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3.1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學案課題 3.1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章 3 學科 生物 年級 七【教學重點】 1.呼吸道的作用;2.呼吸道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教學難點】 呼吸道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特點。【導學方法】 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 1.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___________和 組成的,呼吸系統具有適合與外界進行 的結構。2.呼吸道的組成(1)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2)______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3)喉部有__________,吞咽時蓋住喉入口處,阻止食物進入_________。3.呼吸道的作用:呼吸道不僅能保證 順暢通過(有骨或軟骨做支架),而且還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 ,使到達肺部的氣體 、 、 。不過,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 的。4.鼻腔前部生有 ,鼻腔內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面的 可以分泌 ,黏膜中還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很好的 處理。5.氣管和支氣管管腔表面有________可分泌黏液。腺細胞上著生的纖毛擺動將塵粒、細菌和黏液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形成______。學習探究【新知導入】 長跑時,體育老師總是建議我們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必要時可以用嘴輔助吸氣,但不要張大嘴巴吸氣和呼氣。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合作探究】 1.如圖表示正常天氣情況下外界空氣進入人體后發生的變化.(1)呼吸道能夠清潔和濕潤空氣.除此之外,根據圖示呼吸道對空氣還具有________的作用,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2)某興趣小組想要探究呼吸道對空氣的清潔功能,他們設計了以下模擬實驗: Ⅰ.把塑料瓶底部剪掉,將毛刷置于塑料瓶瓶頸處,紗布用水浸濕罩在瓶子底部,用皮筋固定.Ⅱ.設計4組不同處理,將碳粉放在塑料瓶口處;用吹風機最高檔對準瓶口,每組吹5秒(如圖).(注:實驗人員做好安全防護)Ⅲ.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 組號實驗處理實驗結果11藥匙碳粉,有毛刷紗布上有少量碳粉21藥匙碳粉,無毛刷紗布上有碳粉,且比第1組多31藥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濕)紗布上有少量碳粉,且比第1組少43藥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濕)紗布上有大量碳粉請根據以上描述,回答下列問題:①在這個模擬實驗中,碳粉模擬的是空氣中的顆粒物,1、2組作為一組________實驗,探究了毛刷的作用,毛刷模擬了呼吸道中的________結構.②該實驗中浸濕毛刷的水模擬了呼吸道中分泌的________,上述實驗中的________和3兩組實驗探究了其對空氣的清潔作用.③從第3、4組實驗結果來看,當外界環境中顆粒物較多時,呼吸道處理能力是________的,因此在沙塵或霧霾等不利天氣外出時,要做好________等防護措施.2.下圖是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請據圖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下列標號所指結構名稱:1________;2________ (2)6和7合稱為________,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3)圖中標號1、2、3、4和5組成的通道,叫做________。它不僅能保證氣體順暢通過,而且還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氣體________、濕潤、清潔。 (4)人體在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部________,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 (5)吞咽時,會厭軟骨像蓋子一樣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4________。【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練習】 1.戴口罩可減少塵埃的吸入。吸入的塵埃到達肺前,沒有經過( ?。? A. 鼻 B. 咽 C. 支氣管 D. 食道2.下列器官中,組成人體呼吸道的是( )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氣管 ⑥支氣管 ⑦肺A. ①③④⑤⑦ B. 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⑦ D. ①②④⑤⑥3.屬于呼吸系統且能產生痰的器官是( ) A. 鼻 B. 食道 C. 氣管 D. 肺4.長跑時,體育老師建議盡量用鼻吸氣,用嘴呼氣,原理是鼻腔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多種處理。但這些處理中不包括( ) A. 溫暖 B. 濕潤 C. 清潔 D. 清除所有有害物質5.呼吸道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潔吸入的空氣,與此無直接關系的是( )A. 鼻毛 B. 鼻黏膜 C. 會厭軟骨 D. 氣管黏膜上的纖毛6.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食不言”蘊含的科學道理是( )A. 吃飯時飛沫四賤,不衛生 B. 防止食物進入氣管C. 有說有笑影響進食 D. 影響營養物質吸收7.隨地吐痰是不文明行為,還會傳播疾病。痰產生的部位是( ) A. 鼻 B. 咽 C. 喉 D. 氣管8.呼吸道對吸入氣體的處理作用不包括( ?。? A. 清潔空氣 B. 溫暖空氣 C. 濕潤空氣 D. 增加氧氣9.呼吸道感染時常有大量的痰,其形成部位是( ) A. 咽 B. 喉 C. 氣管或支氣管 D. 肺10.肺炎是由細菌、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癥,細菌、病毒從外界到達肺的“旅程”是( ) A. 鼻→咽→氣管→喉→支氣管→肺 B. 鼻→咽→支氣管→喉→氣管→肺C. 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D. 鼻→咽→喉→支氣管→氣管→肺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1)溫暖;外界溫度是15℃,經過呼吸道進入肺為37℃(2)對照;纖毛;水;1;有限;戴上棉質口罩2. (1)鼻(或鼻腔);咽(2)肺(3)呼吸道;溫暖(4)下降(或向下)(5)氣管合作探究:1. (1)溫暖;外界溫度是15℃,經過呼吸道進入肺為37℃(2)對照;纖毛;水;1;有限;戴上棉質口罩2. (1)鼻(或鼻腔);咽(2)肺(3)呼吸道;溫暖(4)下降(或向下)(5)氣管課堂練習:1、D 2、B 3、C 4、D 5、C 6、B 7、D 8、D 9、C 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