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3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學習目標】經歷探究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定量關系的過程,理解關系式的意義,會用關系式進行計算。知道電場強度另一個單位“伏每米”的物理意義【開啟新探索】電場強度是從力的角度描述電場性質,電勢是從能的角度描述電場性質,兩者間是否有一定的關系呢?下面我們通過勻強電場研究。【質疑提升1】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在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為E,電荷量為q的電荷從A點移到B點, A點和B點沿電場線方向,兩點間的距離為d,則:從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多少功?若A、B兩點間的電勢差為UAB,則從從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功又可以如何表示?試找出勻強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電場強度、兩點沿電場方向的距離有著怎樣的關系?答:(1)WAB= (2)WAB= (3)通過兩式可得:UAB=意義:勻強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 與這兩點 的距離的 。更一般的寫法:U= 。(E為勻強電場的場強,d為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EdABLθ)如圖所示,電場強度為E,電荷量為q的電荷從A點移到B點,A、B兩點不在勻強場的同一條電場線上,還能用上述的結論嗎?請嘗試進行論證。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間的關系也可以寫為,該式有怎樣的意義?答:在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的大小等于 與 之比。即:電場強度在數值上等于 。同時可以得到電場強度E另一個單位 ,1 =1 .【學以致用1】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基本應用1. 如圖所示,A、B兩點相距10cm,E=100V/m,AB與電場線方向夾角θ=120°,求AB兩點間的電勢差.-5V2.如下圖所示,是勻強電場中的一組等勢面,每兩個相鄰等勢面的距離是25cm,由此可確定電場強度的方向及大小為( )A.豎直向下,E=0.4N/C B.水平向右,E=0.4N/CC.水平向左,E=40N/C D.水平向右,E=40V/m3. 如圖,真空中平行金屬板M、N之間的距離d=0.04 m,兩金屬板加U=200 V直流電壓。有一質量m=2×10-15 kg 的帶電粒子位于M板旁,粒子的電荷量q=8×10-15 C。 求:(1)平行金屬板之間的電場強度E;(2)帶電粒子所受的靜電力的大小F;(3)帶電粒子從M板由靜止開始運動到達N板時速度v的大小;(4)如果兩金屬板距離d增大為原來的2倍,其他條件不變,則上述問題(1)(2)(3)的答案又如何?5×103 V/m 4×10-11N 40m/s E、F減小為原來的一半,速度大小不變【學以致用2】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拓展應用:兩個結論及非勻強場定性分析推論1:如圖,勻強電場中的任一線段AB的中點C的電勢φC= (用φA、φB表示)。推論2:如圖,勻強電場中若兩線段AB∥CD,且AB=CD,則UAB UCD。(選填<、>、=)如圖所示,A、B、C、D、E、F為勻強電場中一個邊長為10cm的正六邊形的六個頂點,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1V、2V、3V,正六邊形所在平面與電場線平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10V/mB.通過CD和AF的直線應為電場中的兩條等勢線C.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方向為由A指向CD.將一個電子由E點移到D點,電子的電勢能將增加1.6×10-19J2. 如圖是某初中地理教科書中的等高線圖(圖中數字的單位是米)。小山坡的左邊 a 和右邊 b,哪一邊的地勢更陡些?如果把一個球分別從山坡左右兩邊滾下(把山坡的兩邊看成兩個斜面,不考慮摩擦等阻礙),哪邊的加速度更大?b現在把該圖看成一個描述電勢高低的等勢線圖,圖中的單位是伏特,a 和 b 哪一邊電勢降落得快?哪一邊的電場強度大?b3. 圖中的實線為電場線,虛線為等勢線,a、b兩點的電勢φa=-50 V,φb=-20 V,則a、b連線中點c的電勢φC應為( )A.φC =-35 V B.φC >-35 VC.φC <-35 V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的φC高低【素養提升專練】如圖所示,在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中有A、B兩點,AB連線長L,與電場線夾角為α.則AB兩點的電勢差為( )A.零 B.ELC.ELsinα D.ELcosα2. 如圖所示,在E=500 V/m的勻強電場中,a、b兩點相距d=2 cm,它們的連線跟場強方向的夾角是60°,則Uab等于( )A.5 V B.-5 VC.10 V D.-10 V3. 如圖所示,a、b、c是正點電荷一條電場線上的三個點,電場線的方向由a到c,a、b間距離等于b、c間距離,用a、b、c和Ea、Eb、Ec分別表示a、b、c三點的電勢和電場強度,可以判定( )A.a>b>cB.a-b=b-cC.EaD.Ea=Eb=Ec4. 如圖為某電場等勢面的分布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的電勢小于B點的電勢B.放在A、B兩點的所有電荷的電勢能均相等C.A點的電場強度大于B點的電場強度D.