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課標要求] 1.掌握訴訟證據的知識。2.學習不同訴訟的基本規則,樹立證據意識。[素養目標] 1.科學精神:正確認識證據的種類及重要性。2.政治認同:認同我國在訴訟舉證方面的法律及制度。3.法治意識:明確我國訴訟法中規定的舉證責任承擔,體會舉證責任對于訴訟成敗的意義。一、處處留心皆證據1.證據的含義(1)證據,就是證明的根據。(2)訴訟證據不同于生活中通常所說的“證據”,它是訴訟過程中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2.訴訟證據的種類(1)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2)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證據: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現場筆錄。(3)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想一想:什么樣的事物才能成為訴訟證據?提示 證據就是具備真實性、與案件有關聯性、來源具有合法性的材料。證據本身不是事實,而是一種材料,它要證明的對象才是事實。3.收集和保存證據的重要性(1)收集與保存證據非常重要。做事要留痕,講的就是要留證據。(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證據意識,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證據,一旦發生糾紛,難免處于不利地位。想一想:在生活中如何培養證據意識?提示 減少現金支付,盡量使用銀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養成保留票據、合同的習慣;不要輕易刪除聊天記錄;養成文字確認的好習慣。二、主張權利靠舉證1.舉證責任(1)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①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法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②在有些情況下,當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慮,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當事人提出訴訟主張時,由對方負責舉證。(2)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①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②行政訴訟的核心問題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對人在舉證能力上無法與行政機關抗衡。(3)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①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②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2.訴訟的基本原則(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這是任何訴訟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2)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訴訟的靈魂。(3)在訴訟中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有利于正確解決糾紛,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想一想:如何理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提示 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就是執法機關、司法機關在辦案時,要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結合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以保證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1.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一定一致。糾正: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不一定一致。在多數情況下,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可以達成一致,但也有一些生活事實由于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無法成為法律上認可的法律事實。2.打官司遇到“有理說不清”的煩惱,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沒有證據。糾正:打官司遇到“有理說不清”的煩惱,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沒有過硬的證據。3.偷拍、偷錄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糾正:如果偷拍、偷錄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這種資料就不能作為證據;如果不是通過非法手段取得的,則可以作為訴訟證據。4.承擔舉證責任的都是原告。糾正: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原告與被告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都有責任提供證據。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承擔舉證責任。5.以法律為根據,以事實為準繩,是訴訟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糾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訴訟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議題1:保留證據合作探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國家積極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在線辦公,減少病毒傳播的概率,各政府部門也適時地推出各種在線服務措施,積極配合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2月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將深入推進在線訴訟作為堅決打贏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要舉措,積極依托中國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訴訟平臺,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1)在使用各類在線服務時,其服務過程都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進行存儲和保存,包括交易記錄、通信記錄、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這些電子數據可以成為證據嗎?(2)你認為還有哪些事物能夠成為民事訴訟證據呢?答案 (1)可以成為證據。(2)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有: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核心歸納 物證和書證的區別(1)從外在形式上看,書證也是客觀存在的物品,但作為證據形式,書證和物證有本質區別。