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嚴格遵守訴訟程序[課標要求] 1.解析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程序。2.知道我國的兩審終審制。[素養目標] 1.科學精神:知道起訴及法院受理訴訟的條件和程序。2.政治認同:認同我國的法院案件受理制度。3.法治意識:明確訴訟的基本程序,嚴格遵守訴訟程序的具體要求。一、起訴與應訴1.起訴(1)含義:起訴,俗稱“告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____________、支配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生爭議,或者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____________,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審判。(2)原則: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均實行“____________”的原則。(3)地位:起訴,是訴訟程序的________。(4)管轄:我國人民法院分為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人民法院和________人民法院四級,此外還設有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和金融法院等________人民法院。2.立案(1)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____________。(2)立案登記后,訴訟即告________,起訴的一方稱為原告,被訴的一方稱為被告,訴訟進入____________程序。想一想:如何理解“起訴要找對門兒”這句話?3.應訴(1)人民法院登記立案后,要將原告提交的____________送達被告,被告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__________,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2)被告不提交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案件。(3)在這一階段,人民法院還要確定______________,并通知______________。想一想:民事訴訟不應訴會有哪些后果?二、審理與判決1.開庭審理(1)含義:在民事、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____________和形式,在法庭上對案件進行____________并作出判決,這一系列訴訟活動稱為開庭審理。(2)地位:開庭審理是訴訟過程中________的環節。(3)階段開庭準備 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到庭情況、宣布________法庭調查 全面調查________法庭辯論 當事人就________的有關問題闡明自己的意見休庭評議 審判人員認定事實、__________、作出結論宣告判決 當庭或擇期公開宣告________2.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1)一審結束后,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的,有權提起________,啟動二審程序。二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____________的程序,二審裁判是________裁判。(2)法律還規定了____________程序,用于糾正生效裁判的錯誤。想一想:對二審判決不服該怎么辦?1.起訴是訴訟的開始。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起訴必然導致訴訟的成立。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開庭審理是訴訟過程中的最后環節。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法庭調查與法庭辯論沒有差別。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對二審判決不服的也只能接受判決結果。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議題1:訴訟維權 遵守程序合作探究金華市民王先生在某電腦城購買了一臺價值8 000元的某品牌電腦。買回家后在開機檢測過程中發現該電腦在插入ISA兼容卡后出現死機、不能關機等故障,便向商家提出要求退貨、退款,但商家以各種理由拒絕退貨、退款,交涉未果,王先生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以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1)王先生與商家的糾紛屬于人民法院管轄的范圍嗎?如何理解我國法院的管轄問題?(2)起訴即意味著訴訟馬上成立了嗎?請分析理由。核心歸納 理解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級別管轄 地域管轄解決問題 在法院的上下級之間確定管轄權 確定某個一審案件應該由哪個地區的法院來管轄一般原則 絕大多數普通案件都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別管轄具有全市、全省或者全國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還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 民事訴訟多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行政訴訟多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刑事訴訟多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法院管轄議題2:了解訴訟的基本程序合作探究2020年3月,北京法院分別宣判八起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三個被告單位分別被判處一萬八千元至八十萬元不等的罰金,14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拘役五個月至有期徒刑八年不等刑罰,并處七千元至四十五萬元不等罰金。這八起案件,既有單位犯罪,也有自然人犯罪;既有為發泄情緒兩次駕車沖撞疫情防控人員的危害公共安全行為,也有不配合防疫檢查登記、體溫檢測工作襲擊民警、保安員的妨害公務、尋釁滋事行為;既有銷售大量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口罩的銷售偽劣產品、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行為,也有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銷售口罩虛假信息騙取錢財的詐騙行為。(1)什么是開庭審理?(2)宣判是開庭審理的哪一個階段?其他階段分別是什么?核心歸納 一審、二審、再審、終審的區別(1)一審是法院對案件的最初一級審判。