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傳染病和免疫第一節 傳染病及其預防【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能力目標】 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傳染病人,關心和幫助他們的生活,關懷他們的情感。【教學重點】 1.傳染病的病因和傳播途徑;2.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教學難點】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情景導入】 2014年5月3日,河北省衛計委指出,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是麻疹、手足口病等傳染病聚集性疫情高發場所,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疾控機構要加強與當地教育部門的溝通聯系,加強對學校、托幼機構等聚集性疫情易發單位的業務指導,督促落實晨、午檢和缺勤登記報告制度等傳染病防控措施。【課堂探究】探究一:傳染病及傳播環節問題1:什么是傳染病 答案: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叫做傳染病。傳染病具有流行性和傳染性。問題2:傳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經過哪些環節 請你根據上述資料和有關知識作出概括。答案:要經過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問題3:閱讀課本第73~74頁資料,分析流行性感冒的傳播途徑,為什么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答案:流行性感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空氣傳播。當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噴嚏時,會將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飛沫散布于空氣中,如果這些帶有飛沫的空氣被周圍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傳染他人。老人和小孩體質差,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總結過渡】 回顧“非典”時期為了預防“非典”人們采取了哪些措施 對其他的傳染病我們怎樣來預防呢 探究二:控制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問題:在預防傳染病時,應采取哪些綜合措施 答案:應該從三個環節抓起: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教師總結】 通過學習,我們對傳染病要有正確的認識,能有正確的態度對待傳染病和身邊的傳染病人,能夠提高自覺主動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意識,更加地珍愛生命,讓自己愉快地學習、健康地成長。1.為了減少艾滋病,我國政府決定停止進口一切外國血液制劑,這種預防措施是( B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 D.保護傳染源2.“處死患病動物”這項措施屬于( A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人群C.切斷傳播途徑 D.加強營養、增強體質3.進行預防接種,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 D )A.控制傳染源 B.控制傳播媒介C.切斷傳播途徑 D.保護易感人群4.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下列哪一項屬于病原體( D )A.細菌、垃圾、蛋白質B.人、某些動物,如狗、豬等C.DNA、蛋白質、礦物質D.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5.進入2012年夏季,香港2011年冬天的流感高峰未見消退,卻反常地愈演愈烈。請分析回答:(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從傳染病的起因看,流感病毒屬于 病原體 ,而患者屬于 傳染源 。 (2)病毒沒有 細胞 結構,也會發生變異。專家認為,本次流感就是由變異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們多數對此缺乏免疫力,屬于該病流行環節中的 易感人群 ,且該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 飛沫 傳播。這對預防工作帶來許多困難。 (3)從預防傳染病措施看,香港衛生部門對患者及時隔離治療,這屬于 控制傳染源??;對公共場所進行嚴格消毒,這屬于 切斷傳播途徑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