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教師姓名 科目、年級 生物、高一 授課時間教學 背景 分析 課標分析: 課程標準中本模塊的第一個大概念就是“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可見本節在必修一中有提綱挈領的作用。課程標準與本節相對應的要求是:說明有些生物體只有一個細胞,而有的由很多細胞構成。這些細胞形態和功能多樣,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對應的學業要求是: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說明這些細胞具有多種形態和功能,但同時又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結構。 該節作為高中生物教學的第一節課,還兼具緒論功能。基于初中生物學教學的基礎及高中生物學課標要求,教學中,著力點放在“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兩個重要內涵上,即細胞學說的重大意義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教材分析:《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1第1章《走進細胞》的第1節教學內容。本節的核心內容是了解細胞學說的內容與發展歷程和生命系統的層次結構。本節內容相對簡單,是生物學的學習基礎,同時作為第一課,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生物興趣。學情分析: 通過初中的系統學習,學生已基本具有生物學的認知基礎,也大概了解了細胞和生命系統的相關概念與知識。本節內容對于學生要求不高,學生學習起來較為輕松。教 學 目 標 1.舉例說出生命活動是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 2.能說出細胞學說的基本內容和發展歷程; 3.能舉例說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4.認同細胞是生命系統的最基本的層次。教學 重點 (1)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層次。 (3)細胞是生物體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4)細胞學說內容及其建立過程。教學 難點 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教學 準備 教學課件教學 方法 以講解法為主,促進學生有效分析材料、推理整合建構。教 學 過 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備注導入 提問:初中生物學習的“生物的特征有哪些”熊貓和冷箭竹形態迥異,它們是由什么組成的呢?如何證明? 學生回憶初中生物知識,能夠回答出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結合教師啟發性語言的表達,激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 5分鐘閱讀材料 初步建構 1.展示學習目標。 2.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4頁,引導學生對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進行總結,思考材料后的討論問題,并提出以下問題: 1.細胞學說的內容是什么?建立者是誰?有什么意義? 2.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大致經歷了哪些時期?有哪些科學家作出了什么樣的貢獻? 3.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對你有什么啟示? 結合以上問題的分析交流,構建細胞學說的內容和發展歷程。 總結細胞學說的意義,并引導學生理解歸納法,并讓學生舉例區分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 1.學生朗讀學習目標。 2.以課本為基礎,進行閱讀理解,初步構建細胞學說的內容和發展歷程。 學生根據材料思考并回答問題。 結合教師引導,總結細胞學說的意義,并能理解歸納法的概念。 結合教師語言的清晰呈現和啟發表達,促進學生進行交流表達。 學生經歷分析與總結,自主概括細胞學說的內容和發展歷程。 教師運用啟發表達,引導學生結合實例區分理解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 10分鐘推理探究 建構概念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縮手反射的圖片,進一步提出問題: 1.縮手反射是由什么為基礎完成的? 2.細胞是如何完成生命體活動的? 3.什么是系統? 深入探究,構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概念。 結合推理探究過程和圖片、教材內容,整合認知,理解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并回答問題。 結合推理探究的過程和教材,在問題引領和教師的調控下,引導學生總結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認同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0分鐘鞏固練習 帶領學生當堂做幾道練習題。 學生通過所學知識點,完成練習題。 通過當堂檢測題了解學生當堂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5分鐘升華遷移 延伸結課 帶領學生回顧所學知識點。 引導學生關注知識內容的梳理,嘗試構建知識概念圖。 總結是對本節課的歸納與升華,通過回顧本課內容,引導學生對本課有一個整體認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10 分 鐘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