要用1N的拉力,則將健身 器拉長0.5m,需要拉力為 N。 6、—測力計因彈簧斷裂而損壞,若去掉斷裂的一小段彈簧,將剩余的較長的一段彈簧重新安裝好,并校準了零刻度,那么用這個修復的彈簧測力計測量時,測量值與原來測量值相比較,結果是 ( ) A.測量值比原來的測量值大 B.比原來的測量值小 C.與原來的測量值相同 D. 以上三種情況均可能出現 7、趙明準備自己制作一只彈簧測力計,他找來彈簧、鉤碼、直尺、指針等器材.首先測出彈簧的長度cm,然后在彈簧下掛上不同的鉤碼,測出彈簧的長度,算出比原長的伸長量,填在如下表格中: (1)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拉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趙明繼續實驗,得到下列數據: 從這次數據看出,拉力達到________N時,拉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就改變了.因此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只能達到___________N. 8、有一個彈簧測力計,彈簧及其構件完好無損,只是指針已經無法校到0刻度,只能校到0.2N處,那么這彈簧測力計還能用嗎?如果用它測力時,讀數為3.6N,那么這個力的大小實際為多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