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3 細胞的生命歷程微專題1 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1.歸納與細胞周期有關的12個關注點2.解讀細胞分裂中??嫉娜愄厥馇€圖(1)每條染色體中DNA含量的變化(2)同源染色體“對”數和“染色體組”數目的變化曲線(3)不同核DNA相對含量和染色體數目對應細胞數目的柱形圖3.細胞分裂中標記染色體去向的分析方法(1)若兩次都是有絲分裂(注:表示被3H標記的DNA鏈;表示沒有被3H標記的DNA鏈)(2)若兩次分裂分別是減數分裂Ⅰ和減數分裂Ⅱ。經典考題重現有絲分裂形成具有與親代細胞核遺傳物質相同的子代細胞,而減數分裂形成具有多樣性的配子,再通過受精作用,進而形成具有多樣性組合的子代個體。下列關于細胞分裂說法正確的有①④⑤⑥。①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現。(2021·河北卷,2A)②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復制且染色體數目加倍。(2021·浙江卷,8A)③高等動物胚胎干細胞分裂過程中,中心體的復制和染色體組數的加倍發生在同一時期。(2020·浙江7月卷,8B)④細胞分裂間期既有基因表達又有DNA復制。(2019·江蘇卷,2A)⑤有絲分裂后期與減數分裂Ⅱ后期都發生染色單體分離。(2018·全國卷Ⅲ,4A)⑥一次有絲分裂與一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復制次數相同。(2018·全國卷Ⅲ,4C)⑦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始終等于DNA分子的數目。(2017·海南卷,23A)考向1 結合細胞周期,考查生命觀念1.(2022·江蘇南通通州期末)細胞異常增殖可導致腫瘤發生。圖示雌激素在特定條件下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的機制。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癌細胞中周期蛋白D(cyclinD)的合成量增加,cyclinD與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4/6)結合形成復合物,促進乳腺癌的惡性發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雌激素受體不在細胞膜上B.若細胞核 DNA含量開始增加,說明細胞周期開始進入圖中的X期C.染色體的形成有利于遺傳物質平均分配,通過有絲分裂產生染色體數相同的子細胞D.CDK4/6 活性抑制劑能抑制乳腺癌的惡性發展答案 B解析 由圖可知,雌激素的受體在細胞內,激素-受體復合物形成于細胞內,A正確;X屬于分裂間期的G1期,Y屬于分裂間期的S期,S期進行DNA的復制,若細胞核 DNA 含量開始增加,說明細胞周期開始進入圖中的 Y期,B錯誤;染色體的形成有利于遺傳物質平均分配,通過有絲分裂產生染色體數相同的子細胞,C正確;CDK4/6 活性抑制劑,不利于CDK4/6與cyclinD結合形成復合物,抑制乳腺癌細胞分裂,D正確。2.(2022·江蘇南通第一次質檢)用含3H-TdR(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培養液培養海拉細胞適當時間,使所有細胞都帶標記;加入DNA合成抑制劑培養適當時間,直至所有細胞都停止分裂;洗去抑制劑,將細胞移至無放射性的完全培養液中培養并開始計時,定期測量分裂期細胞的放射性,結果如下:經過4.5小時后第一次測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細胞,經過5.5小時后第一次測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末期細胞,經過10.5小時后發現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細胞開始減少,經過24.5小時后第二次測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細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細胞周期是20小時,G1期是8.5小時,S期是6小時,G2期是4.5小時B.加入DNA合成抑制劑后,有的細胞有完整的細胞周期,G1期合成DNA聚合酶C.第二次測量到的有放射性的中期細胞中,每條染色體都帶有放射性且縮短到最小程度D.10.5小時時,細胞內被標記的大分子物質只有DNA,部分細胞有大量3H-TdR進入細胞核答案 C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分析,洗去抑制劑后將細胞移至無放射性的完全培養液中培養并開始計時,經過4.5小時后第一次測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細胞,因此G2期持續的時間是4.5小時;經過5.5小時后第一次測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末期細胞,則前期+中期+后期=5.5-4.5=1小時;經過10.5小時后發現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細胞開始減少,說明所有G1到S期的細胞均進入分裂期,則S期為10.5-4.5=6小時;經過24.5小時后第二次測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細胞,說明細胞周期是24.5-4.5=20小時,G1期是20-4.5-6-1-末期<8.5小時,A錯誤;加入DNA合成抑制劑后,將細胞阻斷在G1和S的分界點、S和G2的分界點或S中的某一點,因此細胞沒有完整的細胞周期,G1期合成DNA聚合酶,B錯誤;第二次測量到的有放射性的中期細胞,因DNA分子在間期已經完成一次復制,依據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每個DNA分子有一條鏈含有3H-TdR,因此每條染色體都帶有放射性,中期染色體螺旋化程度最高,所以染色體縮短到最小程度,C正確;經過10.5小時后發現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細胞開始減少,說明經DNA合成抑制劑阻斷處理后處于G1期到S期之間的所有細胞都已經完成DNA復制進入了分裂期,同時部分細胞完成細胞分裂進入了下一個細胞周期。經前分析G2+M+G1的時長為20-6=14小時,比10.5小時長,說明此時所有細胞都還沒有進入到下一個細胞周期的S期,此時沒有3H-TdR進入細胞核參與DNA復制,D錯誤。