若把電子從b等勢面移動到e等勢面,則靜電力做功-15eV5. 如圖所示,一電場的電場線分布關于y軸(沿豎直方向)對稱,O、M、N是y軸上的三個點,且OM=MN.P點在y軸右側,MP⊥ON.則( )A.M點、P點的電勢相同B.將負電荷由O點移動到P點,電場力做正功C.M、N兩點間的電勢差大于O、M兩點間的電勢D.在O點靜止釋放一帶正電粒子,該粒子將沿y軸做直線運動6. 如圖,abcd是一矩形的四個頂點,且ab=cd=10cm,ad=bc=20cm,電場線與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點電勢為6V,b點電勢為13V,c點電勢為-1V,則( )A.場強大小為:E=70V/mB.d點電勢為:-8VC.c點電勢可能比d點低D.場強方向由b指向c7. 一勻強電場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內a、b、c三點的位置如圖所示,三點的電勢分別為10V、18V、26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坐標原點處的電勢為-2VB.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低8eVC.電子從b點運動到c點,電場力做功為8eVD.電場強度的大小為V/cm8. 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將一電荷量為2×10-5C的負電荷由A點移到B點,其電勢能增加了0.1J,已知A、B兩點間距離為2cm,兩點連線與電場方向成600角,求:(1)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2)該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的大小.5×103 V 5×105 N/C9.如圖所示是一組不知方向的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把1.0×10-6 C的負電荷從A點沿水平線移到B點,靜電力做了2.0×10-6 J的功.A、B兩點間的距離為2 cm,問:(1)A、B兩點間的電勢差為多大?(2)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及方向?-2V 200V/m 沿電場線斜向上10.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中,有a、b、c三點,ab間距離Lab=8cm,bc間距離Lbc=14cm,其中ab沿電場方向,bc和電場方向成60°角。一個帶電量q= -2×10-8C的負電荷從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功Wab= 3.2×10-6J。求:(1)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和方向;(2)電荷從b點移到c點,電勢能的變化量;(3)a、c兩點間的電勢差。200V/m 沿電場線向左 增2.8×10-6J 300V10.3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學習目標】經歷探究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定量關系的過程,理解關系式的意義,會用關系式進行計算。知道電場強度另一個單位“伏每米”的物理意義【開啟新探索】電場強度是從力的角度描述電場性質,電勢是從能的角度描述電場性質,兩者間是否有一定的關系呢?下面我們通過勻強電場研究。【質疑提升1】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在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為E,電荷量為q的電荷從A點移到B點, A點和B點沿電場線方向,兩點間的距離為d,則:從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多少功?若A、B兩點間的電勢差為UAB,則從從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功又可以如何表示?試找出勻強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電場強度、兩點沿電場方向的距離有著怎樣的關系?答:(1)WAB= (2)WAB= (3)通過兩式可得:UAB=意義:勻強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 與這兩點 的距離的 。更一般的寫法:U= 。(E為勻強電場的場強,d為沿電場線方向的距離。)(EdABLθ)如圖所示,電場強度為E,電荷量為q的電荷從A點移到B點,A、B兩點不在勻強場的同一條電場線上,還能用上述的結論嗎?請嘗試進行論證。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間的關系也可以寫為,該式有怎樣的意義?答:在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的大小等于 與 之比。即:電場強度在數值上等于 。同時可以得到電場強度E另一個單位 ,1 =1 .【學以致用1】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基本應用1. 如圖所示,A、B兩點相距10cm,E=100V/m,AB與電場線方向夾角θ=120°,求AB兩點間的電勢差.2.如下圖所示,是勻強電場中的一組等勢面,每兩個相鄰等勢面的距離是25cm,由此可確定電場強度的方向及大小為( )A.豎直向下,E=0.4N/C B.水平向右,E=0.4N/CC.水平向左,E=40N/C D.水平向右,E=40V/m3. 如圖,真空中平行金屬板M、N之間的距離d=0.04 m,兩金屬板加U=200 V直流電壓。有一質量m=2×10-15 kg 的帶電粒子位于M板旁,粒子的電荷量q=8×10-15 C。 