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下§4.2各種各樣的土壤 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區分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的土壤質地、性狀特征;2、了解壤土類土壤各種成分的比例;3、能說出壤土類土壤最適于植物生長的主要理由。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土壤的結構和類型1、土壤主要是由 、腐殖質、水和 等物質以及多種生物組成的。2、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 黏粒 。根據它們在土壤中所古的比例不同,可將土壤分為 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和 類土壤三種。知識點2、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1、植物的生長需要土壤提供充足的 、 和 。2、黏性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較大,比較 ,水易滲入或流出,通氣性能較 ,但保水和保肥性能較 。黏性較強的土壤,空隙較小,保水性能 ,但通氣性能較 ,所以, 類土壤是適合大部分植物生長的土壤。3、 類土壤是適于大部分植物生長的土壤。這種土壤固體部分 ( 礦物質顆粒和有機質 ) 占土壤總體積的 ,其中有機質占固體部分的 1% ~ 5%;水和空氣各占 25%。這樣的土壤既 、 ,又 、 ,能為植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氣和有機質。二、例題講解例題1、下列有關土壤中水分和空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水分越多,植物生長越旺盛B.空氣越多,植物生長越旺盛C.水分適中,空氣通透性強,植物生長越旺盛D.植物的生長僅與水分的多少有關例題2、某村民承包了一個魚塘,清理魚塘時深挖出很多黏土,并想要用這些黏土整理成一塊菜地,要使蔬菜生長良好,他首先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A.摻入適量的砂石 B.少澆水 C.多澆水 D.施化肥例題3、多肉植物適宜在比較干燥、透氣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長,水分比例過大會導致其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爛;已知瓦盆透氣性好,瓷盆透氣性不好。則下列土壤和花盆中最不適合種植多肉植物的是( )A. 壤土類土壤、瓦盆 B. 黏土類土壤、瓷盆C. 砂土類土壤、瓦盆 D. 壤土類土壤、瓷盆例題4、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氣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較適合生長,你認為下列區域比較適宜種植甘蔗的是( )A. 山坡較干的沙地 B. 濕潤的黏地 C. 比較干旱的黏土地 D. 河邊濕潤沙地例題5、在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農民要進行“擱田”,在水田的四周挖出較深的水溝,把田里的水排出,使土壤干燥些。下列與“擱田”無關的是( )A. 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促進水稻根系的呼吸作用C. 控制水稻葉片的瘋長 D.協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平衡例題6、課外活動課上,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植物的生長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要求大家分組進行探究。某小組討論后認為可能有三個因素會影響植物生長,并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說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號的數量表示澆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時間長短)。花盆編號 土壤種類 澆水量 光照時間長短1 壤土 +++ +++2 壤土 +++ ++++3 沙土 +++ +++4(1)在科學實驗中.當實驗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時,必須控制好變量。1、2號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 。(2)仔細分析1號與3號花盆的實驗設計,你認為他們所要探究的問題是:。(3)為了通過與1號盆的比較來確定澆水量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請你參照上表的方法對4號盆的土壤種類、澆水量、光照時間長短等情況做出設計(填寫在表中)。(4)有同學指出,同一編號的花盆和植物至少應該3盆(株)以上。請評價他的觀點,并說明理由:。三、隨堂練習:1、下列有關土壤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構成土壤的物質只有固體和液體B. 土壤中腐殖質越多,土壤越肥沃C. 土壤中有微生物、動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D. 土壤中的有機物主要來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體2、在“用手搓土壤”實驗完畢后,必須要反復沖洗的原因是( )A.土壤很臟 B.土壤很臭C.