(2)物證是以物品的形狀、質量、規格、痕跡等外部特征和物質屬性證明案件事實;書證是以文字、符號、圖形的思想內容證明案件事實。(3)對于物證的形式等構成要件,法律沒有特殊要求;但是對于書證的形式、制作手續等,法律有時會作出特殊規定。議題2:怎樣承擔舉證責任?合作探究2020年4月,鄭某向倉山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張某立即償還其借款本金50萬元,并支付利息至實際還清之日止。同年12月,倉山區人民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鄭某的訴訟請求。鄭某不服一審判決,向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21年3月6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鄭某與張某之間僅是一般同鄉關系,同時涉案金額達50萬元,且沒有借條,鄭某對借款合意以及借款經過、借款利息、借款期限等信息也陳述不清,亦未提供其他有效證據予以證實,鄭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故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1)鄭某為什么會敗訴?(2)你從這個案例中得到什么啟示?答案 (1)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法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由于鄭某沒有提供有效證據證實自己的主張,所以只能接受敗訴的結果。(2)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證據意識,注意收集和保存證據;當我們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保護自己的某種合法權益時,不應被動地等待法院收集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訴訟主張;當事人有責任對自己的說法負責,依法承擔提供證據的責任,來證明自己的訴訟主張,如果提供不出證據,就要承擔敗訴的風險。核心歸納 三大訴訟中的舉證責任舉證責任 例外規定民事訴訟 “誰主張,誰舉證” 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行政訴訟 行政機關提供證據 對行政不作為案件起訴,原告有提供申請證據的責任;對行政賠償案件,原告對于損害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刑事訴訟 公訴案件由人民檢察院舉證,自訴案件由自訴人舉證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舉證考向一 處處留心皆證據[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1 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明確手機短信、即時通信等網絡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等可作為打官司的證據。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劃分,手機短信屬于( )A.書證 B.物證C.電子數據 D.證人證言答案 C解析 證據是指訴訟過程中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劃分,手機短信屬于電子數據或視聽資料,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考向二 主張權利靠舉證[學科素養:法治意識]例2 居住在S市A縣的劉某在B縣旅游,步行經過一居民樓時,四樓王某家一花盆墜落砸中劉某,致其重傷,共花費醫療費2萬元。劉某將王某告至法院要求賠償,而王某否認劉某受傷系自家墜落的花盆所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A縣人民法院應受理劉某提起的民事訴訟②劉某和王某對此爭議事實應承擔舉證責任③該居民樓的業主和物業均負有舉證責任④法院可將醫療鑒定意見和證人證言作為審判依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本案中信息明確是四樓王某家一花盆墜落砸中劉某,致其重傷,侵權人明確,所以劉某要對王某家花盆墜落砸中自己進行舉證,而高空墜物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王某要就劉某被砸傷與自己無因果關系進行舉證;本案中,醫療鑒定意見、證人證言等證據,都可以作為法院審判的依據,②④正確。根據“原告就被告”原則,劉某應向B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①錯誤。本案侵權人明確,該居民樓的其他業主和物業沒有舉證責任,③錯誤。達標檢測一、選擇題題組一 處處留心皆證據1.小汪、小英系戀人關系,二人共同購買了一套商品房,登記在小英名下。后二人分手,小英認為這套商品房的產權在自己名下,房屋應歸自己一人所有,小汪則認為自己繳納了購房款的70%,并提供了銀行轉賬證明,也應享有房屋所有權,二人訴至法院。最終法院按出資比例確定了房屋的所有權歸屬。這說明( )①證據是勝訴的砝碼②訴訟是解決糾紛的首選③產權登記意義甚微④維護公平正義是法院的使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根據材料中“提供了銀行轉賬證明”可知,①符合題意;最終法院按出資比例確定了房屋的所有權歸屬,這體現了公平原則,④符合題意;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②錯誤;③中“意義甚微”說法錯誤。2.在一起浮尸案的現場,偵查人員發現了一封遺書,根據遺書的內容推斷出死者的身份,根據筆跡鑒定推斷出此遺書確系死者所寫。本案中的遺書( )A.屬于書證B.屬于物證C.既是書證,又是物證D.為被害人陳述答案 C解析 物證是以物品的形狀、質量、規格、痕跡等外部特征和物質屬性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書證是以文字、符號、圖形等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本案中,該遺書經過筆跡鑒定可作為物證,記載相關內容可作為書證,C正確;A、B排除;被害人陳述是犯罪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就案件事實所作的陳述,本案中的遺書內容并未明示,無法判斷死者是否被害,D錯誤。3.小王和小李兩人相約到超市買東西,小王順便買了一個西瓜回去,結果吃后拉肚子嚴重,去醫院治療花了好幾百元。有關部門經檢驗發現,剩余的西瓜農藥殘留嚴重超標。事后小王找超市協商解決醫藥費問題,結果超市不承認小王的西瓜是在超市買的。于是,小王向法院提起訴訟。下列有助于小王打贏官司的證據有( )①小李的證人證言②有關部門的農藥檢測報告③與超市協商解決的視聽資料④醫院就診病歷和超市小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 就本案來看,超市不承認小王的西瓜是在超市買的,因此與超市協商解決的視聽資料對小王打官司沒有幫助,排除③;①②④均有助于小王打贏官司。故選B項。4.桐鄉的張某通過某網絡購物平臺向海寧的劉某購買了一件價值萬元的皮衣,收到貨后張某發現有質量問題,便通過網絡聯系賣家要求退貨。對方一口答應,可當張某寄回貨物后,賣家卻一直不肯退錢。本案中( )①張某可委托辯護人向桐鄉法院提起民事訴訟②法院可依據有問題的皮衣實物判決劉某擔責③網聊記錄和快遞單據分別屬于電子數據和書證④張某提供的證據對于打贏官司有決定性意義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B解析 網聊記錄是通過電子技術生成、以數字化形式存儲的,屬于電子數據;快遞單據是通過單據內容證明事實的,屬于書證;打官司就是打證據,張某提供的證據對于打贏官司有決定性意義,③④正確。本案屬于民事訴訟,張某可委托訴訟代理人向海寧法院提起訴訟;法庭斷案依據的事實不等于生活事實,是證據支撐的法律事實,有問題的皮衣實物并不能說明是誰的責任,需要張某提供相應的證據才能明確責任在劉某一方,①②錯誤。