求:(1)平行金屬板之間的電場強度E;(2)帶電粒子所受的靜電力的大小F;(3)帶電粒子從M板由靜止開始運動到達N板時速度v的大小;(4)如果兩金屬板距離d增大為原來的2倍,其他條件不變,則上述問題(1)(2)(3)的答案又如何?【學以致用2】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拓展應用:兩個結論及非勻強場定性分析推論1:如圖,勻強電場中的任一線段AB的中點C的電勢φC= (用φA、φB表示)。推論2:如圖,勻強電場中若兩線段AB∥CD,且AB=CD,則UAB UCD。(選填<、>、=)如圖所示,A、B、C、D、E、F為勻強電場中一個邊長為10cm的正六邊形的六個頂點,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1V、2V、3V,正六邊形所在平面與電場線平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10V/mB.通過CD和AF的直線應為電場中的兩條等勢線C.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方向為由A指向CD.將一個電子由E點移到D點,電子的電勢能將增加1.6×10-19J2. 如圖是某初中地理教科書中的等高線圖(圖中數字的單位是米)。小山坡的左邊 a 和右邊 b,哪一邊的地勢更陡些?如果把一個球分別從山坡左右兩邊滾下(把山坡的兩邊看成兩個斜面,不考慮摩擦等阻礙),哪邊的加速度更大?現在把該圖看成一個描述電勢高低的等勢線圖,圖中的單位是伏特,a 和 b 哪一邊電勢降落得快?哪一邊的電場強度大?3. 圖中的實線為電場線,虛線為等勢線,a、b兩點的電勢φa=-50 V,φb=-20 V,則a、b連線中點c的電勢φC應為( )A.φC =-35 V B.φC >-35 VC.φC <-35 V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的φC高低【素養提升專練】如圖所示,在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中有A、B兩點,AB連線長L,與電場線夾角為α.則AB兩點的電勢差為( )A.零 B.ELC.ELsinα D.ELcosα2. 如圖所示,在E=500 V/m的勻強電場中,a、b兩點相距d=2 cm,它們的連線跟場強方向的夾角是60°,則Uab等于( )A.5 V B.-5 VC.10 V D.-10 V3. 如圖所示,a、b、c是正點電荷一條電場線上的三個點,電場線的方向由a到c,a、b間距離等于b、c間距離,用a、b、c和Ea、Eb、Ec分別表示a、b、c三點的電勢和電場強度,可以判定( )A.a>b>cB.a-b=b-cC.EaD.Ea=Eb=Ec4. 如圖為某電場等勢面的分布情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的電勢小于B點的電勢B.放在A、B兩點的所有電荷的電勢能均相等C.A點的電場強度大于B點的電場強度D.若把電子從b等勢面移動到e等勢面,則靜電力做功-15eV5. 如圖所示,一電場的電場線分布關于y軸(沿豎直方向)對稱,O、M、N是y軸上的三個點,且OM=MN.P點在y軸右側,MP⊥ON.則( )A.M點、P點的電勢相同B.將負電荷由O點移動到P點,電場力做正功C.M、N兩點間的電勢差大于O、M兩點間的電勢D.在O點靜止釋放一帶正電粒子,該粒子將沿y軸做直線運動6. 如圖,abcd是一矩形的四個頂點,且ab=cd=10cm,ad=bc=20cm,電場線與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點電勢為6V,b點電勢為13V,c點電勢為-1V,則( )A.場強大小為:E=70V/mB.d點電勢為:-8VC.c點電勢可能比d點低D.場強方向由b指向c7. 一勻強電場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內a、b、c三點的位置如圖所示,三點的電勢分別為10V、18V、26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坐標原點處的電勢為-2VB.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比在b點的低8eVC.電子從b點運動到c點,電場力做功為8eVD.電場強度的大小為V/cm8. 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將一電荷量為2×10-5C的負電荷由A點移到B點,其電勢能增加了0.1J,已知A、B兩點間距離為2cm,兩點連線與電場方向成600角,求:(1)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2)該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的大小.9.如圖所示是一組不知方向的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把1.0×10-6 C的負電荷從A點沿水平線移到B點,靜電力做了2.0×10-6 J的功.A、B兩點間的距離為2 cm,問:(1)A、B兩點間的電勢差為多大?(2)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及方向?10.如圖所示的勻強電場中,有a、b、c三點,ab間距離Lab=8cm,bc間距離Lbc=14cm,其中ab沿電場方向,bc和電場方向成60°角。一個帶電量q= -2×10-8C的負電荷從a點移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功Wab= 3.2×10-6J。求:(1)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和方向;(2)電荷從b點移到c點,電勢能的變化量;(3)a、c兩點間的電勢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3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參考答案.docx 10.3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