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4.2細菌(導學案)班級: 姓名: 小組:【學習目標】1、了解細菌的發現過程2、掌握細菌的形態、結構特征3、知道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重點難點】重點:細菌的形態結構特征、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難點:根據結構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學習流程】【學】自主學習一:細菌的發現(P71-P72)1、第一個發現細菌的人是誰?他是怎么發現的?17世紀后葉,荷蘭人 借助 發現了細菌。2、細菌是從哪里來的呢?(1)法國科學家 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鵝頸瓶實驗),證明了肉湯的腐敗是由造成的。(2)巴斯德還發現了 、 ,提出了 以及 的方法,后人稱他為“ ”。【學】自主學習二:細菌的形態與結構:(1)大小: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要用 或 才能觀察到(2)形態: 、 、(3)下是細菌結構示意圖,請你認真觀察,填寫結構名稱(P73)【交】小組討論結合課本(P73):基本結構 特殊結構 營養方式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葉綠體 其他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菌細胞1、細菌的結構與動植物細胞結構有什么不同?根據結構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細菌沒有 ,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是生態系統中的 ,細菌的營養方式是 。【學】自主學習三:細菌的生殖(P74):細菌是怎樣繁殖的?生殖方式: 生殖,即由一個細菌分裂成兩個細菌。怎樣抵抗不良環境?縮小, 增厚,形成 。它是細菌的 ,可抵御不良的環境。【結】課堂小結細菌的發現:(1)列文虎克首次觀察到細菌(2)巴斯德鵝頸瓶實驗—細菌是由原已存在細菌產生細菌的大小:十分微小—高倍顯微鏡或電鏡觀察細菌的形態:球菌、桿菌、螺旋菌細菌的結構:(1)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2)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的生殖:分裂生殖【用】課堂練習1、幽門螺旋桿菌能損傷胃黏膜造成胃炎和胃潰瘍。下面有關幽門螺旋桿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細胞壁 B、沒有成形的細胞核C、是多細胞個體 D、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2、“超級細菌”與人類濫用抗生素有關。其對絕大多數抗生素都“刀槍不入”,它的結構特點是( )A、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B、同新冠病毒一樣無細胞結構C、有同真菌一樣的結構 D、沒有DNA3、沒有成形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稱為原核生物。下列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A、螞蟻 B、狗尾草C、大腸桿菌 D、乙肝病毒4、在大腸桿菌、金針菇、葫蘆蘚、大熊貓等4種生物的細胞中都具有的結構是( )A、細胞壁 B、葉綠體C、細胞核 D、細胞膜5、在醫學上,人們要將繃帶、手術器械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的標準是( )A、殺死細菌 B、殺死細菌的芽孢C、殺死細菌的莢膜 D、殺死細菌的孢子6、假設手上有100個細菌,如果環境條件適宜,細菌每30分鐘繁殖一代,那么2小時后細菌數量可達到( )個 。A、160個 B、100個 C、6400個 D、1600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