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進物理 導學案設計人:物理備課組 使用人:學習目標1.知道長度和時間的單位及換算關系;2.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3.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課前預習 閱讀課本相關內容,獨立完成下面問題:任務一:有趣有用的物理。1、物理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科學,它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現象及其蘊涵的規律。2、瓦特發明的 ,在世界范圍內的工業生產中產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伏打電池的發明和法拉第發現 現象,開啟了“電”的時代,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光纖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快捷方便的 時代。任務二:閱讀“長度的測量”部分(P8-P10).1.長度的國際主單位是 ,符號是 ,長度的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 )、 (cm)、毫米( )、 (μm)、納米( ).2.長度單位的換算關系:1m= dm; 1dm= cm; 1cm= mm1km= m; 1m= mm; 1mm= μm; 1μm= nm你會發現:長度的這些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有何規律?3.長度的測量工具是 刻度尺 ,使用方法:(1)選(觀察):零點、量程、分度值.(2)放:放正,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3)讀: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4)記: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數字和單位.任務三:閱讀“時間的測量”、“誤差”部分(P10-P11)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常用單位有 。1h= min 1min= s 1h= s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 。3. 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4. 減小誤差的方法: , , .5.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 避免的,而誤差是 免的.(填“可以”或“不可以”)課堂生成 請同學們積極參與下面的課堂活動,比一比誰的表現更出色!看你能否有新奇的發現?任務1.記住長度、時間的單位及換算關系任務2.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典型例題例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塊的長度是 cm;等于 m例2:有三種刻度尺:A分度值為1dm的長卷尺;B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C分度值為1um的螺旋測微器。若測量操場的周長應選用 ,若測量軸承的直徑應選用 ,若測量課桌的高度應選用 。八年級物理 走進物理當堂達標 得分:1.請你將下列長度按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填序號) 。A.太陽的直徑為7×1011cm B.原子核的半徑為2×10-15mC.人高度為1.7×103mm D.珠穆朗瑪峰高度為8.84813kmE.萬里長城全長為6.7×1012μm F.課桌長為1m2.請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將以下活動所需時間由長到短排列(填序號) 。A.去操場做一節廣播操 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書C.到距離家3km的學校上學 D.眨一下眼睛3. 36mm= dm,900s= min..4.某同學進行測量記錄時因粗心漏掉了單位,請你補上:物理教科書的厚度為8.2 ,課桌的寬度為0.65 .5.如圖是測量兩木塊長度的示意圖。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別是_________和 ,物體的長度分別是 和 。6.以下長度的估測中最接近3m的是( )A.教室的高度 B.課桌的高度 C.物理課本的寬度 D.中學生的身高7.某學生在記錄測量結果時忘記寫單位,試判斷下列哪個數據的單位是“厘米”( )A.一支鉛筆的直徑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書的長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8.一名粗心的學生的測量記錄中忘記寫單位,他的記錄數據中單位為m的是( )A.一支新鉛筆的長度:0.175 B.一名同學的高度: 16.4C.一枚壹角硬幣的厚度0.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1.9.長度1.76×109nm可能是( )A.一個人的身高 B.物理課本的長度C.一座山的高度 D.一個籃球場的長度10.下列各經理的時間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臟跳動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個呵欠11.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如果測量方法都是正確的,那么不論是哪個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都應得到相同的結果B.兩個人測同一物體的長度,測出的數值不同,其中一定有一人的測量方法不正確C.物體的真實長度是一定的,只要測量方法正確一定不會有誤差D.物體的真實長度是一定的,即使測量方法正確也會產生誤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