土壤中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 D.土壤有毒3、錢塘江江底沉積的淤泥在土壤分類中最有可能屬于( )A.砂土類土壤 B.黏土類土壤 C.壤土類土壤 D.三類都不是4、土壤板結不利于植物生長,原因是( )A. 植物缺少肥力,妨礙光合作用 B. 植物缺少水分,妨礙光合作用C. 植物缺少二氧化碳,妨礙根的呼吸作用 D. 植物缺少氧氣,妨礙根的呼吸作用5、各類土壤的滲水實驗證明( )A.壤土類土壤的滲水性最好B.砂土類土壤的滲水性最好C.粉砂類土壤的滲水性最好D.各類土壤的滲水性能是一樣的6、農民這么辛苦在田間為農田松土的最主要的意義是( )A.破壞土壤中螻蛄等害蟲的生活環境B.減輕土壤板結對農作物根系向下生長的限制,以便植物吸取地下水C.改善土壤中蚯蚓等有益動物的生活環境D.增加土壤透氣性,從而有利于農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對無機鹽的吸收7、旱地作物玉米等適宜在較干燥的旱地上生長,如果種植在濕潤的土壤中,會因水分比例過大,導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爛,導致“霉根”。在下列土壤中種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 ,最有可能導致“霉根”而死亡的是 。(填字母)A.壤土類土壤 B.黏土類土壤 C.砂土類土壤8、王紅同學利用如圖所示中的三個裝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體積是B中的一半,C中黏粒體積和B中砂粒體積相同。在三個裝置中分別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時間內,若滲出的水如圖所標(三只錐形瓶完全一樣)。試回答:(1)若圖上所標的滲出水量有一個是錯的,那么最有可能錯的是( )A.A裝置 B.B裝置 C.C裝置 D.三個裝置都沒有錯(2)根據 的實驗現象,可以驗證砂粒的透水性比黏粒強。四、課后鞏固:1、按下列百分比配制的土壤中加點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條狀體的是( )A. 砂粒20% 粉砂粒40% 黏粒40% B. 砂粒10% 粉砂粒40% 黏粒50%C. 砂粒10% 粉砂粒30% 黏粒60% D. 砂粒20% 粉砂粒50% 黏粒30%2、玉麟牌西瓜是溫嶺的特色農產品。種植西瓜理想的土壤是通氣,透水,同時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氣的體積比接近。下列按體積分數構建的土壤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A. B. C. D. 3、花生俗稱“落花生”,是因為它開花受精后子房柄會迅速伸長并鉆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發育成莢果。因此,適于花生栽種并能提高產量的土壤類型應是( )A.黏土類土壤 B.壤土類土壤 C.砂土類土壤 D.以上都可以4、研究“土壤性狀和植物生長關系”的實驗應控制的變量是( )A.大小相近,同一種類的植物 B.澆等量的水C.不能被雨水淋到 D.以上都是5、種花用的瓦盆是用紅黏土燒制成的,比一般的塑料花盆和瓷花盆都要好,由此可以推斷出紅黏土燒制的瓦盆( )A.砂粒含量較少 B.保水性較好C.具有較好的透氣性 D.不適合植物生長6、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況(降雨量346毫米),你認為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的是( )地表類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水土流失量/(千克/畝) 4 6.2 238 450A. 林地 B. 草地 C. 作物地 D. 裸地7、省農科院在某市選取下列三塊土壤栽培引進的美國提子:A.砂粒比例較多的坡地;B.土壤質地比較均勻的平地;C.河彎淤泥堆積而成的黏粒較多的河套地,在天氣狀況相同的情況下,澆適量且相同的水,施適量且相同的有機肥,進行完全相同的田間管理,收獲時的產量A地最高,C地最低,連續兩年都得到相同的結果。在我國南方多雨水地區種植美國提子,應特別注意的田間管理是 ( )A.澆水 B.施肥 C.松土通氣 D.排水防澇8、選取下列各類土壤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灼燒,則( )A. 壤土類土壤的質量減少最為明顯B. 砂土類土壤的質量減少最為明顯C. 黏土類土壤的質量減少最為明顯D. 三類土壤的質量變化沒有差別9、做土壤滲水實驗時,必須控制的相同條件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體積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滲水的時間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脫脂棉花要一樣多 ⑤錐形瓶的大小應完全相同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10、國家高原濕地研究中心曾對滇西北高原濕地植物的多樣性與土壤的情況進行深入的考察,對土壤的性狀與植物的生長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A.不同的植物都生長在滇西北高原,所以對上壤的性狀要求相同B.植物的生長需要不斷地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有機物C.黏土類上壤保肥性能好,所以生活在黏土類土壤中的植物所需肥料少D.濕地植物表現出多樣性,說明滇西北高原土壤有多種不同的性狀11、為了測定土壤中不同顆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學在校園中采集了土壤的樣品。經測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表。