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靜電場中的能量10.1 電勢能和電勢【學習目標】通過計算在勾強電場中移動電荷靜電力所做的功,認識靜電力做功跟路徑無關的特點。通過類比重力勢能引入電勢能,體會能量觀點是分析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并進一步認識到物理學的和諧統一性。(3)理解電勢能的變化與靜電力做功的關系。知道常見的電勢能零點的規定方法。(4)通過建立電勢概念過程,理解電勢是從能的角度描述電場的物理量。會判斷電場中兩點電勢高低。【開啟新探索】1.在沒有學習新課之前,首先回顧一下,重力做功的特點、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1) 重力做功取決于 ,與 無關。(2) 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 ,并且重力作多少正功,重力勢能 ;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 ,并且重力作多少負功,重力勢能 。2. 如圖,一帶電量為+q的物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塊的質量為m,物塊所在區域存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靜止釋放后,物塊沿電場方向運動的距離為d的過程中,電場力對物塊做多少功?物塊的動能增加多少?我們知道,能量是守恒的,那么增加的動能來源于什么能量呢?【質疑提升1】靜電力做功的特點1. 分析試探電荷q在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中,沿不同路徑從A運動到B。AB間的直線距離為L,與勻強電場場強方向夾角為θ,則以下三種情況下電場力做功的大小:(1)q沿直線從A到B:(2)q沿折線從A到M、再從M到B:(3)q沿任意曲線A到B:2. 對比1中三種情況下的做功大小,你可以得到在勻強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靜電力做的功有怎樣的特點?(1)在勻強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靜電力所做的功與電荷的 有關,與電荷 無關。3.上面的結論是通過勻強電場中推導出來的,是否可以適用于非勻強電場,為什么?【質疑提升2】電勢能1.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那么電場力做功對應了怎樣的能量轉化?2. 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又有怎樣的關系?3.如何確定電荷在電場中的電勢能?【學以致用1】1. 如圖所示,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3×10 3N/C,在勻強電場中沿電場方向有A、B兩點,它們間距d=2cm 。(1)將一個電量q1=2×10 5C的電荷由A移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做了多少功?電荷的電勢能如何變化,變化了多少?電荷在A點、B點的電勢能大小關系?(2)在(1)的基礎上,若設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為零,則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為多少?(3)將一個電量q1=-2×10 5C的電荷由A移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做了多少功?電荷的電勢能如何變化,變化了多少?該電荷在A點、B點的電勢能大小關系?(4)在(3)的基礎上,若設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為零,則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為多少?【質疑提升3】電勢如圖,一帶電量為+q的物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A點,物塊所在區域存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靜止釋放后,物塊沿電場方向運動到B點,移動的距離為d。設B點的電勢能為零。則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為多少?若帶電量為+2q呢?電荷是電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我們稱電場有力的性質,電場力的性質用電場強度來描述,電場強度與引入的試探電荷無關。電荷在電場中具有電勢能,我們稱電場具有能的性質,電勢能是否可以反映電場能的性質?為什么?可以引入怎樣的物理量描述電場能的性質?電勢是如何定義的,對應的定義式、單位又是什么?電勢是標量是矢量?某一點的電勢大小是相對的,還是一定的?為什么?6. 如圖所示,一正電荷放在A位置,沿電場線運動到B位置,正電荷的電勢能如何變化,從A到B的電勢如何變化?7. 電場強度、電勢分別是描述電場力、能性質的物理量,那么兩者大小是否一定正相關呢?【學以致用2】1. 一檢驗電荷電荷量為Q1=-2×10-8C,放在一電場中具有4×10-7J的電勢能,求該點的電勢。若把電荷量為Q2=3×10-9J的電荷放在該點,則電荷具有的電勢能為多少?2.有一電場的電場線如圖所示,場中A、B兩點電場強度的大小Ea Eb,電勢φa φb,正電荷在A、B兩點的電勢能Epa Epb,負電荷A、B兩點的電勢能Epa Epb。(選填“大于”、“小于”、“等于”。)【素養提升專練】1. 電場中有A、B兩點,把電荷從A點移到B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對電荷做正功,則可以判定( )A.電荷的電勢能減少 B.電荷的電勢能增加C.A點的場強比B點的場強大 D.A點的場強比B點的場強小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當兩個正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也增大?B. 當兩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減小C. 一個正電荷與一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也增大?D. 