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影響預習案一、預習目標及范圍1.預習目標(1)掌握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2)理解生物的活動能夠影響環境(3)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2.預習范圍教材第十四章第二節內容二、預習要點1.進入秋冬季,我們很少能看見蛇、青蛙等動物,它們都進入了昏睡狀態。這種現象叫__________,這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___________。2.生物的活動與環境的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三、預習檢測1.草原上,一只老鼠發覺老鷹在上空盤旋,便緊張而迅速地鉆進附近的巢穴內。老鼠的這種行為體現了生物 ( )A. 具有遺傳變異的特性B. 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 能適應環境并影響環境D. 具有生長和繁殖的特性2.變色龍的體色能夠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竹節蟲酷似竹節,這些都有利于它們保護自己,這體現了( )A. 環境影響生物的生存B. 生物適應環境C. 生物能徹底改變環境D. 環境依賴生物3.生物的結構總是與其生活的環境相適應。下列對不同動物的結構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魚用鰓呼吸適應水中生活B. 家鴿前肢變成翼適于空中飛行生活C. 昆蟲有外骨骼適應陸地干燥環境D. 青蛙有肺適應水陸兩棲生活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包括哪兩個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隨堂檢測1.生物的形態結構總和環境相適應,長期生活在干旱環境中的植物,不可能出現的特征是( )A. 氣孔數量較多B. 根系發達C. 葉片面積較小D. 莖葉肥厚2.黃山著名的“迎客松”的奇特樹形是對高山上( )的適應。A. 低溫B. 大風C. 缺水D. 閃電3.“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這詩句中所述的豆苗與雜草之間的關系是( )A. 競爭B. 捕食C. 寄生D. 共生參考答案預習案1.B2.B3.D探究案1.A2.B3.A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