空氣 水 粉砂粒 砂粒 黏粒 有機物25% 25% 15% 17% 16% 2%(1)該土壤樣品的類型為 。(2)該地的土壤通氣性能 (填“較好”或“較差”),透水性能 (填“較好”或“較差”),對植物生長 (填“有利”或“不利”)。12、某科學興趣小組為了了解土壤性狀與植物生長的關系,開展了以下實驗活動:①取足量的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分別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和壤土類土壤。②將上述三種土壤分裝在三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內,三個花盆中分別栽培一株大小相近、生長旺盛的同一種植物,相同時間間隔澆等量的水。將花盆放在窗臺上,使其照到陽光,但不被雨水淋到,每天觀察植物的情況并做好觀察記錄。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為什么要分別栽培三株大小相近的同一種植物?目的是 。(2)實驗中設置“生長旺盛,并能照到陽光”的條件的目的是 。(3)實驗結果是種植在壤土類土壤中的植物生長情況最好,這是因為該土壤 。(4)該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13、為研究不同類型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某同學取三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分別裝有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并分別編號為A、B、C,然后移栽上三株大小、物種、長勢都不相同的小麥、玉米、向日葵植物幼苗,澆水后,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1)該同學能觀察到他預測的結果嗎? 。請分析原因: 。(2)要想成功,他必須控制好的唯一的變 。(3)要想改良一塊黏性土地,有人向土壤中倒入適量的砂粒,該措施有效果嗎?為什么?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礦物質 、 空氣 2、砂土 壤土知識點2、1、水分 空氣 無機鹽 2、疏松 好 差 好 差 壤土3、壤土 50% 通氣、透水 保水 保肥二、例題講解:例題1、C解析: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水分適中,空氣通透性強,植物生長越旺盛,C是正確的觀點。例題2、A解析:土壤疏松根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氧氣,從而促進根的呼吸,根的生理活動旺盛,有利于跟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黏土的黏著力太強,不利于充足空氣的進入,摻入適量的砂石能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例題3、B解析:黏土類土壤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從中通過,水多氣少,養分轉化慢,多肉植物喜愛的土壤具有疏松的特點,因為多肉植物的肉質根需要很多的氧氣,在板結悶熱的泥土容易腐爛,而且氧氣不足會滋生大量厭氧細菌。所選擇的土壤排水性也要好,同時又有一定的持水性。因此黏土類土壤和瓷盆并不適合多肉植物生長,B符合題意。例題4、D解析:A C.較干的沙地和干旱的黏土地對于甘蔗來說水分不足,不適合甘蔗生長;故A C錯誤; B.濕潤的黏地中透氣性較差,不適合甘蔗的生長;故B錯誤; D.河邊濕潤的沙地,水分充足且透氣性較好,適合甘蔗的生長;故D正確。例題5、A解析:農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縫隙中的空氣排擠出來了,使土壤中的氧氣過少,根毛無法呼吸,導致根爛掉;因此農田淹水以后必須及時排澇,是為了讓植物的根得到足夠的氧氣,維持根的正常呼吸;協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平衡;控制水稻葉片的瘋長.與植物的光合作用無關。例題6、(1)光照時間不同 (2)土壤種類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3)壤土 ++++ +++解析:(1)分析1號2號花盆,土壤種類和澆水量相同,光照時間不同。(2)分析1號和3號花盆,澆水量和光照時間相同,不同的是1號時壤土,3號時沙土,所以想探究的問題是土壤種類對植物生長的影響。(3)通過與1號盆的比較來確定澆水量多少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所以設計實驗時只要澆水量不同,其他變量相同均可。(4)同一編號的花盆和植物若是一盆時,會存在偶然性,因此,至少應該3盆(株)以上。(4)同一編號的花盆和植物若是只有1盆時,會存在偶然性,因此至少要3盆以上。三、隨堂練習:1、A 2、C 3、B 4、D 5、A 6、D 7、C ; B8、(1) C (2)土壤有空隙 (3)20% (4)給根提供足夠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四、課后鞏固:1、C 2、A 3、C 4、D 5、C 6、A7、D 8、C 9、C 10、D11、(1)壤土類土壤 (2)B裝置滲出的水比C裝置多12、(1)控制植物種類相同,避免因植物種類不同引起生長差異 (2)避免植物因得不到陽光而生長緩慢或使植物能正常生長(3)黏性適度,通氣、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強(4)壤土類土壤適合植物的生長13、(1)不能 變量太多 (2) 不同的土壤類型 (3) 有效果,可增加土壤的透氣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