一個正點電荷與一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減小,它們的電勢能也減小3.如圖所示,在點電荷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上依次有A、B、C三點,分別把+q和-q的試驗電荷依次放在三點上,關于它所具有的電勢能的正確說法是 ( )A.放上+q時,它們的電勢能EPA>EPB>EPCB.放上+q時,它們的電勢能EPA<EPB<EPCC.放上-q時,它們的電勢能EPA>EPB>EPCD.放上-q時,它們的電勢能EPA=EPB=EPC4. 如圖所示,P、Q是兩個電荷量相等的正點電荷,它們連線的中點是O,A、 B是中垂線上的兩點,OA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C.EA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5. 如圖所示,是一獨立正點荷形成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線段AB=BC,則( )A.電場強度比較是EA>EBB.電勢比較是φA<φBC.負電荷在A處的電勢能大于在C處的電勢能D.檢驗電荷沿AC方向移動電場力不做功6. 如圖,在電場強度為60 N/C的勻強電場中有A、B、C三個點,AB為5 cm,BC為12 cm,其中AB沿電場方向,BC和電場方向的夾角為60°。將電荷量為4×10-8 C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再從B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了多少功?若將該電荷沿直線由A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的功又是多少?2.64×10-7J 2.64×10-7J7.有一個帶電量q=3×10-6C的正點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6×10-4J的功,求:(1)若B點的電勢為0,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是多少?(2)若B點的電勢為0,A點的電勢是多少?-6×10-4J -200V8. 如圖, A、B 為一對等量同種電荷連線上的兩點 (其中 B 為中點),C 為連線中垂線上的一點。今將一個電荷量為 q 的負點電荷自 A 沿直線移到 B 再沿直線移到 C,請分析在此過程中該電荷的電勢能的變化情況。增大。9. 將帶電量為6×10-6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3×10-5J的功,再從B移到C,電場力做了1.2×10-5J的功,則(1)電荷從A移到B,再從B移到C的過程中電勢能共改變了多少?(2)如果規定A點的電勢能為零,則該電荷在B點和C點的電勢能分別為多少?增,1.8×10-5J 3×10-5J 1.8×10-5J10. 如圖,A、B是點電荷電場中同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把電荷量 q1為 10-9 C 的試探電荷從無窮遠移到A 點,靜電力做的功為4×10-8 J; 把 q2 為-2×10-9 C 的試探電荷從無窮遠移到 B 點,靜電力做的功為 -6×10-8 J。 請判斷:場源電荷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場源電荷的位置是在A、B的左邊還是右邊?負 A左靜電場中的能量10.1 電勢能和電勢【學習目標】通過計算在勾強電場中移動電荷靜電力所做的功,認識靜電力做功跟路徑無關的特點。通過類比重力勢能引入電勢能,體會能量觀點是分析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并進一步認識到物理學的和諧統一性。(3)理解電勢能的變化與靜電力做功的關系。知道常見的電勢能零點的規定方法。(4)通過建立電勢概念過程,理解電勢是從能的角度描述電場的物理量。會判斷電場中兩點電勢高低。【開啟新探索】1.在沒有學習新課之前,首先回顧一下,重力做功的特點、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1) 重力做功取決于 ,與 無關。(2) 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 ,并且重力作多少正功,重力勢能 ;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 ,并且重力作多少負功,重力勢能 。2. 如圖,一帶電量為+q的物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塊的質量為m,物塊所在區域存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靜止釋放后,物塊沿電場方向運動的距離為d的過程中,電場力對物塊做多少功?物塊的動能增加多少?我們知道,能量是守恒的,那么增加的動能來源于什么能量呢?【質疑提升1】靜電力做功的特點1. 分析試探電荷q在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中,沿不同路徑從A運動到B。AB間的直線距離為L,與勻強電場場強方向夾角為θ,則以下三種情況下電場力做功的大小:(1)q沿直線從A到B:(2)q沿折線從A到M、再從M到B:(3)q沿任意曲線A到B:2. 對比1中三種情況下的做功大小,你可以得到在勻強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靜電力做的功有怎樣的特點?(1)在勻強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靜電力所做的功與電荷的 有關,與電荷 無關。3.上面的結論是通過勻強電場中推導出來的,是否可以適用于非勻強電場,為什么?【質疑提升2】電勢能1.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那么電場力做功對應了怎樣的能量轉化?2. 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又有怎樣的關系?3.如何確定電荷在電場中的電勢能?【學以致用1】1. 如圖所示,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3×10 3N/C,在勻強電場中沿電場方向有A、B兩點,它們間距d=2cm 。(1)將一個電量q1=2×10 5C的電荷由A移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做了多少功?電荷的電勢能如何變化,變化了多少?電荷在A點、B點的電勢能大小關系?