考向2 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過程,考查科學思維能力3.(2019·江蘇卷,11)如圖為初級精母細胞減數分裂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示意圖,圖中1~8表示基因。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與2、3、4互為等位基因,與6、7、8互為非等位基因B.同一個體的精原細胞有絲分裂前期也應含有基因1~8C.1與3都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分離,1與2都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分離D.1分別與6、7、8組合都能形成重組型的配子答案 B解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1與2、3與4均是位于同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不考慮突變,則1與2是相同基因,3與4也是相同基因,1與3、4以及2與3、4為一對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為等位基因,也可能為相同基因,而1與6、7、8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不同位置上,互為非等位基因,A錯誤;同一個體的精原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染色體已復制,所以含有基因1~8,B正確;1與3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1與2是位于同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隨著絲點分裂而分離,但如果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了互換,導致2與3互換位置,則1與3的分離還將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1與2的分離也會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C錯誤;由圖可知,5與6位于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的相同位置,為相同基因,而1與5位于同一條染色單體上,則1與6組合不會形成重組型配子,D錯誤。4. (2022·江蘇前黃中學學情檢測)如圖1表示某一動物(2N=4)個體體內細胞正常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含量的關系;圖2表示該動物在細胞增殖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圖3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4表示該生物體內一組細胞分裂圖像。請分析并回答:圖1圖2(1)圖4中甲、乙、丙屬于有絲分裂的是________, 該動物是一個________(填“雌”或“雄”)性動物。乙圖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1中a、b、c表示染色體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圖1________(填羅馬數字)對應的細胞內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體。(3)圖2中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發生在________(填數字序號)階段;B過程表示生物體內發生了________作用。 圖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4中丙圖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屬于圖2中________(填數字序號)階段。圖4中乙圖所示的細胞中相應的數量關系對應圖1中的________。答案 (1)甲 雌 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2)a Ⅲ和Ⅳ (3)③⑥或⑥③受精 著絲粒分裂 (4)② Ⅱ解析 (1)圖4中甲屬于有絲分裂,因為圖乙細胞質的分裂不均等,所以該動物是一個雌性動物。乙圖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第一極體和次級卵母細胞。(2)圖1中a表示染色體、b表示染色單體、c表示核DNA。圖1的Ⅰ只有染色體和核DNA,且數目都為4,所以是體細胞(有同源染色體)或是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沒有同源染色體),Ⅱ是有絲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因為染色體的數目∶染色單體的數目∶核DNA的數目是1∶2∶2,且染色體數目是4,有同源染色體;Ⅲ因為染色體的數目∶染色單體的數目∶核DNA的數目是1∶2∶2,且染色體數目是2,所以是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沒有同源染色體。Ⅲ細胞內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體。Ⅳ屬于生殖細胞,不可能有同源染色體。(3)圖2中: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會導致姐妹染色單體消失,染色體數目翻倍,所以③⑥階段發生了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B過程表示受精作用。 圖3中CD段每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下降,原因是著絲粒斷開。(4)圖4中丙圖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屬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對應圖2中 ②階段。圖4中乙圖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對應圖1中的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