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人類遺傳病教師姓名 科目、年級 生物高一 授課時間教學 背景 分析 課標分析: 新課標對高一的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既要讓學生獲得基本的學科知識,又要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課程標準與本節對應的“內容要求”是:“說出什么是遺傳病,如何預防和檢測遺傳病以及對社會的意義”。教材分析:本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五章第三節的內容,《人類遺傳病》包括“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等內容。新課標對人類遺傳病的要求是“舉例說明人類遺傳病是可以檢測和預防的”,教材輔以實例,簡要介紹了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在這部分,教材還根據課程標準的活動建議,安排了“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旨在培養學生接觸社會、從社會中直接獲取資料和數據的能力。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他們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分析思維的目的性、連續性和邏輯性已初步建立,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較高,課堂上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不斷思考,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教師在講解內容時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識記和理解。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遺傳病概念 (2)舉例說出人類遺傳病的主要類型 (3)關注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介紹遺傳病的類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判斷的思維能力。 (2)通過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培養學生溫故知新、注重知識內在聯系、知識遷移的學習方法。 (3)通過閱讀討論,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介紹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對學生進行人口素質教育。 (2)通過介紹遺傳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教育。 (3)通過討論,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的主人翁意識及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教學 重點 人類常見遺傳病的類型以及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教學 難點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及其與人體健康的關系。教學 準備 課件、圖片、視頻教學 方法 啟發式教學、情境教學 教 學 過 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備注導入 課件展示舟舟指揮的圖片,從我們身邊熟悉的人和事入手,引出遺傳病就在我們周圍。導入新課,出示本節學習的課題。 用遺傳病患者的例子導入,引起學生對遺傳病的關注 5分鐘新授 用課件展示一些常見的疾病如腹瀉、感冒、SARS、肝炎、多指、血友病、紅綠色盲、白化病、狂犬病、艾滋病,先天性聾啞,提問:請同學們思考這些疾病都是遺傳病嗎? 在清楚遺傳病概念基礎上區別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和家族病 通過判斷總結出遺傳病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 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對人類遺傳病有一個總體的認識 10分鐘小組討論 根據遺傳病的發病原因,一般將其分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大類。其中目前已發現的單基因遺傳病種類最多,大約6500多種,染色體異常和多基因遺傳病大約各為100種左右。但多基因遺傳病在群體中的發病率卻是最高的,下面,我們逐一來了解: 1、單基因遺傳病:強調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病,而不是一個致病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單基因遺傳病分為五種類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伴Y染色體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課件展示單基因遺傳病的實例,教師簡單介紹。 2、多基因遺傳病: 根據學案,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課件展示幾種常見的多基因遺傳病。 3、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出示概念:1、概念:由染色體異常 引起的人類遺傳病。 問題:染色體異常包括哪些類型? 染色體數目變異引起的人類遺傳病有哪些? 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的人類遺傳病有哪些? 課件展示學生熟悉的幾種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階段鞏固,完成學案探究二 出示資料: 教師通過投影儀出示以下資料,引發學生思考: 1、我國每年出生的兒童中,1.3%有先天性缺陷,其中70~80%是由于遺傳因素所致, 2、15歲以下死亡的兒童中,40%為各種遺傳病所致, 3、自然流產兒中大約50%是染色體異常引起的。 [討論]:遺傳病可能給患者本人、家庭和社會及后代造成什么樣的危害? 危害個人健康 貽害子孫后代 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 有沒有辦法能預防這些遺傳病的發生呢?這也就是現在所提倡的優生。 實現優生,常用的措施有哪些: 1、禁止近親結婚 2、進行遺傳咨詢; ①檢查、了解病史,作出遺傳診斷②分析遺傳病的傳遞方式 ③推斷后代發病幾率 ④提出建議 3、提倡適齡生育 4、進行產前診斷: 概念:胎兒出生前,醫生用專門的檢測手段對孕婦進行檢查,以便確定胎兒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或先天性疾病。 方法:羊水檢查、B超檢查、孕婦血細胞檢查、基因診斷等。 優點:能在懷孕早期及時確定胎兒是否患有遺傳病或其它先天性疾病,避免這樣的胎兒出生。 教學引導閱讀閱書92--94頁,完成學案 總結:重新出示學習目標,請同學歸納總結 學生回顧前面所學的知識并思考回答有關問題 回憶舊知 思考、討論:從患者、后代、家庭、社會……等方面談談遺傳病給人類帶來了怎樣的危害及遺傳病發病率升高的原因。 學生討論 學生積極思考,并談談收獲 學生閱讀思考 培養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框架,主動參與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了解遺傳病的危害,增強預防意識。 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進一步鞏固本節課內容 檢測課堂教學效果并進行有效點評 10分鐘鞏固練習 帶領學生復習回顧所學知識點 學生復述知識點 總結是對本節課的歸納與升華,通過回顧本課內容,引導學生對本課有一個整體認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5分鐘小結作業 帶領學生當堂做幾道練習題 學生答題 通過當堂檢測題了解學生當堂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10 分 鐘課 堂 評 估 運用ppt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非常好,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講述“人類遺傳病”這部分內容時,我把講述和多媒體演示案例相結合,使學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腦子想,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了人類遺傳病。一張張醒目的幻燈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感到易學、愛學、樂學,學習過程主動輕松。更好的理解人類遺傳病相關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