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類型1.反應前后物質質量變化曲線一、反應物的質量曲線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質量不斷減小,若反應物有剩余,則圖像如圖1所示;若反應物完全反應,則圖像如圖2所示。二、生成物的質量曲線1. 一種物質和另一種物質的反應曲線如:向一定量氯化鈣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生成碳酸鈣的質量變化曲線分析:開始時,生成物的質量為0,即起點為0。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物的質量不斷增大,反應結束時生成物的質量達到最大并保持不變,如圖3所示。圖32. 一種物質和多種物質的反應曲線(酸堿鹽的反應)(1)同時發生復分解反應:如向Na2SO4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則對應曲線如圖4(填“4”或“5”)。分析:將Ba(OH)2溶液滴入Na2SO4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即將含有Ba2+、OH-的溶液滴入含有Na+、SO42-、H+、Cl-的溶液中,此時Ba2+與SO42-結合生成BaSO4白色沉淀,OH-與H+結合生成水。所以反應一開始,兩個反應同時發生,不存在先后順序。(2)表現出先后順序的復分解反應:如向CuSO4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則對應曲線如圖7(填“6”或“7”)。分析:將NaOH溶液逐滴滴入CuSO4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時,發生如下反應:①2NaOH+CuSO4=== Cu(OH)2↓+Na2SO4②2NaOH+H2SO4=== Na2SO4+2H2O但生成的藍色沉淀Cu(OH)2會立刻與還沒被消耗完的稀硫酸反應又生成CuSO4,發生的反應為:③Cu(OH)2+H2SO4===CuSO4+2H2O所以一旦反應①發生,反應③就會發生,相當于假設CuSO4暫且不反應,稀硫酸先與NaOH溶液反應,待稀硫酸被完全消耗后,滴入的NaOH溶液才與CuSO4反應生成藍色沉淀。【總結】一般情況下可假設,混合溶液中H+和OH-優先反應,H+和CO32-優先反應。三、反應前后固體質量變化曲線考向1 固體物質分解,產物不含固體如加熱碳酸氫銨固體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剩余固體的質量不斷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直至反應完全,剩余固體的質量為0,如圖1。考向2 固體物質分解生成氣體和固體如加熱高錳酸鉀固體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固體和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的質量不斷減小,直至反應完全,固體的質量不再改變,如圖2。考向3 固體物質與氣體物質反應,生成物為固體如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固體,由于反應物中有固體,生成物也是固體,故反應開始時,固體的質量不為0,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的質量不斷增大,直至反應完全,固體的質量不大改變,如圖3。【特別提醒】若橫坐標為加熱時間,則剛開始固體的質量不發生變化,當加熱到反應溫度后,固體質量開始發生變化,即加熱一段時間后,固體質量才發生變化。【拓展延伸1】考向1 是否受催化劑的影響如果催化劑是加快反應速率的,則有催化劑的反應曲線較陡,反應所需時間較短,但生成物的最終質量與不加催化劑時相等,如圖4。考向2 是否受反應物狀態的影響反應物質量相等但狀態不同,反應物顆粒越小的反應曲線越陡,反應所需時間越短,但生成物的最終質量相等,如圖5。【拓展延伸2】考向1 未參與反應的物質或催化劑的質量變化未參與反應的物質或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如在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氮氣的質量一直保持不變;在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制氧氣的過程中,二氧化錳的質量一直保持不變),如圖6。考向2 密閉容器中物質的質量變化在密閉反應體系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如圖7。圖6 圖7類型2:有關溶液質量、溶質質量的變化曲線一、不發生化學反應考向1 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升高溫度其溶液質量變化圖像起點不為0:若該溶液為飽和溶液,則升高溫度后會有溶質析出,故溶液質量逐漸減小(如圖1);若該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則在其達到飽和狀態之前,溶液質量保持不變,在達到飽和狀態之后,溶液質量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圖2)。考向2 對于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升高溫度其溶液質量的變化(不考慮溶劑蒸發)圖像起點不為0,升高溫度其溶解度增大,不會有溶質析出,溶劑、溶質質量不變,故溶液質量保持不變(如圖3)。考向3 一定溫度下,向某種物質的不飽和溶液中加入該溶質其溶液質量變化圖像起點不為0,隨著該溶質的不斷加入并繼續溶解,溶液質量不斷增大,當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時,溶液質量不再改變(如圖4)。考向4 一定溫度下,向某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加入該溶質其溶液質量變化圖像起點不為0,加入該溶質,溶質不能再溶解,故溶液質量保持不變(如圖5)。考向5 一定溫度下,向某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加溶劑稀釋其溶液質量變化圖像起點不為0,溶質質量不變,隨著溶劑質量的增加,溶液質量不斷增大(如圖6)。【拓展延伸】向飽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體,由于加入的KMnO4固體不斷溶解,故溶液質量不斷增大,直至達到飽和狀態,溶液質量保持不變,由于溶液中溶質KNO3的質量不變,故最終所得溶液中KNO3的質量分數隨著KMnO4固體的加入會先減小后不變,如圖7所示。圖7二、發生化學反應物質溶解時,如果加入的物質能夠和溶劑發生化學反應,物質在溶解過程中溶質和溶液質量的變化情況如下:考向1 一定溫度下,向水中加入CaO如圖1:初始時,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起點均為0,加入CaO后,CaO與水反應生成Ca(OH)2。隨著CaO的加入,溶質和溶液的質量不斷增大,當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時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均達到最大值,隨著CaO的繼續加入,CaO與溶液中的水反應,溶劑質量不斷減小,直到完全將溶劑(水)消耗完,且CaO和水的反應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使溶液溫度升高,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Ca(OH)2析出,溶質和溶液的質量均開始減小,當水完全反應時,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減小至0。