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3 細胞的生命歷程微專題3 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1.細胞分化的機理和結果2.細胞衰老的特征3.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比較注意區分與病原體感染有關的細胞死亡的不同情況。若是被病原體感染而死亡,則屬于細胞壞死;若感染后被機體免疫系統清除,則屬于細胞凋亡。4.細胞癌變的三個常考點(1)除細胞癌變發生了遺傳信息改變外,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均未改變遺傳信息。(2)除細胞癌變與細胞壞死對生物體不利外,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均對生物體有積極意義。(3)除細胞壞死外,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癌變均與基因有關,即受基因控制。(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體細胞中,并非只存在于癌細胞中,只不過在癌細胞中兩種基因已發生突變。經典考題重現大多數細胞的生命周期要經歷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的過程,這些過程對于生物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及維持機體的穩態都有積極作用。判斷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有②⑤⑥。①肺部細胞中原癌基因執行生理功能時,細胞生長和分裂失控。(2021·湖南卷,9C)②清除細胞內過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緩細胞衰老。(2021·河北卷,5B)③高度分化的細胞執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2020·江蘇卷,4A)④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過程中不存在細胞凋亡現象。(2019·全國卷Ⅰ,1C)⑤癌細胞中可能發生多個基因突變,細胞形態發生變化。(2018·全國卷Ⅱ,6B)⑥哺乳動物造血干細胞分化為成熟紅細胞的過程不可逆。(2018·全國卷Ⅲ,2D)⑦衰老細胞中各種酶的活性顯著降低。(2017·江蘇卷,18B)高考重點訓練考向1 圍繞細胞自噬與凋亡考查生命觀念1.(多選)(2022·江蘇南通海門診斷)動物細胞中受損細胞器被內質網包裹后形成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后被降解為小分子物質,這一現象稱為細胞自噬。在鼻咽癌細胞中抑痛基因NOR1的啟動子呈高度甲基化狀態,NOR1蛋白含量低。用DNA甲基化抑制劑處理后的鼻咽癌細胞,NOR1基因的表達得到恢復,自噬體囊泡難以形成,癌細胞增殖受到抑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自噬在細胞廢物清除、結構重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B.癌細胞可借助細胞自噬作用對抗營養缺乏造成的不利影響C.鼻咽細胞癌變后,NOR1基因轉錄受到抑制,自噬作用減弱D.細胞自噬受相關基因調控,自噬過強時會引起細胞凋亡答案 ABD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細胞自噬在細胞廢物清除、結構重建、生長發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A正確;癌細胞可借助細胞自噬作用對抗營養缺乏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緩解癌細胞增殖過程中對營養的需求,B正確;鼻咽細胞癌變后,NOR1基因轉錄受到抑制,自噬作用增強,C錯誤;題顯示NOR1基因的表達能阻止細胞自噬的發生,顯然細胞自噬作用受到相關基因調控,與細胞程序性死亡有關,自噬過強時會引起細胞凋亡,D正確。2.(2021·選擇性考試廣東卷,4)研究表明,激活某種蛋白激酶PKR,可誘導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發生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上述病毒感染的細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復B.上述病毒感染細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上述病毒感染細胞的凋亡過程不受基因控制D.PKR激活劑可作為潛在的抗病毒藥物加以研究答案 D解析 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因此細胞凋亡后其功能不可恢復,A、C錯誤;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因此細胞凋亡也被稱為細胞程序性死亡,B錯誤;依據題干“激活某種蛋白激酶PKR,可誘導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發生凋亡”可知,PKR激活劑可作為潛在的抗病毒藥物加以研究,D正確。考向2 圍繞細胞的生命歷程考查科學思維能力3.(2022·江蘇泰州一模)下列有關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細胞通過無絲分裂方式增殖B.分化導致細胞中基因選擇性表達C.細胞的凋亡過程受到基因的控制D.細胞的衰老與個體衰老同步答案 C解析 原核細胞通過二分裂的方式增殖,A錯誤;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導致細胞分化,B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也常被稱為細胞程序性死亡,C正確;多細胞生物中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并非同步進行的,不同細胞的衰老時刻都在發生,單細胞生物中細胞衰老和機體衰老是同步的,D錯誤。4.(2022·江蘇蘇州一模)有關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免疫系統中記憶細胞既有分化潛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B.隨著細胞分裂次數增加端粒縮短,是細胞衰老的原因之一C.分化、衰老、凋亡及癌變過程中細胞內的mRNA種類會發生改變D.在基因檢測時用某種基因作探針,所有細胞中都可檢測到該基因答案 D解析 記憶細胞再次免疫中,再接受到相同抗原的再次刺激后會迅速增殖分化成相應的B細胞或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細胞,故具有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A正確;隨著細胞分裂次數增加,端粒逐漸縮短,是細胞衰老的原因之一,此為端粒學說,B正確;分化、衰老、凋亡及癌變過程中某些蛋白質發生變化,故細胞內的mRNA種類也發生改變,C正確;在基因檢測時用某種基因作探針,并不是所有細胞中都可檢測到該基因,如哺乳動物的紅細胞,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