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中肺部的變化特征;2.概述人體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能力目標通過探究外界氣體是怎樣進出肺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測量和計算肺活量等活動,培養學生實踐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重點:描述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概述人體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難點:了解肺泡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教學方法實驗法、講授法、討論法四、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情景設置,導入新課師:復習呼吸系統的組成。提出問題:肺是怎樣實現與外界的氣體交換的?生;通過回憶以前的知識思考問題。師:組織學生感受自己在吸氣和呼氣時胸廓的變化。生:用雙手輕觸自己胸側的肋骨處,做深呼吸,感受自己在吸氣和呼氣時胸廓的變化:深吸氣肋骨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大。深呼氣肋骨在向下向內運動,胸廓縮小。(二)新課講授一、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1.肺的概況師:請同學們結合課前預習的內容匯報下肺的結構都有哪些。請同學先小組間討論交流匯總下,小組將成員的答案。生;小組交流,整合答案,回答老師問題。師:依照學生回答。補充和展示相應的課件。師:當人體模型或別人面對面與你相對時,你的左右肺與別人或人體模型是相反的,右肺有三頁,左肺只有兩頁,提問:左肺的這個缺口正好和什么可以相契合呢?生:心臟。師:我們有一個很大的腔叫體腔,膈肌將體腔分為胸腔和腹腔。肺位于胸腔中。胸腔是一個封閉的,不透風的腔,與肺之間只有一層粘液。提問:胸腔主要是由什么圍成的?生:有肋骨師:沒錯,肋骨等骨骼圍成的這樣骨性支架,我們把它稱之為胸廓,相當于房子里面的鋼筋,有支持作用。提問:骨頭與骨頭之間還有什么結構嗎?整個胸腔的底部又是什么呢?生:骨頭與骨頭之間還有肌肉,底部是膈肌。師:正確,因此:胸腔由胸廓和肌肉等圍成。2. 胸廓容積的變化師:在我們呼吸的過程中,胸廓及胸腔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需要我們自己去感受。生:感受自己在吸氣和呼氣時胸廓和胸腔的改變。師:提問:用雙手按在胸部兩側,深深地吸氣,你有什么感覺?感覺胸廓發生了什么變化?再提問:深深地吸氣,你有什么感覺?感覺胸廓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生:用雙手輕觸自己胸側的肋骨,做深深吸氣。用雙手輕觸自己胸側的肋骨,做深深的呼氣。師:引導學生推測胸腔體積的變化:吸氣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擴大。吸氣時肋骨向下向內運動,胸廓縮小。師:這樣的感覺準確嗎?呼吸運動中胸廓容積是否發生了變化,還要進行準確的測量。 學生實驗:測量胸圍差,用數據證明胸廓容積的變化。 測量方法:兩人一組、設計表格,做好記錄。為了數據準確,應測定三次,叫三組學生。狀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平靜 80 80.5 80盡力深吸氣時 90 91 90.5盡力深呼氣時 78 77.4 78.2師:同學們你們通過感知和測量,知道吸氣時,胸廓擴大了;呼氣時,胸廓縮小了,吸氣和呼氣都與胸廓變化有關。師:那么,為什么胸廓擴大是肺吸氣;為什么胸廓縮小是肺呼氣呢?我們一起來探究呼吸運動時容積變化和氣壓大小的關系生;肋骨向上向外擴張,胸腔容積增大,胸腔里面的壓力減小;肋骨向下向內擴張,胸腔容積減小,胸腔里面的壓力增大。師:出示模擬模擬膈肌的運動的模型,學生依照前面的所學的知識內容和模型的模擬,總結呼吸中的胸腔的變化及膈的變化。生;肋骨向上向外擴張,胸腔容積增大,胸腔里面的壓力減小,外界大氣壓是大的,那么此時氣體從壓力的大的地方向壓力小的地方運動,所以肺吸氣;肋骨向下向內擴張,胸腔容積減小,胸腔里面的壓力增大,外界氣壓是小的,那么此時氣體從壓力的大的地方向壓力小的地方運動,所以肺呼氣。原來是因為體積大小影響氣壓大小才有肺的吸氣和呼氣。二、肺泡于血液的氣體交換師:在講授這部分知識之前我們先了解一個在內容,一種氣體總是從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運動,直到平衡為止,這叫做氣體的擴散作用。師:氣體在呼吸運動作用下進入了肺,這只是完成外界氣體和肺泡內氣體之間交換,它不是呼吸的結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內氣體與血液間的氣體進行交換了,而血液又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進行交換才是呼吸的實質。那么進入肺泡內的氣體與血液之間是怎樣進行交換的呢?生;觀察課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圖,探究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是二氧化碳由血液進入肺泡,氧由肺泡進入血液。師:肺泡適于和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生;①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②肺泡數目多;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師: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生:吸氣時,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后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4.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師:同學們想一想氣體在從肺部進入到血液中后在血液中是如何在道各個器官中的呢?生;觀看教師出示的相關流程圖。歸納想按流程。課堂練習:1.進入血液的氧,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內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 )A.細胞核 B.細胞質 C.葉綠體 D.線粒體答案:D解析:血液中的氧氣在毛細血管中進行氧氣交換后,氧氣進入細胞質中,擴散到線粒體上進行有氧呼吸,產生能量供機體生長生活。2.人體內二氧化碳產生的部位是: ( )A.肺泡 B.血液 C.細胞 D.組織液答案:C解析:人體內的二氧化碳的由于體內的呼吸作用而產生的。體內進行呼吸的地方是細胞內進行的。3.肺的結構與呼吸功能相適應,與此無直接關系的敘述是: (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B.肺泡外包著毛細血管網C.毛細血管壁很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D.肺是內臟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答案:D解析:肺的壁的薄厚于其功能有關,肺泡外的毛細血管網有利于細胞進行氣體交換。4.利用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問題活動 打籃球 慢跑 坐 睡覺 踢球 游泳 散步每小時耗氧量(升) 90 120 25 14 115 120 60這些活動中,在相同的時間內,哪類活動需要的能量最少?哪類活動需要的能量最多?你的依據是什么?答案:睡覺需要的能量最少,跑步和游泳需要的能量最多,因為氧進入人體的作用就是氧化分解有機物,為代謝提供能量。睡覺時的耗氧量最少,說明這時人體的代謝最緩慢,需要的能量就最少;而跑步和游泳時的耗氧量最多,說明這時人體的代謝最活躍,需要的能量就最多。(四)課堂小結教師出示總結在氣體的交換過程,將各過程相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相關聯的知識整體。促進學生將知識構建成一個完整的整體。(五)作業布置:完成配套作業五、板書設計肋間肌收縮 肋骨向外向上膈肌收縮 膈頂向下肋間肌舒張 肋骨向內向下膈肌舒張 膈頂向上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