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中考必背知識點1.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答:強國富民。2.中國的騰飛證明了什么道理 答: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3、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答: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4.我國是如何作出改革開放決擇的 揭開改革開放序幕的是什么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什么的歷史征程?答:開啟: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5.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什么?答: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6.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7.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什么?答: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8.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什么?答:改革開放。9.改革創新精神的內涵是什么?答: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10.黨和政府堅持以什么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答: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1.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進民生福祉。1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13.堅持走共同富裕之路體現了我國的什么發展思想?(什么理念?)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體現了什么?)14.黨的十九大召開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1)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掀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2)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15.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答:科技創新能力16.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國要堅持哪些發展戰略?答: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17.創新的目的是什么?答: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18.民主在價值上的要求是什么 答:大多數人當家作主。19.民主價值如何才能實現 答: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20.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是什么?答: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公平正義。21.人民民主的真諦是什么?答: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22.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什么 答:人民當家作主23.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實現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24.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是什么 答: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25.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意義是什么 答: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有助于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富強。26.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形式是什么 我國實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答:(1)選舉民主:保障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2)協商民主:推動人民內部各方面在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取得一致意見。27.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什么?答:協商民主。28.在我國,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 (試舉例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答:(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一項獨具中國特色的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29.我國公民實現民主權利的方式有哪些?答:(1)民主選舉。這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2)民主決策。這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3)民主監督。這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30.民主選舉地位、形式、原則、公民參與的態度分別是什么 答:(1)民主選舉的地位: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2)民主選舉的形式: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等。(3)民主選舉的原則:公開、公平和公正。(4)公民參與民主選舉的態度:積極、主動、理性。31.政府權力的宗旨是什么?為人民服務。32.政府的工作要求是什么 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33.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是什么?依法行政。34.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規范政府的行政權。35.發展道路包括哪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持續發展道路、綠色發展道路、新型城鎮化、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36.兩型社會指什么?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3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含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和中國的指導思想區分)3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它包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個方面內容。39.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40.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41.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42.立國之本是:四項基本原則;43.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44.興國之要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45.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46.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47.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48.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49.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途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50.解決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51.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徑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52.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53.基本國策: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等。54.治國戰略: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健康中國、創新驅動、一帶一路等。55.發展理念: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以人為本、低碳生活等。56.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7.五個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社會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58.“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59.“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60.“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61.“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①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62.本世紀頭二十年的“中國夢”(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63.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兩個階段的奮斗目標分別是什么?①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② 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64.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65.中華文化的特點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66.中華民族精神特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67.中華傳統美德的特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68.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意義:①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實現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69.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70.黨的奮斗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71.發展的根本目的:增進民生福祉。72.中國的騰飛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強國之路。73.創新的目的: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7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人民當家作主75.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76.人民民主的真諦: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77.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協商民主78.三個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各民族的風俗習慣。79.四個尊重: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80.四個偉大: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81.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國82.依法治國的要求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83.依法行政的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84.法治的要求:① 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② 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85.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86.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素質偏低。87.我國人口的新的特點:①增速趨緩。②出生率低。③老齡化加劇。④男女性別比失衡。⑤城鄉分布不均衡。⑥“獨生子女”社會問題凸顯等。88.三個不改變: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根本改變;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89.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90. 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91.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92.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93.“九二共識”的核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94.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95.中國夢的含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96.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新的歷史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97.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來源、根本所在是什么?(我們取得成績的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98.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文化自信99.文化自信的來源:(1)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傳承與創新,更來自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來自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2)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100.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01.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102.共同理想是: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03.中國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10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新。105.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06.面對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的必然選擇是: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107.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內容: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108.面對創新,國家實施什么戰略?該戰略的核心是什么?面對創新,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該戰略的核心是科技創新。109.共同家園的特點:開放的世界、發展的世界、緊密聯系的世界。110.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① 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 ② 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111.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112.威脅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恐怖主義113.我國貫徹的發展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14.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115.首倡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國家是:中國116.新興產業: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間技術、人工智能等。117.我國的憲法原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118.我國的國家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119.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120.我國國家機構組織和工作的原則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121.憲法的核心價值是: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122.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人身自由。123.現階段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24.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125.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126. 我國最高的行政機關是: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127.我國最高的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有哪些: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立法權:法律的立、改、廢的決定則是立法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據憲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權。決定權:該事務尚未發生或執行而進行表決通過屬于決定權。(聽取、審議工作報告則是監督權)任免權:對國家機關干部進行任免的決定。監督權:該事務正在執行或已經執行完畢,對其進行討論審查的。129.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130.國家的審判機關是:人民法院。131.國家的檢察機關是:人民檢察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