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學選擇性必修二《生物與環境》第四章《人與環境》中第一節內容《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高中生物課程標準2017(2020修訂)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是“探討人口增長會對環境造成壓力;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荒漠化和環境污染等全球性環境問題對生物圈的穩態造成威脅,同時也對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已經對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有了深入了解,知道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和組成成分,種群的數量特征,群落的變化等內容,在本章內容中主要為學生介紹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工程等。本節內容聚焦人口增長問題和全球性生態問題,了解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二、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學生對種群、群落、生態系統都有了深入了解,但對這些內容和現實生活的關聯還未建立,本節內容聯系學生已經掌握的生態相關知識,綜合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使學生關注到人口增長問題和全球性的生態問題,讓學生將所學的生態相關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嘗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進對本章節內容的理解,同時為后面學習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工程相關內容打下基礎。因此在學習本節內容時教師要注重利用現實生活案例,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思考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三、教學目標1.通過對全球人口增長及分析生態足跡,說明人口增長和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過快帶來的環境壓力(生命觀念)2.舉例說出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關注生態環境問題與個人生活習慣等方面的關系(科學思維)3.分析常見的全球生態環境問題,說出環境問題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認同應處理好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并嘗試提出保護失調環境的具體建議和行動計劃(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教學重點1.探討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環境壓力2.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五、教學難點1.分析生態足跡六、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七、課時安排一課時八、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情景創設:展示同一環境或不同環境對比,如鄉村風光和城市霧霾對比,提出問題 1.兩幅圖片展示的有什么不同? 2.這些不同是由什么造成的? 【資料展示】82頁問題探討,教師提問: 1.人類活動一定會破壞環境嗎? 2.怎樣才能既發展經濟,又不破壞環境? 根據自身經驗,思考回答問題 完成82頁問題探討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將當前所學內容與自身經驗聯系起來,從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進行深度挖掘,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思考問題,綜合考慮可持續發展相關問題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 【資料展示1】我國近年人口變化和建國以來人口結構 展示生態足跡示意圖,介紹生態足跡的概念 提出問題: 1.生態足跡越大,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2. 生活方式不同,生態足跡的大小會變化嗎? 【資料展示2】18世紀50年代以來的世界任何增長情況,以及未來幾十年的預測情況。截止目前世界人口數量 提出問題: 1. 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資料展示3】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生態超載狀態。 提出問題: 1.生態盈余的含義?生態赤字的含義? 【資料展示4】1750年,大氣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資料 提出問題: 1.為何夏天城市更熱,而森林要涼快很多? 2.如何減少二氧化碳含量? 【資料展示5】2010年,我國人均生態足跡資料 提出問題: 1.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快、人口增長慢,是不是人均生態足跡就小呢? 2.根據以上資料,分析全球發展將面臨的問題 3.未來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態承載力? 4.我國生態足跡總量居世界首位,為我國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我們應該怎么做? 通過資料分析,認真思考、回答問題,完成教材85頁思考討論問題 得出結論: 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現實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通過引導學生對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的分析,經一步理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關系,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資料展示】全球性生態問題 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環境污染等,完成87頁思考討論 拓展:我國的生態環境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完成教材87頁思考討論問題 從現實問題出發,分析生活中常見的環境問題,引起學生興趣,使教學內容和生活相聯系,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引導學生樹立保護自然的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樹立生態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總結 利用思維導圖,歸納生態問題 總結、回顧本節內容 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系統觀九、板書設計十、教學反思本節課以鄉村和城市的區別導入,使學生思考鄉村和城市種種不同背后的原因,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通過資料分析了解人口增長現狀,分析全球發展將面臨的問題及未來可能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生態環境,并展示全球性生態問題及我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生態學理論知識和社會現實問題相聯系,應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