題組二 主張權利靠舉證5.2019年至2020年,陳某多次到鄧某經營的飼料店賒飼料并寫下欠條。2021年3月4日,鄧某兩次通過電話向陳某催收,并進行了電話錄音,陳某在電話中雖承認欠款但拒絕結清欠款。為此,鄧某以欠條、電話錄音為證據向法院起訴。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欠條是書證,電話錄音是視聽資料②欠條是物證,電話錄音是電子數據③鄧某對自己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④陳某不需要承擔任何的舉證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本案中鄧某提交的欠條是用來證明陳某欠其賒購飼料的款項這一事實的文字材料,屬于書證,鄧某提交的電話錄音屬于再現聲音的視聽資料,①正確,②錯誤。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③正確。若陳某針對本案有新的主張,就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④說法過于絕對。6.張強駕車路過一高樓時,被從該高樓拋出的啤酒瓶砸中前擋風玻璃,擋風玻璃碎裂。張強為找哪戶人家追究責任為難,湊巧的是馬青正在事發地用手機攝影,剛好把啤酒瓶從8樓東戶劉明家窗戶拋出,砸到張強車上的全程攝錄了下來,馬青表示愿意為張強作證。如果張強向法院起訴,要求得到賠償,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張強可以將劉明作為被告,但張強要拿出相應證據②張強應當將該樓所有住戶作為被告,由被告拿出自己不是侵權人的證據③原告和被告都可以委托辯護人幫助自己進行訴訟④馬青出庭的證言、手機攝錄的相關視頻、拋落的啤酒瓶都是張強勝訴的有力證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張強可以把劉明作為被告,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張強需要對自己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①正確;馬青出庭的證言是證人證言,相關視頻是視聽資料,拋落的啤酒瓶是物證,④正確;在確定不了侵權人時,張強可以而不是應當將該樓所有住戶作為被告,②錯誤;在民事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而不是辯護人,③錯誤。7.甲路過乙家門口被乙家的狗咬傷,住院治療花去1 200元。甲起訴到法院,要求乙賠償,乙說:“我家的狗拴在樹上,從來沒有咬過人,這一次斷了繩子,狗才咬人的,所以你是自作自受,責任在你自己。”關于本案的舉證責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應證明自己所受的損害B.甲應證明自己所受的損害系乙的狗咬傷所致C.甲應證明乙主觀上有過錯D.乙可以通過證明損害是甲自身的過錯所致而免責答案 C解析 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甲應證明自己受到損害,而且是由乙的狗咬傷所致,乙可以通過證明損害是甲自身的過錯所致而免責,乙主觀上有無過錯并不是認定其是否承擔責任的因素。故選C項。8.陳某系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受魏某委托代為處理魏某與馮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陳某持法定手續前往H市某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申請查詢馮某名下的所有房產信息,遭到拒絕。陳某遂訴至H市某區人民法院,要求確認該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拒不履行依其申請查詢他人不動產登記信息的行為違法。上述案件中( )①陳某為魏某辯護人,其職責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②該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應對其拒不履行查詢他人不動產登記信息的行為承擔舉證責任③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陳某應提供支持其主張的證據④應由該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提供證據,證明其拒絕陳某要求的合理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陳某要求確認該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拒不履行依其申請查詢他人不動產登記信息的行為違法,為行政訴訟案件,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因此,該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應對其拒不履行查詢他人不動產登記信息的行為承擔舉證責任,②④說法正確,③錯誤。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而不是辯護人,①說法錯誤。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劉女士乘坐公交車時錢包不慎被偷,里邊有別人寫給她的38萬元的兩張借條。事后,欠款人賴賬,劉女士只好起訴至法院。劉女士在律師的指導下,給債務人打去電話稱借條丟了,債務人在電話里推托不能再補寫了,其實這一切都被錄音,劉女士又去了公證處對錄音資料做公證。法院據此認定債務人借款數額為38萬元。劉女士的證據意識使自己在不利情形下維護了自身合法權益。(1)什么是訴訟證據?上述案件中劉女士提供了什么種類的證據?(2)上述案件中為什么需要劉女士提供證據?答案 (1)訴訟證據是指訴訟過程中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根據。劉女士提供的證據屬于視聽資料。(2)上述案件屬于民事訴訟案件。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法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上述案件中劉女士要想索回借給別人的38萬元,必須向法院提供別人借錢的證據,否則將承擔敗訴的風險。課時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課標要求] 1.掌握訴訟證據的知識。2.學習不同訴訟的基本規則,樹立證據意識。[素養目標] 1.科學精神:正確認識證據的種類及重要性。2.政治認同:認同我國在訴訟舉證方面的法律及制度。3.法治意識:明確我國訴訟法中規定的舉證責任承擔,體會舉證責任對于訴訟成敗的意義。一、處處留心皆證據1.證據的含義(1)證據,就是證明的________。(2)訴訟證據不同于生活中通常所說的“證據”,它是訴訟過程中用來證明__________的根據。2.訴訟證據的種類(1)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當事人的陳述、書證、物證、________、電子數據、____________、鑒定意見、勘驗筆錄。(2)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證據:書證,______,視聽資料,__________,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________,勘驗筆錄、____________。(3)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物證,書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想一想:什么樣的事物才能成為訴訟證據?3.收集和保存證據的重要性(1)收集與保存證據非常重要。做事要留痕,講的就是要留________。(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________意識,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證據,一旦發生糾紛,難免處于____________。