普通的第一審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就是終審。(2)二審是上級法院按上訴程序對下級法院的一審案件所作的審理。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二審就是終審。(3)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4)終審是法院對案件的最后一級審判。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的第二審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考向一 起訴與應訴[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1 S省Y縣居民李某在F省G市H區打工期間,與同事王某因瑣事發生口角,后來大打出手,李某將王某打成重傷后潛逃,王某在送醫后不治身亡。F省G市H區警方經縝密偵查分析后,向S省Y縣和Z縣警方發出協查抓捕函,后李某被S省Z縣警方抓獲。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某傷人致死案由H區人民法院管轄②H區、Y縣、Z縣人民法院對本案均有管轄權③附帶民事賠償訴訟應由Y縣法院管轄④李某可委托律師作為其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A.②③ B.①②C.①④ D.③④考向二 審理與判決[學科素養:法治意識]例2 2022年3月6日,王某用電熱水器洗澡,死于家中浴室。尸檢結論系觸電死亡。其父母隨即與熱水器生產廠家交涉,要求賠償。雙方在賠償金額上發生糾紛,王某父母就此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 )①一審判決生效后,當事人認為判決確有錯誤,可申請再審②開庭審理后,雙方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就可終結訴訟③在開庭準備階段,審判長要告知被告人依法享有辯護權④法院立案登記后,被告如果不提交答辯狀,會影響法庭審理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課時2 嚴格遵守訴訟程序[課標要求] 1.解析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程序。2.知道我國的兩審終審制。[素養目標] 1.科學精神:知道起訴及法院受理訴訟的條件和程序。2.政治認同:認同我國的法院案件受理制度。3.法治意識:明確訴訟的基本程序,嚴格遵守訴訟程序的具體要求。一、起訴與應訴1.起訴(1)含義:起訴,俗稱“告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生爭議,或者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審判。(2)原則: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3)地位:起訴,是訴訟程序的第一步。(4)管轄: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級,此外還設有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和金融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2.立案(1)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登記立案。(2)立案登記后,訴訟即告開始,起訴的一方稱為原告,被訴的一方稱為被告,訴訟進入第一審程序。想一想:如何理解“起訴要找對門兒”這句話?提示 這句話強調要起訴,首先要明確這件事是歸法院管,是屬于法院主管的案件,法院才會受理、審判;其次還要看這件事歸哪類、哪地法院管,這涉及訴訟類型和管轄的問題。3.應訴(1)人民法院登記立案后,要將原告提交的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被告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答辯狀,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2)被告不提交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案件。(3)在這一階段,人民法院還要確定開庭審理日期,并通知雙方當事人。想一想:民事訴訟不應訴會有哪些后果?提示 開庭過程中,法官會全面審查案情,雙方當事人可以充分舉證,發表辯論意見,如果放棄答辯權利,不利于法官查清事實,可能會承擔不利法律后果。建議提前準備答辯,按期參加庭審,更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二、審理與判決1.開庭審理(1)含義:在民事、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并作出判決,這一系列訴訟活動稱為開庭審理。(2)地位:開庭審理是訴訟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3)階段開庭準備 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到庭情況、宣布法庭紀律法庭調查 全面調查案件事實法庭辯論 當事人就案件爭議的有關問題闡明自己的意見休庭評議 審判人員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作出結論宣告判決 當庭或擇期公開宣告判決內容2.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1)一審結束后,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的,有權提起上訴,啟動二審程序。二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的程序,二審裁判是終審裁判。(2)法律還規定了審判監督程序,用于糾正生效裁判的錯誤。想一想:對二審判決不服該怎么辦?提示 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當事人不得再上訴,但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或者向檢察院申請抗訴,也可以向人大信訪部門進行反映。1.起訴是訴訟的開始。糾正:起訴是訴訟程序的第一步,立案登記后,訴訟即告開始。2.起訴必然導致訴訟的成立。糾正:起訴并不必然導致訴訟的成立。我國實行立案登記制,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予以登記立案,訴訟即告開始。如果不符合條件,法院裁定不予立案,訴訟未成立。3.開庭審理是訴訟過程中的最后環節。糾正:開庭審理是訴訟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不是最后環節。4.法庭調查與法庭辯論沒有差別。糾正:法庭調查是法官主導的糾問,法庭調查的根本任務是讓法官查清事實。法庭辯論是當事人的自由發言,法官只是充當裁判。5.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對二審判決不服的也只能接受判決結果。糾正:一般情況下,二審判決后當事人不能再上訴。但當事人認為二審裁判仍確有錯誤的,還可以申請再審。議題1:訴訟維權 遵守程序合作探究金華市民王先生在某電腦城購買了一臺價值8 000元的某品牌電腦。