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導學案班級: 姓名: 評價:課題:隋朝的統一與滅亡(1)一:課標要求:通過了解隋朝的興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大運河開通、科舉制度創建等史事,認識隋王朝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學習目標:1.了解隋朝的建立、統一全國、滅亡的史實;2.了解大運河開通的概況;3.理解大運河開通的積極作用。4.了解科舉制度創立的過程及其作用5.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三、學習過程:任務一:隋的統一 (所有學生閱讀課本2--3頁,在課本中找出并勾劃出下面問題的答案)隋朝的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統一全國的時間?隋朝統一全國的意義?隋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和作用?任務二:開通大運河 (所有學生閱讀課本3頁,在課本中找出并勾劃出下面問題的答案)隋朝開通大運河的目的、時間、人物、三點四段五河流、作用?小組合作探究:隋朝能夠開通大運河的條件?(A層學生掌握,B層學生盡自己的能力掌握)3、小組合作探究:有人說大運河“功在千秋,罪在當時”,古人語“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天下轉漕,仰此一渠”;你覺得這些說法有道理嗎?我們應該如何評價大運河?(A層學生掌握,B層學生盡自己的能力掌握)任務三:開創科舉考試制度(所有學生閱讀課本3頁,在課本中找出并勾劃出下面問題的答案)同學們看提示,猜古代的一種選官制度。提示一:金榜題名;提示二:名落孫山;提示三:十年寒窗;提示四:連中三元;提示五:一舉成名。在課本中畫出科舉制創立的過程?(AB層)隋文帝:隋煬帝:2、結合史料與教材知識,小組交流,回答問題:史料:與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較,科舉制結束了魏晉以來憑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體現的在考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薦舉和考察時的營私舞弊行為,士人經由考試而入仕,為庶族知識分子開辟了廣闊的入仕道路。科舉制間接擴大了教育范圍,打破了豪門貴族壟斷教育的狀況,刺激了官學和私學的發展,促進了學校數量的增加,也擴大了學習的內容,除“四書”“五經”外,有詩賦雜文,也有經史典籍,還有策論。這種新的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取士最受哪些人歡迎?有什么積極作用?(AB層)任務四:隋朝的滅亡1、學生閱讀教材4頁“隋朝的滅亡”一目,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學生自主學習,在教材上適當標注,歸納回答)2、合作探究:對比“秦朝”與“隋朝”的異同:(A層學生掌握,B層學生盡自己的能力掌握)相同:不同:3、合作探究 材料:征吐谷,討高麗,用兵力既勞民力,固才冠諸王,然禍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內,后世論名,可與漢武齊功;建東都,修運河,享獨樂不與眾樂,雖罪在當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澤能至斯民,今朝評績,當和禹王同輝。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你如何客觀看待隋煬帝?五、課堂總結:畫出本課的思維導圖課堂檢測:1.隋朝大運河的開鑿開始于( )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2.隋煬帝乘“龍舟”從洛陽巡游到揚州,要經過大運河的哪幾段( )①通濟渠 ②永濟渠 ③邗溝 ④江南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3.隋朝大運河的河段中,從洛陽到涿郡的一段是( ) A.通濟渠 B.永濟渠 C.邗溝 D.江南河 4.魏晉時期,選拔官員的主要標準是( )A.才能 B.財產 C.門第 D.民族5.科舉制誕生時,統治者選拔人才的考試內容注重考察的是( )A.儒家經書 B.學識C.科技知識 D.風俗民情下列有關隋朝歷史的敘述,錯誤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楊堅,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開鑿大運河 C.隋文帝時,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繁榮 D.隋朝的都城在長安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皮日休《汴河懷古》 詩人贊頌的“此河”是哪項偉大的工程?該河開鑿時的皇帝是誰?8.科舉制度的創立有什么意義?五、課后作業:隋朝的起止時間?建立者?都城?統一全國的時間?(AB層)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三點四段五河流、作用?(AB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