想一想:在生活中如何培養證據意識?二、主張權利靠舉證1.舉證責任(1)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①民事訴訟實行“________________”的舉證原則。法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________。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②在有些情況下,當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慮,實行__________________原則,即當事人提出訴訟主張時,由______負責舉證。(2)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①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的____________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②行政訴訟的核心問題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____________,而行政相對人在舉證能力上無法與行政機關抗衡。(3)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①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______________承擔。②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____________承擔。2.訴訟的基本原則(1)以________為根據,以________為準繩,這是任何訴訟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2)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訴訟的________。(3)在訴訟中全面貫徹____________規則,有利于正確解決糾紛,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實現公平正義。想一想:如何理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1.法律事實與生活事實一定一致。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打官司遇到“有理說不清”的煩惱,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沒有證據。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偷拍、偷錄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承擔舉證責任的都是原告。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法律為根據,以事實為準繩,是訴訟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糾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議題1:保留證據合作探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國家積極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在線辦公,減少病毒傳播的概率,各政府部門也適時地推出各種在線服務措施,積極配合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2月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將深入推進在線訴訟作為堅決打贏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要舉措,積極依托中國移動微法院、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等在線訴訟平臺,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調解、證據交換、庭審、宣判、送達等在線訴訟活動。”(1)在使用各類在線服務時,其服務過程都是以電子數據的形式進行存儲和保存,包括交易記錄、通信記錄、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這些電子數據可以成為證據嗎?(2)你認為還有哪些事物能夠成為民事訴訟證據呢?核心歸納 物證和書證的區別(1)從外在形式上看,書證也是客觀存在的物品,但作為證據形式,書證和物證有本質區別。(2)物證是以物品的形狀、質量、規格、痕跡等外部特征和物質屬性證明案件事實;書證是以文字、符號、圖形的思想內容證明案件事實。(3)對于物證的形式等構成要件,法律沒有特殊要求;但是對于書證的形式、制作手續等,法律有時會作出特殊規定。議題2:怎樣承擔舉證責任?合作探究2020年4月,鄭某向倉山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張某立即償還其借款本金50萬元,并支付利息至實際還清之日止。同年12月,倉山區人民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鄭某的訴訟請求。鄭某不服一審判決,向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21年3月6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鄭某與張某之間僅是一般同鄉關系,同時涉案金額達50萬元,且沒有借條,鄭某對借款合意以及借款經過、借款利息、借款期限等信息也陳述不清,亦未提供其他有效證據予以證實,鄭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故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1)鄭某為什么會敗訴?(2)你從這個案例中得到什么啟示?核心歸納 三大訴訟中的舉證責任舉證責任 例外規定民事訴訟 “誰主張,誰舉證” 案件當事人因欠缺專業知識或者遠離證據而難以舉證時,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行政訴訟 行政機關提供證據 對行政不作為案件起訴,原告有提供申請證據的責任;對行政賠償案件,原告對于損害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刑事訴訟 公訴案件由人民檢察院舉證,自訴案件由自訴人舉證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舉證考向一 處處留心皆證據[學科素養:科學精神]例1 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明確手機短信、即時通信等網絡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等可作為打官司的證據。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劃分,手機短信屬于( )A.書證 B.物證C.電子數據 D.證人證言考向二 主張權利靠舉證[學科素養:法治意識]例2 居住在S市A縣的劉某在B縣旅游,步行經過一居民樓時,四樓王某家一花盆墜落砸中劉某,致其重傷,共花費醫療費2萬元。劉某將王某告至法院要求賠償,而王某否認劉某受傷系自家墜落的花盆所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A縣人民法院應受理劉某提起的民事訴訟②劉某和王某對此爭議事實應承擔舉證責任③該居民樓的業主和物業均負有舉證責任④法院可將醫療鑒定意見和證人證言作為審判依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課 課時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學生版).docx 第十課 課時3 依法收集運用證據(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