買回家后在開機檢測過程中發現該電腦在插入ISA兼容卡后出現死機、不能關機等故障,便向商家提出要求退貨、退款,但商家以各種理由拒絕退貨、退款,交涉未果,王先生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以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1)王先生與商家的糾紛屬于人民法院管轄的范圍嗎?如何理解我國法院的管轄問題?(2)起訴即意味著訴訟馬上成立了嗎?請分析理由。答案 (1)二者的糾紛屬于人民法院管轄。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級,此外還設有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系統內部有明確的管轄分工。依法確定各級或同級法院之間受理一審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的活動稱為管轄。管轄有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2)在民事訴訟中,法院接到起訴狀后,還要審查起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如果符合條件,人民法院應當在7日內立案,接受起訴,這就是受理,從這時起訴訟即告成立。如果不符合條件,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則訴訟未成立。核心歸納 理解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級別管轄 地域管轄解決問題 在法院的上下級之間確定管轄權 確定某個一審案件應該由哪個地區的法院來管轄一般原則 絕大多數普通案件都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別管轄具有全市、全省或者全國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還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 民事訴訟多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行政訴訟多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刑事訴訟多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法院管轄議題2:了解訴訟的基本程序合作探究2020年3月,北京法院分別宣判八起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三個被告單位分別被判處一萬八千元至八十萬元不等的罰金,14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拘役五個月至有期徒刑八年不等刑罰,并處七千元至四十五萬元不等罰金。這八起案件,既有單位犯罪,也有自然人犯罪;既有為發泄情緒兩次駕車沖撞疫情防控人員的危害公共安全行為,也有不配合防疫檢查登記、體溫檢測工作襲擊民警、保安員的妨害公務、尋釁滋事行為;既有銷售大量假冒他人注冊商標口罩的銷售偽劣產品、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行為,也有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銷售口罩虛假信息騙取錢財的詐騙行為。(1)什么是開庭審理?(2)宣判是開庭審理的哪一個階段?其他階段分別是什么?答案 (1)在民事、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并作出判決,這一系列訴訟活動稱為開庭審理。(2)宣判就是宣告判決,是開庭審理中的最后一個階段。其他階段包括開庭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休庭評議等階段。核心歸納 一審、二審、再審、終審的區別(1)一審是法院對案件的最初一級審判。普通的第一審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就是終審。(2)二審是上級法院按上訴程序對下級法院的一審案件所作的審理。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二審就是終審。(3)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4)終審是法院對案件的最后一級審判。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的第二審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考向一 起訴與應訴[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1 S省Y縣居民李某在F省G市H區打工期間,與同事王某因瑣事發生口角,后來大打出手,李某將王某打成重傷后潛逃,王某在送醫后不治身亡。F省G市H區警方經縝密偵查分析后,向S省Y縣和Z縣警方發出協查抓捕函,后李某被S省Z縣警方抓獲。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李某傷人致死案由H區人民法院管轄②H區、Y縣、Z縣人民法院對本案均有管轄權③附帶民事賠償訴訟應由Y縣法院管轄④李某可委托律師作為其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李某傷人致死案屬于刑事公訴案件,應該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本案涉及傷人致死刑事案件及附帶民事賠償案件,兩案是合并審理的,李某可以委托律師作為其刑事案件部分的辯護人和民事案件部分的訴訟代理人。①④正確,②③錯誤。考向二 審理與判決[學科素養:法治意識]例2 2022年3月6日,王某用電熱水器洗澡,死于家中浴室。尸檢結論系觸電死亡。其父母隨即與熱水器生產廠家交涉,要求賠償。雙方在賠償金額上發生糾紛,王某父母就此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 )①一審判決生效后,當事人認為判決確有錯誤,可申請再審②開庭審理后,雙方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就可終結訴訟③在開庭準備階段,審判長要告知被告人依法享有辯護權④法院立案登記后,被告如果不提交答辯狀,會影響法庭審理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答案 A解析 一審判決生效后,當事人認為判決確有錯誤,可申請再審,①正確;開庭審理后,雙方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就可終結訴訟,②正確;本案雙方在賠償金額上發生糾紛屬于民事糾紛,不涉及辯護人,③錯誤;在民事訴訟中,如果被告不按法律規定提交答辯狀,并不影響法庭審理,④錯誤。達標檢測一、選擇題題組一 起訴與應訴1.關于起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俗稱“告狀”②我國訴訟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③是訴訟程序的第一步④起訴表明訴訟成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原告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這種行為稱為起訴,俗稱“告狀”,起訴是訴訟程序的第一步,①③正確;在我國,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②錯誤;起訴并不必然導致訴訟的成立,④錯誤。