考向2 向Ca(OH)2的不飽和溶液中加入CaO如圖2:初始時,Ca(OH)2的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均不為0,加入CaO后,CaO和溶劑水反應生成溶質Ca(OH)2,故此時溶質質量不斷增大,溶液質量不斷增大。當溶液達到飽和狀態時,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均達到最大值,隨著CaO的繼續加入,CaO持續消耗溶液中的水,且CaO和水的反應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使溶液溫度升高,而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Ca(OH)2不斷析出,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均開始減小,當水完全反應時,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減小至0。考向3 向Ca(OH)2的飽和溶液中加入CaO如圖3:向Ca(OH)2的飽和溶液中加入CaO,剛開始時,溶液為飽和狀態,故此時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均為最大值。隨著CaO的加入,CaO和水反應生成Ca(OH)2,導致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減小,且溶液溫度升高,析出Ca(OH)2,直至水消耗完后,溶質質量和溶液質量均減小至0。類型3:有關pH變化的曲線一、酸堿稀釋時pH曲線的變化1. 向堿性溶液中加水:起點:堿性溶液的pH>7,隨著水的加入,堿性不斷減弱(pH不斷減小),但溶液始終為堿性,pH不會小于或等于7,如圖1。2. 向酸性溶液中加水:起點:酸性溶液的pH<7,隨著水的加入,酸性不斷減弱(pH不斷增大),但溶液始終為酸性,pH不會大于或等于7,如圖2。類型4:有關反應中溫度的變化曲線一、反應中溫度升高的曲線分析1. 發生化學反應兩種物質發生反應時,隨著反應的進行,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物的溫度逐漸升高,直到完全反應時達到最大值,之后,生成物的溫度降低,降至室溫,但不會比室溫低(如圖1),例如:氧化鈣與水的反應、鋅與稀硫酸的反應等。2. 不發生化學反應濃硫酸的稀釋、氫氧化鈉的溶解等,物質加入水中,溫度升高,隨著物質的繼續加入,溫度持續升高,達到最大值時,再繼續加入該物質,放熱越來越少,溫度逐漸降低至室溫,但不會比室溫低(如圖1)。圖1二、反應中溫度降低的曲線分析硝酸銨等銨鹽溶于水吸熱,溶液溫度降低,隨著物質的加入,溫度持續降低,達到最小值時,再繼續加入該物質,吸熱越來越少,溫度逐漸升高至室溫,但不會比室溫高(如圖2)。圖2類型5:根據曲線圖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根據曲線中各種物質的質量變化情況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在化學反應過程中,質量減小的是反應物,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且反應物減少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增加的質量總和。如圖,反應物是KNO3,生成物是KNO2和O2。例1、向一定質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線錯誤的是( )例2、下列曲線正確的是( )例3、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向一定質量的硫酸鈉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B. 向氯化銅和稀鹽酸中滴加硝酸銀溶液C. 氧氣的溶解度隨壓強和溫度的變化D.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例4、下列圖像能夠正確反映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將濃鹽酸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B. 向一定質量氯化亞鐵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鋅粒至過量C. 將石灰水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D. 在密閉容器中一定質量的炭粉與足量氧氣充分反應1.現有以下曲線,與之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用氯酸鉀制取氧氣 B. 等質量碳酸鈣與足量同濃度稀鹽酸反應C. 硝酸銨溶于水時溶液的溫度變化 D. 發生的反應為:2KNO3===2KNO2+O2↑2.下列選項的操作或反應所對應的曲線圖正確的是( )A. ①將飽和石灰水升溫B. ②等體積、等質量分數的H2O2溶液分解C. ③一定量的鋅粉與稀鹽酸反應D. ④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滴入等體積不同質量分數的KOH溶液3.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鈣溶液B. 向等質量的鋁、鋅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濃度稀鹽酸C. 一定量的鎂在過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D. 相同質量的炭粉分別在足量的空氣和氧氣中燃燒4.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 將表面生銹的鐵釘放入稀鹽酸中 B. 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C. 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鋅粉 D. 向稀鹽酸中滴加硝酸銀溶液1.下列曲線能正確表達對應的反應或過程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B. 紅磷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C. 向一定質量的燒堿溶液中滴入鹽酸 D. 向飽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體2.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鈣B.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產生氧氣C. 用一定量的雙氧水制取氧氣D. 向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中插入銅絲3.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實驗操作的是( )A. 水通電分解B. 向裝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混合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硫酸C. 向兩份等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不斷加入鎂粉和鋅粉D. 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4.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在該過程中,下列4個圖像能正確反映燒杯內物質的某些物理量變化趨勢的是(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②③參考答案例1、D例2、C例3、C例4、B1.D2.D3.C4.A1.B2.D3.B4.B【備考2023】浙教版科學中考第三輪沖刺講義(十)化學反應與曲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