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0章 水中的生物第2節 水中的藻類植物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概述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能力目標:嘗試完成“觀察水綿”的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觀察和動手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藻類植物的生存狀況,形成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學習重點:概述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學習難點:進行“觀察水綿”的活動。學習過程:活動一:【自主學習】快速閱讀課本P49—51,對照以下問題獨立自學課本,劃出重點知識并填空。1.苔蘚植物大都生活在 中,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大部分藻類植物體內有 __ ,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2.顯微鏡下觀察水綿,由許多結構相同的________狀細胞連接而成,在細胞質中有綠色帶形、呈螺旋狀的_________,葉綠體中含有_________,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活動二:【觀察水綿】討論:1.水綿呈什么顏色?水綿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2.水綿每個細胞的形態如何?每個細胞的形態結構都相同嗎?3.水綿細胞有沒有葉綠體?什么形狀?4.填寫右圖中的結構。活動三:【藻類植物與人類的關系】⑴⑵⑶⑷⑸“赤潮”(發生在海水中)和“水華”(發生在淡水中)【當堂檢測】1.燒杯中盛有池水,其底部有生活的水綿,在溫度條件適合時,再給以什么條件,水綿會更快的浮上來( )A.氧氣 B.光照 C.黑暗 D.黑暗和陽光2.細胞中帶有杯狀葉綠體的藻類植物是( )A.水綿 B.衣藻 C.海帶 D.石花菜3.大氣中,近90%的氧氣來源于哪類植物 (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4.使用后能治療和預防“大脖子病”的植物是( )A.蕨類 B.海帶 C.胡蘿卜 D.桔子5.1945年夏,一架橫渡太平洋的客機不幸中途失事,部分乘客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寸草不生的孤島上,并最終得以生還。在等待救援期間,他們只能從淺海中撈取植物充饑,你認為他們能撈到哪些植物?( )A.水綿和衣藻 B.水綿和苔蘚 C.海帶和石莼 D.滿江紅和水綿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詩中使江水變綠的生物是( )A.水草 B.藻類 C.苔蘚 D.蕨類7.海帶是我們常見的大型海藻,它的結構特點是( )A.無根、莖、葉的分化 B.只有莖、葉的分化C.有根、莖、葉 D.能產生種子8.在水綿細胞中,形狀像帶子,呈螺旋狀的結構是( )A.細胞質 B.葉綠體 C.細胞核 D.液泡9.水綿細胞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征是( )A.細胞呈長方形 B.細胞核很大C.液泡很大 D.有螺旋形的葉綠體10.1945年,一架橫渡太平洋的客機不幸失事,乘客們紛紛跳傘落在一荒無人跡的島上。人們從淺海中撈取藻類植物充饑而得以生還,想想他們最可能吃的是下列的什么藻類( )A.小球藻和衣藻 B.衣藻和硅藻 C.水綿和衣藻 D.海帶和紫菜11.如圖魚缸長時間不換水,缸的內壁上就會長出絲狀綠膜,這就是水綿.如圖是水綿結構圖,根據圖回答問題:(1)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每條水綿由許多結構相同的長筒狀的__________連接而成。(2)圖中②是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3)⑤呈帶狀是_____________,能制造有機物來維持生活。(4)水綿被稱為植物,主要是因為其細胞中有______和_____(填圖中的數字符號)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