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章力》復習教學案(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理解摩擦力、力的概念及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方法;2、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點難點:會設計探究實驗,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疑難。課堂練習:一、知識回顧:1、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 、 、 。2、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水平桌面的物體,使其 滑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滑動時受到的 的大小。3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和 有關,關系是 ,把滑動變為滾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變 。4、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 、 、 和 。其中分離接觸面的方法有 、 和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 、 和 。6、 叫做力,力是 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其中一個物 體是施力物體,另一個物體則是 物體。力的作用是 ,在力相互作用中,其中一個物體既是 物體也是 物體。7、力的作用效果是 和 。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表現為 、 、 。當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時,可以判斷物體受到 的作用。8、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力的作用時,另一個物體也同時 ,因此力的作用是 。二、基本能力強化1、下面的事例中,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是 ( )A、冬季冰雪封路時,卡車的輪上要裝防滑鏈;B、新的自行車、汽車的輪胎上常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紋;C、為了防止傳動皮帶打滑,要把皮帶張緊些;D、在拔河比賽中,運動員常穿上較新的運動鞋,而且不希望地上有砂子。2、假如沒有摩擦,下列現象不可能發生的是 ( )A、我們不能順利的習字; B、微風可以沿鐵軌將火車吹動;C、舉重冠軍舉不起最輕的杠桿; D、宇宙中存在不受任何力的物體。3、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物體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B、靜止在地面上的桌子不受力的作用;C、腳踢球時,腳既是施力物體有是受力物體; D、相當于向右盤中上一個小砝碼4、 劃船時,使船和槳一起向前前進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A、劃船的人 B、船槳 C、河中的水 D、船5、下面因素中發生變化不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點 D、力的種類6、無論是木鋸還是鋼鋸,它們的的鋸齒都是東倒西歪,不在一個平面上,這是因為( )A、這樣使鋸齒更鋒利; B、這樣使鋸更耐受撞擊;C、鋸用得太久,齒被撞歪; D、可以使鋸口加寬,減小材料對鋸的摩擦力7、小明對于幾種摩擦的類型判斷錯誤的是 ( )A、人走路時,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屬于靜摩擦B、用刨刀刨鉛筆時,鉛筆與刨刀內表面之間的摩擦屬于滾動摩擦C、自行車剎車時,剎車皮與輪圈之間的摩擦屬于滑動摩擦D、手拿物體時,手與物體之間的摩擦屬于靜摩擦8、在奧運會上,“體操王子”李寧在上單杠之前,總是要在手上抹上些鎂粉,而在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他這樣做的目的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減小摩擦 B、前者是減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C、兩者都是增大摩擦 D、兩者都是減小摩擦三、應用拓展提高:1、質量為1600克的物體,現用12牛的力沿斜面向上推物體,請分別用力的示意圖作出物體所受的重力和推力。(g=10N/kg)2、下列一些例子都是力的作用所產生的效果,請你將產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號歸納在一起,并說出共同點:(1)小明將彈簧拉力器拉長,(2)不斷抽陀螺,陀螺越轉越快(3)用腳擋住滾動的鉛球(4)雜技演員從高處落在繃床上,繃床凹陷。效果(1):相同的是 ,效果是 。效果(1):相同的是 ,效果是 。3、如下四項實驗:(1)用刻度尺測細銅絲的直徑:把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線圈的總長度,再除以50;(2)測一個大頭針的質量:先測出100個大頭針的總質量,再除以100;(3)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先保持壓力相同,研究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再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研究摩擦力與接壓力的關系;(4)探究影響塑料刻度尺形變的因素:先保持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不變,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的關系;再保持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不變,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作用點的關系;上述四項實驗中, 與 ; 與 實驗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其中 兩項實驗遇到問題的共同特點是,解決的方法的共同特點是 ; 兩項實驗遇到問題的共同特點是 ,解決的方法的共同特點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