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8 實驗與探究微專題1 教材基礎實驗1.比較五個顯微觀察類實驗2.歸納鑒定、提取類實驗3.歸納概括常用實驗的方法技術4.與“洗”有關的實驗操作5.酒精在教材實驗中的作用經典考題重現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下列關于教材基礎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有①③。①NaOH與CuSO4配合使用在還原糖和蛋白質檢測實驗中作用不同。(2021·河北卷,3A)②鑒別細胞的死活時,臺盼藍能將代謝旺盛的動物細胞染成藍色。(2021·全國乙卷,2A)③纖維素水解的產物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2021·海南卷,1D)④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實驗,在待測液中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2021·湖南卷,2A)⑤質壁分離過程中,黑藻細胞綠色加深、吸水能力減小。(2020·山東卷,3C)⑥探究人體紅細胞因失水而發生的形態變化時,可用肉眼直接觀察。(2020·全國卷Ⅱ,3B)⑦提取光合色素的實驗中,研磨時加入CaCO3過量會破壞葉綠素。(2019·江蘇卷,17A)高考重點訓練考向1 借助實驗材料、試劑的選擇及觀測指標,考查科學探究能力1.(2021·遼寧卷,5改編)下列有關中學生物學實驗中觀察指標的描述,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名稱 觀察指標A 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細胞壁的位置變化B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濾紙條上色素帶的顏色、次序和寬窄C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培養液的渾濁程度D 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有絲分裂 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的運動答案 B解析 在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中,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質層的位置、細胞大小都應該作為觀察對象,A錯誤;綠葉中的不同色素的顏色、含量以及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導致濾紙條上色素帶的顏色、次序和寬窄不同,故濾紙條上色素帶的顏色、次序和寬窄應作為觀察指標,B正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觀察指標包括培養液的濾液能否使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轉變成灰綠色,C錯誤;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細胞在解離的時候已經死亡,看不到紡錘絲牽引染色體的運動,D錯誤。2.(多選)(2022·江蘇海門中學期末)下列與中學實驗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時,用斐林試劑檢測產物B.黑藻小葉由單層細胞構成,適用于觀察葉綠體C.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代謝旺盛,適用于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D.利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酵母菌,加樣后需靜置片刻再計數答案 BD解析 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時,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產物,因為斐林試劑檢測需要水浴加熱,會影響實驗,A錯誤;黑藻小葉由單層細胞構成,適用于觀察葉綠體,B正確;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代謝旺盛,適用于觀察有絲分裂實驗,C錯誤;利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酵母菌,加樣后需靜置片刻,待酵母菌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D正確。考向2 圍繞實驗原理及操作過程,考查綜合應用能力3.(2022·江蘇蘇州張家港期初)下列有關高中生物實驗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用離心法對各種色素進行分離B.“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用吸水紙引流讓培養液充滿血細胞計數板的計數室C.“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正式實驗時必須設置空白對照組D.“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需在高倍鏡下觀察細胞中染色體的存在狀態答案 D解析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由于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可用紙層析法對各種色素進行分離,A錯誤;“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時,應先放置蓋玻片,在蓋玻片的邊緣滴加培養液,待培養液從邊緣處自行滲入計數室,吸去多余培養液,再進行計數,B錯誤;“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實驗的自變量是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而在預實驗時濃度梯度較大,需要蒸餾水這組作為空白對照,來確定范圍,從而縮小范圍,因此正式實驗可不設置空白對照組,C錯誤;“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細胞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是不同的,故可在高倍鏡下觀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判斷細胞的分裂時期,D正確。4.(2022·全國乙卷,30)甲狀腺激素在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了研究動物體內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調節機制,某研究小組進行了下列相關實驗。實驗一:將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經腹腔注射到家兔體內,一定時間后測定家兔甲狀腺的放射性強度。實驗二:給甲、乙、丙三組家兔分別經靜脈注射一定量的生理鹽水、甲狀腺激素溶液、促甲狀腺激素溶液。一定時間后分別測定三組家兔血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發現注射的甲狀腺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都起到了相應的調節作用。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中,家兔甲狀腺中檢測到碘的放射性,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實驗二推測,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甲組。乙組和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甲狀腺吸收碘合成甲狀腺激素 (2)大于 不相同 乙組注射外源甲狀腺激素,使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會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解析 (1)實驗一中將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經腹腔注射到家兔體內,家兔甲狀腺細胞會吸收并利用放射性碘合成甲狀腺激素,因此甲狀腺中可以檢測到碘的放射性。(2)根據上述分析,實驗二中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溶液,會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組。乙組注射外源甲狀腺激素,使家兔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會使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而丙組注射促甲狀腺激素會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因而乙組和丙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思維拓展]高考常考的“顏色”歸納考向3 圍繞教材經典實驗,考查綜合分析問題能力5.(2021·福建卷,4)生物科學史蘊含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學史實驗與結論不相符的敘述是( )選項 科學史實驗 結論A 用傘形帽和菊花形帽傘藻進行嫁接和核移植實驗 傘藻的帽形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B 綠葉暗處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氣處理后觀察葉片顏色變化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C 不同顏色熒光染料標記人和小鼠的細胞膜蛋白進行細胞融合實驗 細胞膜具有流動性D 將狗的小腸黏膜和稀鹽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靜脈,檢測胰液分泌情況 胰液分泌是神經調節的結果答案 D解析 用傘形帽和菊花形帽傘藻進行嫁接和核移植實驗,證明傘藻的帽形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A正確;綠葉暗處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氣處理后觀察葉片顏色變化,證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B正確;用不同顏色熒光染料標記人和小鼠的細胞膜蛋白,進行細胞融合實驗,證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C正確;斯他林和貝利斯將狗的小腸黏膜與稀鹽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靜脈中,發現了胰液分泌是激素調節的結果,D錯誤。6.(2022·江蘇蘇錫常鎮四市一調)實證在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恩格爾曼的水綿實驗為證明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提供了實證B.富蘭克林的DNA衍射圖譜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構提供了實證C.薩頓對蝗蟲精子形成過程的觀察和比較為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提供了實證D.艾弗里利用物質提純技術為探索肺炎鏈球菌轉化因子的本質提供了實證答案 C解析 恩格爾曼采用水綿、需氧細菌和極細光束進行對照實驗,發現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產物之一為氧氣,A正確;威爾金斯和富蘭克林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提供了DNA衍射圖譜,沃森和克里克依據他們提供的DNA衍射圖譜及有關數據,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結構,B正確;薩頓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推論并未提出實證,C錯誤;艾弗里利用物質提純技術,將S型細菌的DNA、蛋白質、糖類等物質分離開,單獨的、直接的觀察它們各自的作用,為探索肺炎鏈球菌轉化因子的本質提供了實證,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