(2)在(1)的基礎上,若設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為零,則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為多少?(3)將一個電量q1=-2×10 5C的電荷由A移到B的過程中,電場力做了多少功?電荷的電勢能如何變化,變化了多少?該電荷在A點、B點的電勢能大小關系?(4)在(3)的基礎上,若設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為零,則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為多少?【質疑提升3】電勢如圖,一帶電量為+q的物塊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A點,物塊所在區域存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靜止釋放后,物塊沿電場方向運動到B點,移動的距離為d。設B點的電勢能為零。則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為多少?若帶電量為+2q呢?電荷是電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我們稱電場有力的性質,電場力的性質用電場強度來描述,電場強度與引入的試探電荷無關。電荷在電場中具有電勢能,我們稱電場具有能的性質,電勢能是否可以反映電場能的性質?為什么?可以引入怎樣的物理量描述電場能的性質?電勢是如何定義的,對應的定義式、單位又是什么?電勢是標量是矢量?某一點的電勢大小是相對的,還是一定的?為什么?6. 如圖所示,一正電荷放在A位置,沿電場線運動到B位置,正電荷的電勢能如何變化,從A到B的電勢如何變化?7. 電場強度、電勢分別是描述電場力、能性質的物理量,那么兩者大小是否一定正相關呢?【學以致用2】1. 一檢驗電荷電荷量為Q1=-2×10-8C,放在一電場中具有4×10-7J的電勢能,求該點的電勢。若把電荷量為Q2=3×10-9J的電荷放在該點,則電荷具有的電勢能為多少?2.有一電場的電場線如圖所示,場中A、B兩點電場強度的大小Ea Eb,電勢φa φb,正電荷在A、B兩點的電勢能Epa Epb,負電荷A、B兩點的電勢能Epa Epb。(選填“大于”、“小于”、“等于”。)【素養提升專練】1. 電場中有A、B兩點,把電荷從A點移到B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對電荷做正功,則可以判定( )A.電荷的電勢能減少 B.電荷的電勢能增加C.A點的場強比B點的場強大 D.A點的場強比B點的場強小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當兩個正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也增大?B. 當兩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減小C. 一個正電荷與一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增大,它們的電勢能也增大?D. 一個正點電荷與一個負點電荷互相靠近時,它們之間的庫侖力減小,它們的電勢能也減小3.如圖所示,在點電荷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上依次有A、B、C三點,分別把+q和-q的試驗電荷依次放在三點上,關于它所具有的電勢能的正確說法是 ( )A.放上+q時,它們的電勢能EPA>EPB>EPCB.放上+q時,它們的電勢能EPA<EPB<EPCC.放上-q時,它們的電勢能EPA>EPB>EPCD.放上-q時,它們的電勢能EPA=EPB=EPC4. 如圖所示,P、Q是兩個電荷量相等的正點電荷,它們連線的中點是O,A、 B是中垂線上的兩點,OA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C.EA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5. 如圖所示,是一獨立正點荷形成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線段AB=BC,則( )A.電場強度比較是EA>EBB.電勢比較是φA<φBC.負電荷在A處的電勢能大于在C處的電勢能D.檢驗電荷沿AC方向移動電場力不做功6. 如圖,在電場強度為60 N/C的勻強電場中有A、B、C三個點,AB為5 cm,BC為12 cm,其中AB沿電場方向,BC和電場方向的夾角為60°。將電荷量為4×10-8 C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再從B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了多少功?若將該電荷沿直線由A點移到C點,靜電力做的功又是多少?7.有一個帶電量q=3×10-6C的正點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6×10-4J的功,求:(1)若B點的電勢為0,電荷在A點的電勢能是多少?(2)若B點的電勢為0,A點的電勢是多少?8. 如圖, A、B 為一對等量同種電荷連線上的兩點 (其中 B 為中點),C 為連線中垂線上的一點。今將一個電荷量為 q 的負點電荷自 A 沿直線移到 B 再沿直線移到 C,請分析在此過程中該電荷的電勢能的變化情況。9. 將帶電量為6×10-6C的負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3×10-5J的功,再從B移到C,電場力做了1.2×10-5J的功,則(1)電荷從A移到B,再從B移到C的過程中電勢能共改變了多少?(2)如果規定A點的電勢能為零,則該電荷在B點和C點的電勢能分別為多少?10. 如圖,A、B是點電荷電場中同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把電荷量 q1為 10-9 C 的試探電荷從無窮遠移到A 點,靜電力做的功為4×10-8 J; 把 q2 為-2×10-9 C 的試探電荷從無窮遠移到 B 點,靜電力做的功為 -6×10-8 J。 請判斷:場源電荷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場源電荷的位置是在A、B的左邊還是右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 電勢能和電勢 參考答案.docx 10.1 電勢能和電勢.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