2.張大爺不識字,來到基層人民法院,向法院工作人員說明情況,要求人民法院給他做主。對這一行為,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張大爺沒有請到律師,法院不予受理B.法院可以受理,但是張大爺必須以書面的形式提出訴訟請求C.張大爺已經以口頭的形式提出了訴訟請求D.張大爺沒有充分的證據,法院不予受理答案 C解析 提出訴訟請求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張大爺已經以口頭的形式提出了訴訟請求,法院應該考慮受理,B錯誤,C正確。律師和證據充分不是案件受理的必備條件,A、D表述錯誤。3.關于對被告應訴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被告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答辯狀B.假如被告在規定時間內不提交答辯狀,法院應予延期提交C.被告在規定期限內不提交答辯狀,法院審理也不受影響D.被告提交答辯狀是行使辯論權的表現答案 B解析 被告應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答辯狀,即使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也不影響案件審理,B項錯誤,符合題意。A、C、D三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4.某廠工人小劉因屢次違紀被車間主任張某嚴厲批評。小劉懷恨在心,在網絡論壇上散布捏造張某給與其關系好的工人多登記加班記錄以拉攏關系等信息,并將張某的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公布,導致張某經常接到指責乃至辱罵的電話,生活受到很大干擾。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小劉侵犯了張某的榮譽權和隱私權②張某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才會保護張某權益③張某向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訴狀,訴訟即告成立④張某訴至人民法院,經立案登記進入一審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D解析 本案屬于民事訴訟,小劉侵犯了張某的名譽權和隱私權,①錯誤。民事訴訟實行“不告不理”原則,張某訴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才會保護張某權益,②正確。起訴并不必然導致訴訟成立,人民法院接受訴狀但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才立案登記,立案登記后,訴訟即告成立,案件進入一審程序,③錯誤,④正確。題組二 審理與判決5.現實生活中,財產糾紛越來越多,“打官司”成為解決財產糾紛的有效途徑。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財產糾紛一般屬于民事訴訟受案范圍②當事人一旦起訴就意味著訴訟成立③法庭辯論是開庭審理的核心④開庭審理是訴訟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佗苷f法符合法律規定。起訴不一定符合立案條件,也并不意味著訴訟成立,②錯誤。法庭調查是開庭審理的核心,③錯誤。6.張某在2019年8月到某市旅游時與家住A區的李某相識。2021年10月,兩人登記結婚,婚后在B區居住。張某在婚后對李某稍有不滿就會拳打腳踢,李某不堪忍受,欲以虐待罪起訴張某。李某應當向哪起訴( )A.A區基層人民法院B.B區基層人民法院C.某市中級人民法院D.可由李某選擇A區或B區基層人民法院答案 B解析 依據地域管轄知識推斷,李某應當向B區基層人民法院起訴。7.因鄰里瑣事,楊某與張某廝打致張某腰部受傷。警方接警后迅速出警,并將當事人、證人帶至公安機關了解相關情況。經公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張某損傷評定為輕傷一級。隨后,檢察機關以故意傷害罪向該區人民法院提出指控。該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成立。依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等相關規定,判處楊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本案相繼經歷的階段是( )①調查階段 ②公訴階段③審判階段 ④仲裁階段⑤偵查階段 ⑥執行階段A.①→②→③ B.①→④→⑥C.⑤→②→③ D.⑤→④→⑥答案 C解析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公訴案件大致要經過三個階段,即偵查階段(公安機關等)、提起公訴階段(人民檢察院)和審判階段(人民法院)。故答案選C。8.余某因涉嫌殺人被捕,當地法院一審判處余某死刑。后因證據不足,省高院二審改判死緩。經余某委托的李律師多次申訴,省高院啟動再審程序,以證據不足宣判余某無罪釋放。無罪釋放后,余某委托李律師申請國家損害賠償。據此,可判定本案中( )①二審判決不是終審判決②省高院啟動再審程序屬于審判監督③法庭辯論是開庭審理的核心④李律師既是訴訟代理人又是辯護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二審判決即終審判決,①錯誤。再審程序即審判監督程序,②正確。法庭調查是開庭審理的核心,③錯誤。余某涉嫌殺人,此案件為刑事案件,幫助犯罪嫌疑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余某又委托李律師申請國家損害賠償,此時李律師為余某的訴訟代理人,④正確。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住A區的孫某(女)與羅某于2020年8月登記結婚,婚后兩人在B區居住。2021年8月,孫某主張羅某存在家庭暴力而向法院起訴要求與羅某離婚。羅某對家庭暴力不予認可,認為與孫某的夫妻感情沒有破裂,不同意離婚。法院根據孫某提供的門診病歷,認定羅某對孫某確實存在家庭暴力,夫妻感情已破裂,宣判孫某與羅某離婚。(1)本案屬于什么類型的訴訟?這一訴訟的基本程序有哪些?(2)該案件體現了哪些訴訟的基本程序?答案 (1)本案屬于民事訴訟。基本程序包括:一是起訴與立案;二是開庭審理,包括開庭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休庭評議和宣告判決等階段。(2)此案體現的訴訟程序有:①起訴:孫某主張羅某存在家庭暴力,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與羅某離婚。②開庭審理:核心是法庭調查,法院調取了孫某提供的門診病歷,認定羅某對孫某存在家庭暴力。③宣判:法庭宣判準許孫某與羅某離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課 課時2 嚴格遵守訴訟程序(學生版).docx 第十課 課時2 嚴格遵守訴訟程序(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